社论点评

澳大利亚 – 观点:庚子年末说变化 – 澳洲唐人街

By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中文 - 刘路新

January 03, 2021

庚子年多变故,似乎有些道理!

ABC News: John Graham

中国人认为,庚子年多变故。

1840年,大清与英国发生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果,清朝失败,双方签订《南京条约》。这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也是首次因战败与他们签订条约。中国被迫打开国门,五口通商,又被强行拉进世界大家庭,开始了近代史的阶段。

1900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把中国的首都分为不同的占领区。随后签订的《辛丑条约》,要求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等于每个中国人交一两的“罚金”。《条约》还允许各国驻军北京,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1960年的大饥荒,死了多少人?说法各不同。中国官方的统计是2200万人,前新华社记者杨继绳认为是3000万人,荷兰历史学家冯客认为是4500万人。

没有大跃进,就没有大饥荒。没有大饥荒,就没有“文革”。

具体地说,大饥荒是“人民公社”和“大跃进”的结果,又是“文革”发生的原因。这三个事件,是中国当代历史的主线。

庚子年多变故,似乎有些道理!

变化的开始 

辞旧迎新之际,2021年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惊”与“喜”? (Unsplash: Andrea Davis)

将来的某一天,你在回忆过去的时候,可能会发现,很多的变化,都是从2020年开始的。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世界。人们开始在家办公、开会、上课、购物,从社会动物变成了网络动物。

疫情不仅停滞了经济,也封闭了社会。人与人之间,城市之间,各州和各国之间,相互隔离。

这就给人们带来很多的心理问题,比如孤独、抑郁、烦躁。因为长期封城,维州寻求“心理热线”帮助的人数增加了33%,澳大利亚全国则增加14%。

疫情让这个世界更分离。歧视的增加便是疫情带来的社会后果之一。西方人歧视亚洲人,中国人歧视武汉人,一群人歧视另一群人。也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少数人的收入增加,多数人失去工作,更多的人收入减少。

疫情的影响在慢慢显现。疫情过后,相当一个时期,人们还会继续在家工作,减少旅行。澳大利亚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只有46%的人计划明年旅行,这个数字在去年同期是77%。

人们对公共交通、城里的办公室、市区高层公寓的需求会减少。他们会搬离大都市,到郊区或乡下居住,家里要有办公的地方,也会更多地待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

疫情影响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年初,你在商场看到一个人戴着口罩,会觉得奇怪。现在,你在商场看到一个人没戴口罩,也会觉得奇怪。年初,你和人握手,会很自然。现在,你和人握手,对方会很惊讶,然后伸出手和你轻轻地表示一下。

你与家人朋友的相处方式,你的工作习惯,你的生活态度,对未来的筹划,很多的安排,都可能受到影响。

疫情过后,市区不再拥挤,交通高峰不再出现。你可能会打电话给家庭医生,而不是跑去看他。朋友来访,你可能订餐送到家里,而不是一起去餐馆。付款时,你可能刷卡,而不是支付现金。

变化会逐步显现,大学教育便是其中之一。因为疫情,学生交了学费,却要待在家里上远程函授。将来,有的课程,有的专业,甚至整个大学,都会搬到网上。

西澳的科廷大学就在筹划,从明年开始,停止所有面对面的教学,改为三个15分钟的网上授课。将来,你待在家里,就可以读大学,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也可以不停地进修,不停地换工作。

全球化1.0版的结束

这场席卷全球的疫情已经造成超过7800万人感染,172万人死亡。 (AP: CDC)

这场疫情,将终结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或者说,全球化的1.0版,代之以板块化的地域政治格局。

疫情到来后,西方国家才发现,他们在很多方面过分依赖中国,从口罩、手套、医疗设备,到电器、玩具、日用杂货。于是,就开始鼓励本地的制造业,开始减少对中国的依赖。西方一些公司开始撤离中国,中美贸易战又多了一个理由。

美国的总统选举,更让中美关系扑朔迷离。现在,尘埃落定之后,中国可能会发现,比起不靠谱的特朗普,拜登更难对付。美国不会改变特朗普的对华关系,却会改变对华策略,比如,与盟国一起抗衡中国。总之,中美关系不会再回到过去。           

中国不只是和美国,而是在和这个世界脱钩。疫情则加快了这一进程。

战胜疫情需要合作,遗憾的是,却加剧了这个世界的分离。初期,各国争夺口罩、呼吸机,甚至洗手液,后来,互相封锁,互相指责,再后来,竞争研发疫苗,开展疫苗外交。

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在筹划一个没有美国主导的印太地区。

特朗普出任总统不久,美国的一些盟友就开始准备“后美国时代”的事情了。在印太地区,四国联盟在消失了几年后,以更新的姿态重又出现。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展协定(CPTPP)。“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PAC)。日本与澳大利亚签署的互惠进入协议。没有美国参与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等等。

不管是自愿,还是被迫,中国都将开始某种程度的“内循环”。这种“内循环”的后果,一定会影响到区域政治。

疫情则进一步改变了东西方的关系,在今后一个时期,这种改变将主导地缘政治,影响世界的格局。

一个未定的时代

这是一个充满变数的时代。 (Reuters: Jeenah Moon)

在2020年就要过去的时候,让人想起“一战”后的世界。

“一战”是一场没有价值观、“不知为什么”的战争,也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经过四年的“大战”,同盟国失败,1919年1月,协约国召开巴黎和会。因为没有战败国和中立国的参加,这实际上是一场“胜者的盛宴”。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鼓吹理想主义,法国总理克莱蒙苏想报复德国,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要保住“日不落帝国”。三巨头冲突不断,外加很多“其乱如麻”的其他纠纷,包括中国的山东问题。

经过七个月的争吵,最后,搞出一个大家都不满意的《凡尔赛和约》。对此,法国元帅福熙说:“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休战”。

巴黎和会闭幕的时候,人们面对的是一个更加撕裂的世界。他们在“一战”的阴影里,谨慎地、小心翼翼地盼望着和平时代的到来。

可是,他们又心怀忐忑,充满疑虑,因为不知道这种脆弱的和平能持续多久。很多人都知道,有事情要发生,可是,既不知道什么事情,也不知道何时发生。

现在也是这样。这是一个未定的时代。

2020年,澳中关系持续恶化。 (ABC News: GFX/Jarrod Fankhauser)

疫情改变了世界,改变到什么程度?还不清楚。面对疫情带来的经济衰退和社会停滞,到目前为止,人类还可以乐观面对,但是,这种谨慎的乐观能持续多久?

在中国,很多人相信,美国在衰落,中国在崛起。疫情更强化了他们的民族主义情感!在世界其他地方,人们问的更多的问题是:中国会怎样变化?将怎样与世界相处?

中国是要融入现有的国际秩序,改变现有的国际秩序,还是要建立一套自己的国际秩序,所有这些,又将怎样影响未来的世界?

以中澳关系为例,今年可谓是一路下滑,跌至四十年来的最低点。高层交往停止,贸易制裁不断。一张拼凑的图画,也能挑动高层紧绷的神经,让我们的总理跳起来。

这种关系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变了。

美国和澳大利亚在历史和文化上,在信仰和价值观念上,都有很多的共同之处。他们的盟友关系,从1918年法国的哈默尔战役就开始了。“二战”更是加深了这种盟友关系,所以,才有1951年的《澳新美安保条约》。

从“一战”开始,两国并肩参加了大大小小几乎所有的战争。与美国结盟,是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不是换个政府就能解决的。

中国不这样认为,因为现在的中国,和四十年前不同。中国认为,我让你挣了很多钱,应该听话,应该抛弃山姆大叔,即使不入伙,也不该指手画脚。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14亿人口,是核大国,有不同的历史和文化,不同的政治体制,不同的游戏规则。更重要的,它还有两千多年的生存技能和两百多年屈辱的历史,这让它既十分固执,又非常敏感。

这些年,中国一直在变。改变自己的同时,也在改变地区和世界。中国会怎样影响地缘政治,又会怎样影响世界格局,还是个未知数。

所以,在2020年的大门渐渐关闭,2021年的大门徐徐开启之际,我们要对未来保持谨慎的乐观。

本文作者刘路新博士是澳大利亚独立学者,研究领域涵盖澳大利亚华人历史、海外华人、澳中关系及中国的社会变迁等。

原文链接

“唐人街”Fb每日分享澳大利亚精选新闻,让你随时随地知道澳洲最新 @玩乐、@移民、@生活资讯:https://www.fb.com/news.china.com.au/

【欢迎新闻爆料,洽谈合作!】微信订阅帐号:news-china-com-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