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世界

澳大利亚 – 李克强和汪洋有关香港的描述出现差异 引发联想 | 澳洲唐人街

By RFA

March 08, 2021

#汪洋 周四强调 #爱国者治港,并未提及 #港人治港

陈奎德:“#李克强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仍然是邓小平当年提出的“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没有提所谓的“爱国者治港”。这是非常有趣的,中国政协的讲话与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的论调出现了差别”https://t.co/FC8ME2iep1

— 自由亚洲电台 (@RFA_Chinese) March 5, 2021

正在召开的中国全国人大将审议有关改变香港选举制度的决议草案,草案内容包括大幅减少直选立法会议席的比例,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的原则,建立“有香港特色的新民主选举制度” 。 这在香港乃至全世界引起舆论大哗。 这对香港的未来究竟意味着什么?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家傲邀请了香港《开放》杂志主编金钟、美国普林斯顿中国学社执行主席陈奎德,对此进行了分析。

记者:陈奎德先生,近日多家港媒报道说,草案拟增设特首选举委员会议席、取消区议会选委会席位、增加立法会议席等等,这会大幅减少直选议席的比例。这些选举制度的变化对香港政局意味着什么?

陈奎德:这当然是为了保证中央中意的香港特首等职位候选人在下一届选举时能够当选。我们知道,泛民派势力在去年的区议会选举中大获全胜,所以中央决定削减这些议席,我认为这是想公然地、直接地、赤裸裸地剥夺港人的基本选举权,而且要保证一切选举都被中央掌控。

记者:金钟先生,您又怎么看?

金钟:这些变化涉及的主要是特首选举和区议会选举。因为区议会选举与广大选民的接触面很广,更好地反映了港人的独立自主的意志,所以中央要大幅度削减区议会选委席位。而特首选举涉及更高的职位,中央更容易掌控,比如增加更多的亲中派代表和左派人士。总而言之,总体趋势就是中央对于香港的控制越来越紧。

记者:陈奎德先生,中国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晨周五在人大开幕式上说,改革香港制度是为了建立“有香港特色的新民主选举制度”。您如何理解这样的提法?

陈奎德:他只不过是换个词来说,实际上就是让掌握更大的操控权,因此新的选举制度就是没有真正选举的制度。也就是说,中央试图把过去仅有的一些选举的不确定性全部排除掉。

记者:陈奎德先生,中国政协主席汪洋周四在政协会议开幕词上强调,北京“坚定支持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而并未提及邓小平当年制定的“港人治港”方针。在您看来,当局眼中的“爱国者”是什么样的人?

陈奎德:“爱国者治港”基本上指的就是拥护的人治港。也就是说,这基本上排除了泛民主派人士当选特首的可能性,中央从候选人资格方面就封杀了这些不对他胃口的人。但我们也注意到,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仍然是邓小平当年提出的“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没有提所谓的“爱国者治港”。这是非常有趣的,中国政协的讲话与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的论调出现了差别,我觉得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事。

记者:金钟先生,很多年前就有反对声音说,港人在英治时期没有站出来争取民主,如今有什么理由在统治下争取民主?您对这样的评价怎么看?

金钟:在殖民地时期,香港不是没有争取过民主,实际上英国很早以前就在香港布置了一套民选计划。但由于对香港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英国人明白他们迟早是要收拾包袱走人的嘛。英国人是比较实际的,他们认为通过推动香港民主直接与北京抗衡是行不通的,直到1997年英国移交主权,之后就出现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

记者:陈奎德先生,美国智库传统基金会在最新一期经济自由度指数中,首次将香港除名,并将其与澳门一起列入中国评分。过去20多年来,香港几乎年年蝉联首位。如果政治形势如此继续下去,香港未来的地位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而这对中国来说,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陈奎德:香港地位的改变对香港显然是个悲剧,对中国人来说当然也是个悲剧。在近期的一段时间内,如果国际社会不做出非常强有力的干预和实质性动作的话,香港可能就会像这个指数一样,逐渐沦为与中国内地城市一样的地位。但目前看来,似乎还不想毁掉香港作为中国大陆与西方之间最自由的货物、资本和人员中转地的地位,否则权贵会丧失掉很多在香港的利益。如果香港的精英都离开了香港,那么也就玩不转了。

记者:谢谢二位!

【欢迎新闻爆料,洽谈合作!】微信订阅帐号:news-china-com-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