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探索

澳大利亚 – 香港政府向全民派发可重用口罩引发的争议 – BBC News 中文

By BBC中文 - BBC中文

March 04, 2021

图像来源,CNS

目前重用口罩只有一个款式,不适合3岁以下儿童。

香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有缓和迹象,两周多以来没有出现本地感染个案,政府开始为部分社交距离措施松绑,社会开始恢复正常。但此时,港府宣布免费向全港700多万市民派发口罩,包括一个可用60次的“铜芯抗疫口罩(CuMask)”。

香港市民从5月6日开始可以在政府的网站登记,预计两周内可以获邮差送上门,而未能网上登记的市民,亦可在1个月后亲身到邮局领取,一日内就有200万人登记。

外界质疑为何疫情临近尾声才派发口罩,而政府采购重用口罩时没有公开招标,亦没有第一时间公布生产商资料。对此疑问,港府否认派发口罩太迟,并强调生产口罩跟足程序,没有存在利益输送问题。

可重用口罩是什么?

口罩的专利设计是由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开发,并由创新及科技基金资助,在2018年,曾获得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政府毋须给予专利费用与其他机构。

根据当局介绍,这款口罩含少量铜的布料,可以抑制细菌、常见病毒和其他有害物质;加上多层结构,能有效阻隔飞沫,其颗粒过滤效率(PFE)、细菌过滤效率(BFE)及合成血液穿透阻力方面,符合ASTM F2100一级标准,口罩可清洗60次,其后只需更换滤芯,口罩便可继续使用。

当局提醒,用过的口罩每日必须清洗一次,口罩不可以用热水、漂白剂、衣物柔顺剂、含萤光剂的洗衣液清洁,亦不要拧干、熨烫或用干衣机烘干口罩,而是应该只用肥皂及冷水清洗,然后晾干,亦不可以把多个口罩和其他衣物混合清洁,因为有机会造成交叉感染。

香港大学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建议,正接受家居检疫的确诊或怀疑个案、有发烧、呼吸道感染等病征的人、以及去医院或老人院的人,都不应该使用重用口罩,因为这款口罩本身不能消毒,用外科口罩更为安全。

派发口罩太迟?

一般香港专家建议,连续28日没有本地感染个案,才算完成防疫工作,目前香港已超过两周没有本地感染个案,而市民将于两周后才获发口罩,即是当香港市民收到口罩之时,可能已经是疫情的尾声。

从爆发疫情至今几个月,香港一度经历“口罩荒”,市民需要排队等候一些非政府组织或政党派发口罩,或是抢购昂贵的口罩。

香港政府现在才向市民派发口罩,特首林郑月娥承认当局的抗疫工作并非尽善尽美,亦明白初期口罩供应令市民不满,但她否认港府派发口罩太迟,并称此前香港口罩不多,库存紧张,要留给医护人员使用,形容现时派发口罩,是“一个负责任的决定”。

利益输送?

这款可重用口罩每个成本40多港元,以政府派发约800万个口罩计算,涉及款项超过3亿港元。

根据香港《物料供应及采购条例》涉及143万元的物料及服务、或是价值400万元的建造及工穿8时,政府一般需透过透过公开招标形式进行采购,但当公开招标不能有效获取所需物料、服务,就采取单一或局限性招标。

创新及科技局长常任秘书长蔡淑娴解释,局方在1月及2月曾接触10多间供应商,但部分未能证明产品功效,加上考虑到原料供应问题,局方在选择供应商时要作全盘考虑。

“在一般的时间,当然可以(公开)招标,然后你在哪里生产,四处买材料都可以,那就容易,我们现在在谈是2月,疫情好严峻的时间,到3月初开始生产口罩时,都是一路找原料、一路生产,我都不是太确定是否真的可以,”她接受香港媒体访问时说。

<

p role=”text” class=”bbc-iif8qe-Copyright etq3yw90″>图像来源,HONG KONG GOVERNMENT

特首林郑月娥视察口罩生产点。

港府公布政策首天,政府拒绝披露生产商资料。香港创科局局长薛永恒解释,口罩是全球抗疫的关键物资,生产商、原料、物流等都是敏感资讯。如果资料流出,港府便可能被“截糊”,即是物料有机会被其他国家或地区商人抢购或抬价。

但后来网上谣言四起,外界质疑背后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局方才公布,口罩由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采购原材料、统筹生产、消毒至包装等工序,而生产商则是成衣制造商“晶苑国际集团”,由在越南的生产线生产。

晶苑国际集团由“针织大王”罗定邦的长子罗乐风及其妻蔡玉清在70年代成立,现时市值约60亿元,承接的制衣客户包括UNIQLO、H&M、GAP等品牌,目前由罗乐风的儿子罗正亮出任行政总裁。“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是港府设立的本地研发中心之一,即是由港府全资拥有的机构。

但公布有关资料后,仍然未释除外界对“利益输送”的疑虑,因为研发中心的其中一名董事,是晶苑国际集团执行董事王志辉以及立法会主席梁君彦的弟弟、新与织造厂有限公司董事梁嘉彦。

多名民主派立法会议员质疑,这等同研发中心把生意交给生产商。其中,资讯科技界立法会议员英乃光批评,政府的决策过程欠缺透明度,从2月至今也没有向立法会和公众交代,引发不必要的揣测。

建制派自由党党魁钟国斌接受香港媒体访问时表示,理解政府担心原材料被抢购而不即时披露生产商,但他认为,政府应该交代和解释未有就生产公开招标的原因,以及生产商的资料,以免让人觉得项目是“自己人益自己人(私相授受)”。他质疑生产商如果在越南生产,是“益了越南”,港人无法受惠,政府应该把生产工序项目分拆,让不同香港公司生产,可以更为公平。

香港创新及科技局长常任秘书长蔡淑娴回应说,不明白外界为何批评这涉及利益输送,她说是晶苑国际集团行政总裁罗正亮知道政府计划生产口罩后,主动表示研究能否协助,再由研发中心跟进,强调过程跟足政府采购程序,因为当中列明,涉及公众健康的工作是可直接采购。

私隐疑虑?

另外,在重用口罩登记网站中,市民需要填写香港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及本地流动电话号码,以及一个本地收件地址。

条款中列明市民需要“同意政府及其代理商/机构可以处理和使用此登记中提供的个人资料”,“在法律授权或要求披露的情况下,此登记中的个人资料可以向相关的政策局/部门/机构披露”。

民主派公民党立法会议员杨岳桥质疑,政府没有列明有关部门的定义,质疑市民个人资料有机会向警务处等其他部门披露。

负责处理派发重用口罩事宜的香港创新及科技局表示,资料是用作核用市民身份,及上门派递之用,不会用于其他任何用途,保留时间不会超过达致原来目的的实际所需,亦会确保系统保安,防止资料外泄。

香港私隐专员公署接获几十宗查询和投诉,署方指, 根据《私隐条例》,资料的收集和使用的目的必需是合理的,收集的资料须足够但不超乎适度,凡涉及资料核对程序,收集电话号码是惯常做法,亦符合法例的要求。资料当事人若希望能获得更详细和清晰的资料,以释除不必要的疑虑,可以理解。

【唐人街】Fb每日分享澳大利亚精选新闻,让你随时随地知道澳洲最新 @玩乐、@移民、@生活资讯:https://www.fb.com/news.china.com.au/

【欢迎新闻爆料,洽谈合作!】微信订阅帐号:news-china-com-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