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世界

澳大利亚 – 大萧条就是把牛奶倒进河里?你不知道那日子有多惨 | 澳洲唐人街

By 叶克飞

January 04, 2021

上世纪20年代美国街头

上世纪20年代,美国人处于极度的乐观之中。如果你置身于那个时代,恐怕也很难不乐观:经济高速发展,维持着极高的增长率;商业高度繁荣,消费主义盛行;科技飞速进步,大工业生产热火朝天,确保了更便利的生活,连蓝领工人都开始购买汽车,在家中安装电话;文化日益多元,纸媒电台、书籍出版、电影音乐,带来了思想和文艺的飞跃……

与此同时,股市高歌猛进,房地产泡沫越来越大。比如仅有七八万人口的小城市,竟有1/3的人是房产中介,房产年涨幅达到3-5倍。

人们甚至认为,这种繁荣会一直持续下去,美国乃至人类的未来有无限可能。1929年9月,美国时任财政部长安德鲁·梅隆直接为未来背书,他说:“现在,没有担心的理由,这一繁荣的高潮将会继续下去。”

但在一个月后,一切都变了。

《大萧条:1929—1933》一书的开篇便写道:

“1929年10月24日,美国遭受了灾难性打击。不是因为炸弹袭击,也不是因为自然灾害——尽管两者在接下来的15年里都发生了——而是因为至今为止全球最大规模的股市崩盘。就是在这个‘黑色星期四’,大萧条开始了。”

在之前的9月3日,美国股市已经见顶。当然,当时没人相信那是顶部。即使调整几天,多数人仍认为只是常规调整。

到了10月21日,大量股票被抛售,甚至使全国范围内的股票自动收报机都跟不上交易速度,人们只知道自己在亏钱,却不知道亏了多少。

10月24日,也就是后来的“黑色星期四”,《纽约时报》报道称,前一天“雪崩式的抛售”创造了“史上最大跌幅之一”。然而,最糟糕的还在后头。

接下来的10月28日,股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下跌。随着道琼斯指数单日下跌38点,跌幅接近13%,银行家们只好听天由命。

“那天晚上,一种不祥之兆在空气中弥漫,人们强烈地意识到,美国式的生活方式正处于崩溃的边缘,大繁荣时代结束了,一切才刚刚开始。10月29日,‘黑色星期二’的清晨,仅在前半个小时,就有300万股股票易手。当地和国际电话线、电缆、无线电和电线都被堵塞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的股票被抛售,由于没有地方存放销售单据,交易员们干脆把它们塞进垃圾箱。无论价格高低,都找不到买家,有些人神情茫然,惊惶失措。当1.5万英里长的股票交易单据被打印出来时,一些人吓晕了。当银行家们收回他们的保证金时,那些付不起保证金的人都被迫抛售股票,他们毕生的积蓄瞬间化为乌有。截至当日收盘,纽约证券交易中心共交易1640万股,这一记录保持了近40年。”

这个黑色星期二,被视为美国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也是美国历史上危害最深的经济事件,而它仅仅是个开始。此后,人们疯狂挤兑、银行倒闭、工厂关门、工人失业。许多旧日白领甚至富翁,沦落到在街头排队领救济甚至乞讨的地步……

这场持续日久、波及全球的大萧条,在此后近百年间被人们反复提起与研究。它不但是美国人的痛,也是世界经济之痛。中国画报出版社“萤火虫”书系的这本《大萧条:1929—1933》,以图文并举的方式,展示了奢华繁荣的20年代,描述了股票崩盘、银行倒闭所引发的混乱。它结合数十位学者的专业解读,揭示了美国经济崩溃的原因,探究“大萧条”如何撕开“咆哮的20世纪20年代”。这场大萧条影响极为深远,书中不但记录了那些试图阻止这场灾难的关键人物,也提及了它的连锁反应——纳粹德国的崛起。至于那个时代的各种关键符号,如禁酒令的存废,《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等,都在书中一一呈现。

说起大萧条,许多人被中学历史和政治课本的简短记载所局限,只记得农场主大量销毁“过剩”的产品,用小麦和玉米代替煤炭做燃料,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银河”。

之所以有这种思维的固化,其实跟中国老一辈遭遇过的物质匮乏有关。对于长期吃不饱甚至经历过极端饥饿的人来说,“把牛奶倒进河里”的刺激效果太过明显。但如果只记得这个表象,并不能真正理解大萧条的出现与逻辑。

大萧条的背景,离不开美国巨大且长期的基本面利好,以及由此积累的极端乐观情绪,也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推波助澜和政府的错误引导,以及由此诱发的金融与贸易漏洞。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大萧条的开启,其实应该上溯到一战后的欧洲。

书中提到的大萧条种种细节,如今看来仍然触目惊心:

许多昔日热火朝天的巨大工厂区沦为方圆几十公里的无人区,变成“机器墓地”。典当、以物易物和行乞成了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因为客户没有其他支付方式,实物交易也被接受。

乞讨和接受施粥之间只有一线之隔。对许多人来说,造访街上的施粥厨房成了家常便饭。那些自尊心太强而不愿接受施舍的父母会把他们的孩子送去,因为他们知道,孩子们的羞耻感没有那么根深蒂固。

如何避免大萧条?当时经济学界占据上风的是计划派,即呼吁政府多多干预。战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一度成为公认标准,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经济政策的基础,直至英国在撒切尔夫人时代改辙哈耶克的自由经济理论。

直至今天,富兰克林·罗斯福仍被视为带领美国走出大萧条的最关键人物。1933年初,富兰克林·罗斯福取代胡佛,当选美国第32届总统。他推行“罗斯福新政”,大力整顿金融,推动美元贬值,刺激经济复苏。紧急救济法等法案的执行、大量基建工程的上马,也迅速缓解了失业和贫困问题。

但在自由经济理论重新占据上风后,也有许多人认为,大萧条不过是经济规律使然,不管有没有罗斯福的新政,经济都会触底反弹。

对于大萧条的研究,其实从无定论。如何避免大萧条,人类也从未拿出真正的解决方案。

惨痛记忆倒是永恒的存在,影响着一代美国人。当然,大萧条时代也不完全是灰暗气氛,书中还提到了那个时代的闪光点,或说是意外收获。

比如爵士乐的复兴,比如在那个时代抚慰人心的电影,也迎来了高速发展期。当然,因为大萧条,成本极低的读报,成了人们最重要的消遣。至于读书,许多人已经买不起书,但公共图书馆却成了无数人打发时光的最佳去处。有人甚至说:“要不是因为有图书馆,我没准早就疯掉了,或者自杀了。”

图片均来自网络

“唐人街”Fb每日分享澳大利亚精选新闻,让你随时随地知道澳洲最新 @玩乐、@移民、@生活资讯:https://www.fb.com/news.china.com.au/

【欢迎新闻爆料,洽谈合作!】微信订阅帐号:news-china-com-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