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澳洲后,“降级”的中产:挣扎中认清生活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 前言 ★
日前,ABC的一则新闻将

“中产阶级”、“移民”、“降级”、“丢脸”

等词绑在一起

若单从标题来看
移民澳洲后,“降级”的中产:挣扎中认清生活
“中产阶级移民澳洲”与“社会地位降级”之间

似乎划上了约等于号

曾有一位澳洲老移民如是说:

中产不太适合移民,中产过来会消费降级
“出国之后生活会下降一个档次”的顾虑

烦扰的不是社会食物链顶端的富人阶层

也不是连生存都有困难的底层人民

而是尴尬地卡在他们中间

处在社会层级链条中不上不下的

中产新移民才有的烦恼

移民澳洲后,“降级”的中产:挣扎中认清生活
从舒适圈换到一个新的环境中开始

逐渐计较着算计家庭衣食住行的开销

对于大部分澳洲新移民来说

南半球的生活没轻松到哪去

找工作、买房子、孩子上学、父母养老

统统跟着你来到大洋彼岸

中产阶层移民:

生活水平降级?

海外华人社区里有一个随处可见的问题:
北京人还会移民么?

上海户口和绿卡该选哪个?

越来越多人拿着

北上广深的户口和澳洲籍做对比

看谁更值钱

国内黄金的十年让一线城市的户籍

比绿卡更难拿

也让早些时候移民的中产

与中国经济井喷式发展的十年完美错过

移民澳洲后,“降级”的中产:挣扎中认清生活
当然除了物质层面的因素

移民的动力更多来源于精神方面考量

与无法量化的情怀

例如,民主社会、人文发展

干净的空气、优美的环境

高水平的教育环境等等

移民澳洲后,“降级”的中产:挣扎中认清生活
但是选择面前总是有得有失

如果强行做“移”与“不移”的价值比较

最直观的方式其实还是换算成金钱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把各个“情怀”

进行横向比较

小编这有一份在

在澳生活VS在京生活的清单

有网友在知乎上举了个身边的例子:

一个国内工作5年的朋友

北京开的是20万的工资

澳洲公司给 9 万刀=45 万人民币

super(养老金)另算、看项目分红

而且不用加班

移民澳洲后,“降级”的中产:挣扎中认清生活
这波计算下来

45万人民币工资

又轻松不累的澳洲工作稳赢

但是工资水平同时也决定了消费水平

 在澳洲,特别是悉尼、墨尔本这样的国际都市

生活成本比国内要高得多

城市生活指数对比平台Expatistan

对北京和悉尼在衣食住行、

医疗和娱乐方面做了一个对比

移民澳洲后,“降级”的中产:挣扎中认清生活
根据结果显示

在北京生活总体要比在悉尼生活便宜 37%

  换句话说

如果是 15 万澳币的年薪的话

应该对应成国内差不多35-40 万年薪的生活水平

而不是 75 万

所以对于过惯了国内生活

年入百八十万的新移民来说

生活水平也有可能会严重下降

中产阶层移民:

职业降级?

华人移民面对的可能还不止

工资抵消生活成本后带来的生活水平降级

一些新移民在出国之前

他们拥有着高额的收入和体面的工作

到了澳大利亚却一直在“失业”

移民澳洲后,“降级”的中产:挣扎中认清生活
作为成年人要想在任何一个地方生活下去

首先需要的是一份工作

然而,由于经济形势的日益恶化

就连土生土长的澳洲人都深感一职难求

更何况是大多数英语不太流利的中国移民

亚洲女性工作组织(AWatW)的一名中国成员

移民前在中国从事医生的工作

由于英语水平不佳

现在澳洲一家服装企业做外包工

另一名中国成员也是由于语言障碍

从机器设计师转到加工场工作

不仅如此

华人移民在海外职场上的“天花板”

让他们对职场晋升的预期也大幅减低

移民澳洲后,“降级”的中产:挣扎中认清生活
在澳洲某公司工作的马小姐是一个团队的负责人

在过去几年

她的部门管理经理换了三次

参与竞争的他每一次都是失望而归

母语非英语的新移民职场问题一直存在

有研究发现:

出生在英国、美国、加拿大和南非

等英语国家的人

在澳洲更容易成为最高层管理者

相比之下

来自菲律宾、越南、印度和中国的移民则很少能担任最高层

对此,马小姐也总结了落败经验:
在实打实的技术上,我们华人的技术非常过硬,但是很难进管理层。这里有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和对本地习俗的了解有限,我和客户、上级的沟通,明显比本地人要差一截。这是很难改变的。而且当地人会有一些刻板印象,觉得我们都不善言语,只会埋头苦干。
 

根据澳洲统计局薪资数据显示:

在未扣除税款和红利的情况下

澳人的平均周薪约为 1500 澳元

这相当于全职员工的平均年收入约为 8.2 万澳元

而对于华人新移民来说

很多工种年薪仅在 4 万澳元到 5 万澳元之间

移民澳洲后,“降级”的中产:挣扎中认清生活
 

很多新中产移民的收入水平远远比不上国内

甚至会落入贫困线

中产阶层移民:

生活品质降级?

澳洲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就是

“生活品质”

小编打车的时候遇到一位澳洲大叔

聊天过程中他告诉我:

今年50岁的他已经退休了

剩下的时间要去吃吃喝喝玩玩

临走时,大叔还语重心长地说:

钱是可以储存的,而时间是不能储存的,你怎么花时间,决定了你一生的生活质量。
被房子、车子、票子充满的人生

和被家庭、旅行充满的人生

澳洲人往往选择后者

澳洲社会的风气也更注重生活品质

而不是物质

移民澳洲后,“降级”的中产:挣扎中认清生活
放眼望去

澳大利亚每天晚上七点以后街上就静悄悄地

没有灯红酒绿的夜生活

也没有超级奢华的消费刺激着人的神经

可为什么,那么多华人来澳洲后

就再也不想回不去了?

生活在这种地方的人们,幸福从哪里来?

答案是:包容平等的社会环境

澳洲虽然已经早就成为了发达国家

可大多数人,无论贫富,都保持着节约的好习惯

饭不能不吃,但不必太好

钱不能没有,但不必太多

澳洲人的简约传统随处可见

穿衣打扮,不论贵贱

但求合适,符合自己的气质,凸现自我个性

不以金钱划分三六九等

集体主义也在这里为个人选择让路

移民澳洲后,“降级”的中产:挣扎中认清生活
这样包容开放的社会环境

潜移默化的疏散了很多压力

提升了华人移民群体的生活品质

“移”与“不移”

都是个人选择

中国的中产阶层群体

大多都在国内有着不菲的收入

拿的出手的人脉关系

但在登陆澳洲的一瞬间

便迅速沦落为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

没人脉、没社会地位

光溜溜一个人独创南半球

如此巨大的落差

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坦然承受的

移民澳洲后,“降级”的中产:挣扎中认清生活
很多人就是因为承受不了这份失落

选择回国、或者昏昏度日

当然,这些人中也不乏那些英语好、

专业好、运气好或在澳洲有关系的人

或许经过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后

能够找到一份中低级的办公室工作

或者这些人从国内带着积累的资本在这里做起了小生意

但更大的一部分人

一直都留在低端劳动者的位置上

挣着仅够混口的工资

都说“得失相抵”、“祸福相依”

这世间一切都遵循守恒定律

如若这部分是“失”

那么,“得”在哪里呢?

移民澳洲后,“降级”的中产:挣扎中认清生活
新移民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找到合适的工作

逐步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开始了另一种新的人生

假期充足、工作压力小

一有时间就能和家人一起

享受澳洲的阳光、海滩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

就是和家人一起度过不开电视机的“家庭时间”

生活乐得自在

★ 结语 ★
小编从别人口中听到过

对国外生活的羡慕向往

也见过对出国离乡的偏见讽刺

选择移民从来没有对错

更无法笼统的评判得失

移民澳洲后,“降级”的中产:挣扎中认清生活
所谓“降级”只是别人眼中的一把尺子

一万个哈姆雷特

一万个丈量标准

不知道新移民的读者朋友们

有没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因为当初选择而后悔过?

又或者在新生活中找到了不一样的自己?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

每个选择都值得尊重

每个选择也都冷暖自知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分享你的移民故事

给TA喜欢
共{{data.count}}人
人已喜欢
移民澳洲

中国人在澳洲申请难民签证数量翻倍,拒签率高达90%!

2019-12-16 19:49:54

文学世界移民澳洲

拥有艺术品游艇豪车?澳税局联手保险公司调查“生活方式资产”

2020-1-1 20:49:5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