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澳大利亚 – 中国女子婚前与丈夫立特殊约定:无限期丁克,因为我要先做别人的妈妈(组图) | 澳洲唐人街

By 窗台人影独坐

March 09, 2021

在3月8日这个特殊节日到来前,讲述一个特殊的“母亲”的故事:一个女孩在结婚前和丈夫约定了一个特殊协定“无限期丁克”,原因是她在当下,必须要先做另外一个人的“妈妈”。6年过去了,丈夫依然在履行当初对妻子的承诺……

宋婕和爱人宇轩

宋婕今年6月就将年满37岁。已经结婚6年的她,至今还没有和丈夫宇轩(化名),拥有属于自己的孩子。宋婕说,自己在和爱人成婚前,就立下了一个特殊的约定:“在无限长的一段时间里,不会选择要自己的孩子。”

原因是在当前宋婕的生命里,她必须先做另外一个人的妈妈。而挚爱她的丈夫,选择了履行这个约定。

宋婕现在要做的,是自己22岁表弟邓金鹏的母亲。

宋婕和弟弟跨越22年的合影

20年前,两岁的邓金鹏因为前额突出、腹部鼓胀等症状,在北京协和医院被确诊为罕见病“黏多糖贮积症Ⅰ型”。这种病的发病率只有十万分之一,患者因为体内缺乏特定的酶,导致无法被消化吸收的黏多糖会贮积在身体各个系统,从而造成多器官病变。

患者会出现身材发育迟缓、骨骼畸形、关节粗大、头大前额突、角膜浑浊、心脏异常、肝脾肿大等症状,逐渐危及生命。

那个年代,因为医疗认知有限,医生判定,这是一种“绝症”。听闻此信的邓金鹏母亲,回到娘家,疏远了丈夫邓磊和儿子邓金鹏,并最终选择协议离婚,抛弃了这个家庭。

邓金鹏佩戴呼吸机才能入睡

那时候只有十来岁的表姐宋婕,想到自己的弟弟从此没了母亲,特别心疼。

“我是个独生子女,极其渴望有兄弟姐妹,所以从金鹏一出生,我就特别珍惜。”宋婕说,“舅妈抛弃了这个家之后,我哭了很久,想到弟弟以后就没有了母爱,我觉得必须要给他一些弥补,只要有空,就会来照顾弟弟。”

宋婕想不到的是,自己当初处于对弟弟同情的照顾,会成为她一生的牵绊,以至于再也不能挣脱。

邓金鹏在ICU抢救,家人准备与他告别

随着时间推移,黏多糖贮积的影响,开始显现。邓金鹏从5岁起,就双腿畸形,骨头僵硬,行走能力渐渐退化,听力视力下降,心脏受到压迫,呼吸困难必须佩戴呼吸机才能入睡。他的面貌也渐渐变得“丑陋”,这是所有无法得到治疗的黏多糖患者都难逃的表征。

2010年的冬天,邓金鹏因为病情恶化,突然昏迷,嘴唇发紫,全身肿胀,鞋子都穿不上,被送到医院ICU病房,下了病危通知书。宋婕说,那个时候,自己完全慌了,她本以为,自己知道弟弟的病情,随时做好了告别的准备,但当那个时刻真的到来时,自己的痛撕心裂肺,根本无法承担。

“那时候也是过年,医生让我们考虑给弟弟置办寿衣。我就和我妈跑到医院对面的商场,买了一身孩子过年穿的唐装,想让他走得体面一点。“宋婕回忆起11年前的故事,泪流满面,“那种痛,太深刻,扎在我心里,根本无法忘记。”

邓金鹏或许是想要和家人亲友告别,他竟然奇迹般苏醒,还一一亲吻了守在病床边的爷爷、奶奶、爸爸、姑妈、表姐宋婕,然后又一次陷入昏迷。

“他之后又’睡’了24个小时,最终才经过抢救脱离危险。”宋婕说,“从那次之后,我觉得自己有了创伤后应激障碍,闭上眼睛,只要想到弟弟经历的一切,就不能承受。我发誓,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予弟弟最好的照顾,把他留在身边。”

宋婕抱着表弟上楼

身为英语教师的宋婕开始遍查中外网站,发现自己弟弟所患的这种病,其实早在2003年,就已经有药物可以医治。患者只需要像糖尿病人注射胰岛素一样,终身注射(在现有医疗水平下,未来或许有基因治疗等方式可以根治),就可以与正常人无异。

从那时起,宋婕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心,要照顾好弟弟,等待药物进入中国大陆地区的那一天。

每天清晨,她帮助弟弟摘下呼吸机,穿好衣服,搀扶其坐上轮椅;将弟弟挪动到卫生间,帮助其洗漱——在常人看来再简单不过的事,对宋婕和金鹏来说,都非常艰难。

因为患病,金鹏每天需要在固定时间洗鼻,使用各种暂时控制眼部症状的药物,仅是控制眼压的眼药水就有4种,宋婕要帮他一滴一滴点入;

由于长期佩戴呼吸机,金鹏的脖子被勒出深深的印痕,皮肤感染化脓,需要宋婕帮忙长期擦药;

稍有空闲,宋婕还要将弟弟的呼吸机消毒,清洗,给弟弟裁剪用来垫脖子和面部用的纱布,辅助弟弟的日常训练。

宋婕和自己的妈妈、姥姥一起,白天黑夜两班转,才勉强能帮助弟弟,完成每天的生活。

宋婕和丈夫生活照

2014年的时候,宋婕遇到了自己现在的丈夫宇轩,在恋爱1年,进入谈婚论嫁阶段时,宋婕和他袒露了自己的心声。

“那时候我就和他明确了,如果我们走进婚姻,他必须要能够接受我把很多精力用于照顾弟弟这件事情。

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可能不会选择生养自己的孩子,直到弟弟能够接受持续稳定的治疗,而这没有一个真正的期限。我很感动的是,他竟然答应了我这么无理的要求。”宋婕说。

宇轩知道,宋婕这么做,完全是因为邓金鹏。因为宋婕是特别爱孩子的,这也是她选择当小学英语老师的原因,“但姥姥80多岁了,我妈妈也有常年基础疾病,弟弟真的离不开我”。

宋婕将丈夫单人的头像,绘制成双人的画

除开精力和时间,经济的压力,也是宋婕不敢生小孩的主要原因。金鹏的爸爸今年58岁,在一家商场当保安,月薪四五千元。宋婕要拿出工资的一半以上,才能维持金鹏现有的基础治疗和生活。

“我很感谢我的丈夫,至今依然支持我的决定,并实践着当初对我的承诺,尽管我知道,他非常渴望,成为一位父亲。很抱歉,我只能用一些别的方式,尽可能弥补我对他的亏欠。”

邓金鹏有些绝望地看着输液瓶

2020年,对于邓金鹏来说,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等待了十几年的特效药,正式进入中国大陆。

坏消息是,邓金鹏的眼睛,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几近失明,眼压持续失控,必须尽快进行青光眼手术及眼角膜移植手术。

一旦失明,任何手术也无济于事了。但邓金鹏必须首先注射特效药半年,才有可能达到麻醉标准,进行手术保住双眼。

可罕见病的药物绝大多数都是天价,邓金鹏的先期治疗费用超过50万元,这让宋婕夜不能寐。

宋婕说,自己最近变得话少,急躁,特别的焦虑。她每天彻夜难眠,盘算着弟弟需要的药价,每周、每月、每年需要的费用,这些数字清晰地印在宋婕的脑海里,似乎丈量着保住弟弟视力和生命的遥远距离,深深的困扰着她。

“以前,我们没得选也就罢了,但如今,给了我们选择,却让我们看得见,摸不着,这种痛苦,更加让人难以承受”。宋婕说。

他说:“姐,如果我用药的事儿会让咱家都开始变焦虑,那我还是不用了,我还是想看见你以前的样子,喜欢咱俩傻笑的时候。”

“妥妥儿,我还是减减肥吧,以后就吃七分饱,这样如果运气好用上药,能省不少钱(药物用量和体重有关)。”

每每看到弟弟的反馈,宋婕就会擦干眼泪,让自己重新振作起来。因为她现在的身份,是邓金鹏的“妈妈”,眼前这个在轮椅上不足1米2的男孩,是她的“儿子”。

“我相信,一家人的坚持,迟早会有开花结果的一天,在它到来之前,我们只能彼此陪伴,坚持前行,守望相助。”宋婕说。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着方,可联络。

“唐人街”Fb每日分享澳大利亚精选新闻,让你随时随地知道澳洲最新 @玩乐、@移民、@生活资讯:https://www.fb.com/news.china.com.au/

【欢迎新闻爆料,洽谈合作!】微信订阅帐号:news-china-com-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