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澳大利亚 – 中国A股创下近三年新高 机构抱团散户难赚钱(组图) | 澳洲唐人街

By 多维新闻

January 09, 2021

北京时间1月8日上午,中国上证综指盘中突破3587点,创下近三年新高,这是自2018年1月29日后,A股市场首度突破这一关键点位。

代表A股优质上市公司的沪深300指数,1月7日就已经突破5500点,完全收复了2015年股灾后的跌幅,接近2007年10月创下的5891.72点历史最高点,很有可能在近期创下历史新高。

在市场成交量方面,A股市场的日均成交额维持在1.2万亿人民币以上,显示市场交投活跃,投资者做多气氛强烈。

中国上证综指在1月8日突破3587点的近三年高点。(Wind资讯截图)

2021年新年开市交易的第一周,中国A股市场可谓气势如虹,连续多个交易日上涨。但是机构资金抱团“价值股”,使得市场的个股分化显着,散户难赚钱甚至还在亏钱。

终破3,500点天花板

从2018年2月至今,近三年时间里,3500点几乎成为了上证综指的最强“天花板”,每次上冲到这个位置都会被空头击退,如果这次指数能够在周线层面站稳,下一个高点或将是4000点整数点位。

不过,即使上证综指真的能在2021年上冲到4000点位置,对于过去习惯买便宜的中国散户投资者而言,恐怕会颇为无奈,面临着“只赚指数不赚钱”的窘境。

对于元旦节后A股市场的涨势,一方面是维持了2020年下半年A股市场的结构性牛市,包括白酒、新能源在内的板块,成为指数上涨的领头羊。

贵州茅台、宁德时代节后纷纷创下历史新高,市值分别站上2.6万亿元人民币与9,600亿元,宁德时代将很有可能成为首家市值过万亿元的创业板公司。

机构“抱团取暖”

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样的结构性牛市,主要源自机构投资者的“抱团上涨”,不同于熊市下跌中的“抱团取暖”,基于企业业绩和行业发展方向的确定性,对于白酒、新能源等行业的龙头公司,机构资金蜂拥而入,接力拉抬让这些百元股屡创新高。

贵州茅台成为A股市场首只股价突破2000元人民币的个股。(视觉中国)

比如,A股市场最贵公司贵州茅台,目前股价已经超过2,000元,过去三年涨幅超过3倍,远高于指数的涨幅。截至1月7日收盘,A股市场股价超过400元的公司有11家,股价超过百元的有154家。

这种百元股满天飞的盛况,过去只有在2007年和2015年上半年的大牛市中才能看到,而现在的情景,甚至更超当年。

有分析认为,机构资金的这种极致抱团行为,也明显对市场产生了传导作用,让各种类型的资金都开始模仿,比如短线资金也纷纷抱团各种低价“妖股”,比如郑州煤电这只股票,从2020年11月初的2元附近,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疯涨了5倍,股价涨到了10元附近。

对于这种抱团行为,通常的解释是跟业绩结算挂钩,尤其是岁末年初更为显着,不过也有担心的声音:今天白酒板块的过度抱团,恐怕也暗藏着政策调控的风险,一旦有风吹草动,聪明的机构率先撤退,有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引发“雪崩”。

不过,在过去几个月弱势美元导致的人民币强势升值,使得A股市场的优质公司,尤其是拥有较高确定性的头部公司,对于外资机构依然有一定的吸引力,考虑到三四月份将是年报公布的高峰期,恐怕习惯了抱团的机构也不会轻易撒手。

快速扩容致个股分化

一边是机构抱团,另一边却是散户股的无休止下跌,在上证综指突破3500点之后,对于大部分散户投资者而言,其手上的不少股票不涨反跌,尤其是ST、影视等绩差板块,受到的影响更大,部分公司股价甚至跌到了历史最低点位置。

一方面,随着中国监管部门加速推进注册制,IPO节奏和市场扩容大幅加快,数据显示,截至12月24日,2020年A股市场共计实现364家企业IPO,比2019年的201家增长163家,增幅81.09%,过会企业更是超过了500家,均创下了历史新高,而这将是未来几年的常态。

IPO加速与A股市场的扩容,直接导致A股市场明显的机构化、港股化趋势:少部分优质公司获得极高的市场溢价,被机构资金大力追捧,而大部分业绩一般或不佳的公司,则成为冬眠股,乏人问津。

代表中国优质上市公司的沪深300指数接近历史新高。(Wind资讯)

这从沪深300指数接近历史最高点,以及白酒、科技等行业的一再暴涨,就可见一斑。中国的散户投资者如果不能适应这种变化,恐怕会被无情地“割韭菜”,每天看到股指连创新高,自己手上的股票却纹丝不动甚至节节新低。

另一方面,由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巨大冲击,使得中国企业的盈利压力也受到很大挑战,机构资金为了业绩的需要,优先配置具有业绩预期的行业,比如白酒、互联网、新能源、口罩等行业,抛弃业绩确定大幅滑坡甚至亏损的行业,比如航空、旅游、酒店、影视。

这种行业配置上的一致性,也导致A股行业马太效应凸显,“强者恒强、弱者恒弱”,这在美股市场也体现得极为明显,科技股一飞冲天,纳斯达克指数屡创历史新高,很多传统公司则是还在地板上苦苦挣扎。

或许,随着今年新冠疫苗开始大规模普及,受冲击最大的几大行业能否在二三季度“否极泰来”,也值得投资者关注。退一步说,即使出现这种受伤行业“复苏”行情,也很难改变资金追捧优质股的逻辑。

从长期来看,未来A股市场扩容的速度不会减慢,越来越多的科创公司将通过IPO登陆资本市场,IPO家数大概率保持在300家以上,在这种情况下,A股上市公司未来几年将突破5,000家,过去那种牛市“轮番炒作”、熊市“泥沙俱下”的局面,很可能将被彻底改变。

回归企业基本面,审视业绩增长的内在逻辑,研判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确定行业发展的天花板,对于经历过2007年和2015年上半年大牛市的A股投资者来说,这比空喊牛市来了更具价值。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着方,可联络。

“唐人街”Fb每日分享澳大利亚精选新闻,让你随时随地知道澳洲最新 @玩乐、@移民、@生活资讯:https://www.fb.com/news.china.com.au/

【欢迎新闻爆料,洽谈合作!】微信订阅帐号:news-china-com-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