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世界

澳大利亚 – 英国驻华大使吴若兰为何失去了中国粉丝? | 澳洲唐人街

By HK01

March 09, 2021

在防火墙内外,围绕”新闻自由”的每一次争论,最终演变为一场公婆之争,谁也说不了谁,各方继续自说自话。最新落入这一漩涡的,便是英国驻华大使吴若兰(Caroline Wilson)。

热爱中国文化、常常和网友互动、端庄而亲和是吴若兰经营多年的形象,她擅长与普通网友们打成一片,还十分时髦地拍起了社交媒体上最流行的视频博客(Vlog),记录在中国所见所闻,知道吃火锅要怎么搭配菜品。

凭借多番用心,吴若兰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如鱼得水、粉丝无数,这或许是她认为,能够对”外国媒体在中国正遭遇歪曲报道”提出”规劝”的底气所在。

一直以来,中国人熟悉的”外媒”除了指代西方舆论阵地的主流媒体之外,还暗含了意识形态偏见、抹黑、双标等不友好因素,中国在西方话语中的弱势地位,总让人心中块垒难消。而作为英国驻华大使的吴若兰,能够真诚记录中国故事,甚至不吝啬对中国抗疫的夸赞,都让网友们生出了得遇知音之感,纷纷在她的微博评论留言以示对她的欢迎。

事情在吴若兰以驻华大使馆官方微信公众号发表《外国媒体憎恨中国吗》一文后起了变化,她以英国公民撤离武汉一周年为由头,说当初英国媒体就英国政府撤侨安排不够妥当提出了问题,指出”外国媒体在中国的行为是独立的,对本国政府和中国政府的行为都进行了监督”,并呼吁中国给予外媒多一点空间。

全文语气委婉,极力夸赞英国媒体对于社会和个体的价值,似乎是要吿诉中国,媒体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西方媒体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显然,苦”外媒”已久的中国民众并不买账。吴若兰可能无法想明白一点,为何她在中国积累的人气,在那篇”友好”的文章问世之后,几乎损耗殆尽。风评陡然转向,同样的阵地,网友开始指责她虚伪。

《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说她对新闻自由的阐述过于简单,掩盖甚至扭曲了媒体与现实的真实关系。吴若兰在文中提到的《中国日报》则表示,吴若兰错误地引用了该报报道,中国日报所说”憎恨中国者”其实指代的是热衷于诽谤中国的人,而不是吴若兰理解的外国媒体。

对于中国媒体的发声,吴若兰并没有再度发文给予回应。不过,她在Twitter上发了一张截图,显示她在微信公众号上发表的文章已经被平台禁止转发,”看上去有人不希望我的文章被分享”,吴若兰写道。言下之意似在彰显,”你看,我说了中国没有言论自由吧。”只不过,有人在评论中好心提醒她公众号的规则,文章被读者举报多次,平台会自动禁止转发。也就是说,她引起了读者的不满。

中国人民反感的,不是西方媒体的批评,而是他们的双标。《环球时报》在一篇报道引用了一个案例,在今年2月4日和2月23日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曾先后批驳了英国广播公司(BBC)所炒作的两名”见证”了新疆”再教育营”中对女性 “暴力侵害”的女子,并拿出证据说明了这两名女子是在对媒体撒谎;但是在外交部发布会现场的路透社记者之后写出的报道却似是另一番景象,看似省略汪文斌给出的重要线索,并突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攻击女性。这都让中国人民认为西方媒体对中国持双重标准。

又例如,今年初,BBC拍摄了一部《重返武汉》的纪录片,被中国网友发现,原版画面暗淡,中文版则正常,而两个版本均出自同一个团队。中国网民将将其戏称为”阴间滤镜”,刻意展示一个死气沉沉的中国。BBC对此并未有所回应。

驻华的西方媒体记者们,作为个体而言,或许并非怀着对中国的恶意来到中国,甚至很多人长期生活在中国,也真正喜欢上了中国文化,就像吴若兰大使本人一样,对于中国文化细微之处的喜爱应该不假,也颇为了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只是一旦切换到了另一种场景,上升到价值判断的时候,他们依旧遵循着固有路径,自动屏蔽部分看到的听到的事实。

过去,我们常给一些研究中国的西方学者或者部分于中国关系密切的贴上”知华派”、”中国通”的标签,但是大多数时候,这当中还是有很多人无法翻越意识形态的藩篱。正如有评论指出,一个外国人即便会说中文,即便在社交媒体上对中国释放善意,却不一定真的了解中国。

吴若兰大使此文,只提中国驱逐西方记者,不提美国驱逐中国记者,有后果无前因。行文方式与西方媒体报道中国的方式如出一辙,只不过语气稍显和缓,言下之意也不难猜测,看在曾经支持她的中国粉丝眼中,不免失望,原来亲和力只是面具,西方世界精英表现出对中国的喜爱,是师长对学生的”慈爱”,一旦学生表现不佳,老师就该冷面训诫。吴若兰只是此中的一个案例而已。

【欢迎新闻爆料,洽谈合作!】微信订阅帐号:news-china-com-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