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澳大利亚 – 网友称接种新冠疫苗后全身“小红包”:怎样算不良反应?(组图) | 澳洲唐人街

By 丁香园

March 04, 2021

随着新冠疫苗接种的进一步推广,人们对疫苗的关注开始聚焦到更实际和具体的问题上。最近,就有网友在微博分享了自己和家人的接种经历。

在这名网友的记录中,她和丈夫在 2 月 17 日接种了第一针新冠疫苗,留观半小时后,没有发生任何不适症状。但从 2 月 23 日起,她的丈夫身上开始出现「小红包」,高烧 38.5 度以上,「又疼又痒,无法入睡」。

在前往医院接受治疗后,情况才有所好转。「很难说这是不是疫苗的反应,但是我们全家现在都觉得是疫苗的问题。」

接种后的异常情况≠疫苗不良反应

事实上,接种疫苗后出现的各种情况,不一定都由于疫苗接种引起,需要进一步鉴别诊断。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是我国通常采用的一个概念,囊括了所有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或事件。

也就是说,AEFI 有可能与接种疫苗有关,有可能与接种疫苗无关。

按照发生原因的不同,AFEI 常被分为 5 类:不良反应(包括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疫苗质量事故、预防接种事故、偶合症和心因性反应。

其中,与疫苗本身最相关、也最受关注的就是不良反应。

如果疫苗质量合格,接种流程和接种机构也规范安全(也就是排除了疫苗质量事故和预防接种事故),但接种者还是出现了与接种目的(预防疾病)无关的情况,这就是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又分为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

一般反应通常是指发热、局部红肿、疼痛、乏力、食欲不振等比较常见的症状,程度较轻微。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相关数据,一般反应往往占所有 AEFI 的 90% 以上。

而异常反应通常指的是比较严重的组织器官、功能损害,如过敏性休克等,甚至可能会导致死亡。异常反应的发生概率一般在几十至几百万分之一。

「我们在中国疫苗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跟国外的还不完全一样。」国家卫健委监察专员焦雅辉在接受记者提问时曾表示,目前国产新冠疫苗没有监测到比较严重的异常反应。

国家卫健委监察专员焦雅辉图源:新闻视频截图

除了不良反应,偶合症和心因性反应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偶合反应是指接种者在接种疫苗的时候,恰巧处于其他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发病前期,在接种的时候,很巧合的,这个疾病也同时发病了。」焦雅辉说,偶合反应和疫苗接种过程没有关系,跟疫苗质量也没有关系,因此不属于不良反应,仅仅是一种「巧合」。

而心因性反应则是指因为接种者的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群体反应。不只是疫苗接种,任何注射行为甚至治疗行为都可能产生心因性反应。它常发生于学校、幼儿园等儿童聚集场所,以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常见,但临床检查通常无阳性体征和器质性病变。心因性反应也不属于疫苗不良反应。

异常情况需及时上报

为了应对疫苗结合后可能出现的任何异常情况,我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新冠疫苗接种点不仅具备疫苗接种的条件,还需要具备医疗救治的条件,对于常见的不良反应,能够快速识别、快速处置。

其次,各地二级以上医院派出有经验的急诊急救人员,在接种点提供驻点保障。如果出现了严重异常反应,医院也开设了绿色通道。

「据以往的经验来看,不良反应往往都会在接种后 30 分钟内出现。」焦雅辉介绍,目前接种者都要在接种点留观 30 分钟,没有问题才可以回家。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 图源:新闻视频截图

如果接种者出现了疑似不良反应,则需要及时向有关责任单位/人报告。

医院、接种点、疾控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疫苗生产厂商等,都属于责任报告单位,而这些单位的工作人员,也都属于责任报告人。接种者报告了自己的接种时间、症状等信息后,就会启动相关的监测和调查程序。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介绍,自 2005 年后,中国疾控中心已经建立了疫苗异常反应的监测系统,这些监测系统会及时跟进上报时间、数据、调查和诊断情况。「如果出现一些重要事件的时候,我们会进行及时分析,来评估疫苗接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风险。」

疾控中心不良反应监测系统 图源:新闻视频截图

根据卫生部颁布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出现下列三种情况之一的,除了在地区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诊断以外,还会启动市级或省级专家组的调查程序:

1.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的;

2.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

3.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政府官网截图

由临床、流行病、医学检验、药学、法医等相关学科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将对接种、诊治经过进行详细调查,最终判断是否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并对损害程度参照卫生部 2002 年颁布的《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进行分级。

严重不良反应予以一次性补偿

那么,如果在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了严重的异常情况,是否会得到补偿?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责任由谁承担。

如果疫苗本身质量有问题,或接种机构的操作有问题,那么,责任方显然在生产厂商和接种机构,接种者可以诉诸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如果疫苗质量没问题,接种流程正规,那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的规定,需要由疾控中心召集 AEFI 诊断组专家进行集体诊断,判断该异常反应是否和此次接种疫苗有关。如果确实是因为此次接种疫苗导致的异常反应,则应当予以一次性补偿。

其次,我们要区接种的是免疫规划疫苗(免费疫苗)还是非免疫规划疫苗(自费疫苗),这决定了补偿款由谁来出。

免疫规划疫苗是由国家免费提供、公民有义务接种的疫苗,比如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等等。而非免疫规划疫苗则是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接种的其他疫苗,如狂犬病疫苗、EV71 手足口病、HPV 疫苗等。

流感疫苗属于二类疫苗 图源:图虫创意

如果接种免费疫苗后出现了异常反应,补偿费将来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的预防接种工作经费;如果接种自费疫苗引发异常反应,补偿费将由疫苗生产企业承担。

而具体怎么补偿,补偿多少,则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各自制定。

一般情况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补偿金额包含「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基本费用。广东省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伤残鉴定费」「交通费」,河南省把「伙食、住宿补助费」也纳入其中,但河北、浙江、四川、黑龙江等地则明确表示,只会支付基本费用。

此外,各省份地区的补偿金额也和当地经济状况有关。大多地区将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基数,制定相应的补偿系数进行金额计算,因此,即使面对同样或类似的情况,各地的实际补偿金额也可能存在一定差别。

专题:武汉爆发新冠肺炎进入专题 >>

台湾最新民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超过8成民众自认“台湾人”!“中国认同”跌至30年新低(组图)

BBC:武汉开放逝世病人骨灰领取之后,死亡人数引争议(组图)

持续更新:中国共确诊新冠病毒肺炎80924例 死亡3140例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着方,可联络。

“唐人街”Fb每日分享澳大利亚精选新闻,让你随时随地知道澳洲最新 @玩乐、@移民、@生活资讯:https://www.fb.com/news.china.com.au/

【欢迎新闻爆料,洽谈合作!】微信订阅帐号:news-china-com-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