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图标 澳洲唐人街

澳大利亚 – 拜登时代的美国经济:疯狂股市与独立不再的美联储 | 澳洲唐人街

在三次救助方案的讨论中,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态度变化显着。第一次的救助方案,两党全数通过;第二次的救助方案,部分共和党议员表示反对;而第三次救助方案,则是共和党议员全数反对,民主党议员全数赞成。

对于民主党来说,2021年是一个难得的年份。民主党不仅如愿推举拜登上任,而且还掌控了参众两院。如果不出意外,民主党提出的议案将获两院通过,最后交由总统拜登签署批准。民主党希望通过社会改造,扩大社会福利,加速美国的欧洲化社会主义,实现奥巴马当年重塑(transform)美国的理想。

这样的时刻终于到来。

拜登推出新的税改法案

不过好日子并不是永久的。民主党能否在2022年的中期选举中继续保持两院,还是个未知数。拜登政府只有两年时间可以利用。增税是民主党向来的理念,不过现在,拜登政府恐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理由,也更急切地需要如此行动。

2020年经济停摆,航行中断,旅游、服务业荒芜。空空荡荡的公路和大门紧闭的商店,使得城镇处处有如废墟鬼域。美国政府在这期间发放了大量的救济款项,包括针对个人和针对中小企业的救助。应该说救援的成效颇为显着。过去的一年里,不仅民众的生活得到了保障,民众及社会心理亦得到了稳定。但救援代价之昂贵,远超出人们的想象。自2020年3月起的一年时间里,政府先后向个人发放了三笔救助;向中小企业两次发放可免还贷款;向失业人员提供高额救助。救助的总数达5万亿美元,而美国2020财年的总收入是3.42万亿美元。

许多人在2021年开始感到恐慌,即使是满心欢喜地拿到了近万美元补助的下层民众也觉得有种不真实感。疫情初期拿到补助的时候,人们心里充满了感激和宽慰,因为那段时间,萧条的街市和空洞的建筑让人觉得世界仿佛没有明天;到了2020年年底的时候,拿到补助的人们似乎没有了感激而只剩下欢喜;今年3月,人们陆续收到最大金额的救助时,禁不住为这仿佛从天而降的钱币欢呼。这心情的微妙变化清晰地表明,时至今日,救助已经不再具有其迫切性。

在三次救助方案的讨论中,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态度变化显着。第一次的救助方案,两党全数通过;第二次的救助方案,部分共和党议员表示反对;而第三次救助方案,则是共和党议员全数反对,民主党议员全数赞成。

一般而言,通货膨胀的发生,需要有一定的现金流速(Velocity)。过去一年,尽管政府发放了巨额救助,大量货币却尚未流入市场。疫情期间困守家中,人们的消费基本限于食品和家居。一部分人将多余的救济用于股市,另一部分人则用于存款。这一段时间里,美国个人储蓄达到历史的最高点,而股市则成为大量货币的巨大蓄水池。不过这种状况也许很快就会结束。6月,预计80%的民众会接受疫苗注射。随着人们生活空间的扩大,货币很快就会涌向市场,通货膨胀的压力几乎如影随形。

4月里,物价上涨已经十分明显。工业原料、建筑原料、建筑器材、食品及各类生活用品,渐次开始涨价。涨幅将近20%,而最高的竟然超过70%。4月中旬,可口可乐总裁James
Quincey也宣布,将在明年上调价格,以应对原料及成本的上涨。

一些商品在涨价的同时还开始出现短缺,包括汽车、房车、工具类车辆。这固然是因为疫情造成了生产缓慢而供不应求,但另一方面,更是由于人们急切地想将手中的现金变现为物品。在一些原先比较安逸安稳的南方城市,房屋交易呈现出疯狂的状态。常常是一处房屋甫一上市,立刻就有近百个购屋者蜂拥而至。房屋价格则上涨到令人恐惧的地步,许多原本打算买房的人只能是无奈放弃。房价如此上涨的另一个原因,是一些机构开始购买并存储民宅,而这些机构原先基本只是投资商业房产。

这些现象所释放的信号非常令人不安。大型企业、投资机构和个人的种种行为似乎预示着美元贬值的那一天已经不远,而经济的冬天正在来的路上。

拜登政府似乎不为所动。继年初1.9万亿美元的救援计划,政府又出台2.3万亿美元的基建计划,而上任百日讲话中,拜登拟再由政府发放1.8万亿美元,实施家庭财政计划。上任百天,救援计划高达6万亿美元。拜登政府比肩罗斯福新政和约翰逊美好社会的壮志雄心,却多少让人心惊。这一系列的政策之下,年底时美国的国债将达35万亿美元。拜登应对的策略当然是增税,他表示将在10年内,向顶层1%的富人增税1.5万亿美元,以便支付这1.8万亿美元的家庭计划。不过纵观美国历史,政府从来没有能够通过增税来达到收支平衡。政治家们总是假设并且试图使得公众相信,在加倍增税的情形之下,富人们的商业行为还能保持不变。这显然带有欺骗和愚弄公众的意味,而深谙历史的老牌政治家们焉有不知之理。

拜登在2月推出新的税改方案,其重点包括把企业税从特朗普时期的21%增加到28%;提高年收入超过40万美元的个人税率;加倍富人的长期资产利得税。面对国债及巨额年财政赤字,财政部长耶伦(Janet
Yellen)表示,她将“考虑对尚未实现的收益征税”(unrealized capital gain
tax),以增加政府收入。一言以蔽之,拜登政府正在试图从富人那里获取更多的税收,从穷人那里获取更多的感激和支持。

美国政府曾经多次提高企业税率、提高富人税率,但是从未能解决贫富分化的社会难题。事实上,贫富分化愈演愈烈。目前形势下,如苹果、微软、谷歌等巨头企业,公司税率升高了,自然会将利润留在海外,比如爱尔兰,企业税仅为12.5%,匈牙利仅为9%。最受冲击的永远是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本身的利润就低,更无实力将企业办到海外。无利可图的中小企业,其退路只有关门了事。

普通民众对于企业的税务理解长期存有误区。美国的财政税收50%来自于个人所得税,6%来自公司所得税。公司的职责主要是雇人、创造就业机会,并缴纳社保和医疗税,而社保和医疗税则构成了36%的财政收入。中小企业几乎创造了半数的就业。中小企业纷纷倒闭,就业率直线下降,政府所得的社保和医疗税也会大幅度减少。政客们从不试图矫正民众的误区。他们向企业增税毋宁说更是一种政治宣言,以表明其对资本和财富的立场,表明他们如此地痛恨富人获取太多的利润。

作为最大的自由市场,美国吸引着来自全球的资金。税率过高,自然会丧失对流动资金的吸引力。目前美国试图推行全球化的21%最低企业税,以继续保持其资金市场的吸引力。这一厢情愿的建议,实难获取各国的一致拥护。正如30多年前中国用税收优惠吸引了极其可观的外资,所有成长中的国家都会希望以此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在美元价值遭到稀释了的今天,美国希望对企业维持高税收的同时,还继续成为世界的资本中心,毫无疑问会遇到巨大的挑战。

对富人提高税收也会遇到实际难题。比如纽约市,占人口1%的顶级富豪,所交赋税是纽约市总税收的50%,如今这些富豪正在逃离纽约的路上,因为纽约政府试图向这些富人征收更多的赋税,以维持其庞大的福利体系。同样的状况,加州也正在上演。富人逃离的后果是中产阶级的流失和政府税收的下降,而穷人则变得更加贫穷。对于这种杀富济贫的理念,撒切尔夫人做过犀利的评论:如果能使富人钱少,他们宁愿穷人更穷(They
would rather that the poor were poorer, provided that the richwere
less rich)。马克思也说过:只有一种办法能够杀死资本主义,征税,征税,征更多的税(There is only one way
to kill capitalism —— by taxes, taxes, and more taxes)。

疯狂的股市

股市在疫情期间保持一路上涨。这个时期恐怕是美国历史上年轻人进入股市人数最多、资金投入也最多的时期。居家隔离,远程工作,让年轻人(当然绝不止年轻人)有时间有机会浅尝投资投机的甘甜。很多远程工作的人同时照看两台电脑,一台进行工作,一台用于股市,可谓工作赚钱两不误。失去工作的人,靠着政府的救助,在家无所事事之际,也跃跃欲试。多次流连之后,学到了不少股市及投资的常识。Vanguard基金创始人Jack
Bogle曾这样定义股市:短期投资使股市成为一个赌场,长期投资使其成为制造财富的机器(Stock Market is a casino
in a short term and a machine compounding wealth for the long
term)。毫无疑问,疫情期间的华尔街,已然代替拉斯维加斯,成为全球最大的赌场。而山姆大叔的慷慨解囊,则为寂寞无奈的美国人民双手奉上了下注的本金。

热闹的股市,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之际变得无比疯狂。2021年年初,许多人突然欣喜若狂,不知道怎样就成就了一项伟业:他们手中的资产几天之内翻了多倍,甚至莫名其妙地就成了百万富翁或千万富翁。股市显然比拉斯维加斯更具诱惑力,其回报也优于沙漠中的赌场。

许多第一次涉足股市的年轻人开始头脑发热,以为在股市上赚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种躺赢的生存方式,甚至使得为数不少的年轻人毅然决然地辞去工作,想要从此以股市为业。股市从年初起出现奇观,其时华尔街对冲基金开始做空游戏零售商GameStop,但这些金融大鳄最终却被草根无情地剪了韭菜。GameStop突然之间狂野翻身,从它的最低价3.77美元冲至483美元,涨幅超过100倍。GameStop身价突增的原因是无数散户在WSB(WallStreetBets)的号召下,突然冲入股市买进GameStop,将华尔街的几个做空机构逼得几乎破产,一个月里损失近200亿美元。金融世界的格局和样貌,总是由华尔街的精英们来制定和描摹,股民们大概只有被收割的命运。这次小股民的出击,让世界大吃一惊。

股市上的风波颇具政治意味。散户股民向来不为华尔街的建制派们所正视,不过这一次却是掠地攻城,扰得股市一片血雨腥风。这场罕见的散户与华尔街精英之争,让特朗普的支持者们尤其喜形于色。GameStop的传奇不仅有关金融,也关乎政治。它使人朦胧忆起了大卫对歌利亚的战争,有点像是穷人与富人、弱者与权贵的对抗。确实,华尔街和各地散户们的关系,几乎就是精英与半数未被调教好的民众之间的关系。金融精英的败落就是整个精英层的败落;散户们的获胜,也就是华盛顿当权者们的失败。果不其然,政坛和媒体在第二天即出面谴责金融暴民(“暴民”一词,让人惊叹!),认为散户们搅乱了金融秩序。而号称罗宾汉(罗宾大盗)的交易平台则关闭了一天,深恐难以收拾残局。若不是民众的呼声嘹亮,劫富济贫的罗宾汉也快被招安了,即使名字叫罗宾汉也无妨。

这个时代有点荒谬,金融领域里的规则无人关注,股神巴菲特也不再为众人仰望。年轻人喜欢伊隆·马斯克,喜欢新赌神“木头姐”(Catherine
Wood)。马斯克发一条推特就能让狗币(Doge
coin)升值好几倍。不过,靠运气和投机赚来的钱,大概终究会凭本事赔回去。这个世界终究会回到秩序中去的,而散户们的好日子也只能是一瞬间。

独立不再的美联储

美国股市的繁荣,很大程度上也是靠了美联储饮鸩止渴式的放水。4月11日,鲍威尔在“60分钟”的节目中告诉观众,尽管经济强劲,美联储极不可能(highly
unlikely)在今年提高利率。4月15日,他又进一步向民众表示,直到2023年,美联储都将保持接近于零的利率。股票市场为鲍威尔的讲话而雀跃,各大股票指数应声反弹,在4月的上半个月起伏不定的股票市场终于趋于平静。

鲍威尔的做法与他的老前辈格林斯潘大相径庭。格林斯潘一直试图不以个人的言行影响股市和美国的经济,而是让经济自由地运行。他的公众讲话永远是模棱两可,以避免给投资者和股市带来慌乱。不过格林斯潘越是如此,就越显神秘,媒体和金融界越会揣测格林斯潘所说的每一句话,甚至包括他的情绪。

格林斯潘的风格继承了美联储的传统。自它建立之始,美联储就希望避免人们对于这样一个非政府、又非私营的机构所持有的一种成见,即美联储会超出它的职能范围而直接介入国家事务,或者会屈从于政治势力而干涉经济的运作,毕竟美联储所具有的权力实在是非同寻常。

美联储与政府在原则上往往是矛盾的:当朝者注重短期效应和当下的局势,美联储则注重长期效应和未来的走向。老布什总统尽管漂亮地赢得了中东战争,连任选举时却输给了克林顿。在日后接受的电视采访中,老布什抱怨格林斯潘不肯更多地降息,从而导致了他的败选。世界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公司的创建人瑞·达利欧(Ray
Dalio)特别推崇的保罗·沃尔克(Paul
Volcker),在1979年至1987年担任美联储主席期间保持独立,成功地化解了通货膨胀的危机,在塑造和引导以美元为基础的货币体系方面贡献卓着。达利欧称沃尔克是一个具有人格魅力、能力、影响力和谦逊的人。而我们这个时代却缺乏英雄和榜样,尤其在经济公共服务领域。

过去的美联储确实在努力保持其独立地位。不过2008年以后,美联储似乎越来越屈从于华尔街和大银行的利益。它在2008年对大银行的救助,长久以来一直被人诟病,被认为是其重大的政策错误。在那一次的经济危机中,美联储不仅向面临重大风险的美国银行业巨头发放了救助金,也向海外银行发放救助,救助金额达数万亿美元。而这些大银行正是2008年美国金融体系几近崩溃的罪魁祸首,并造成经济大衰退。美联储帮助银行摆脱了困境,却使数百万美国人在危机中失去了工作和住房。

鲍威尔在4月份的讲话,意味着美联储正在迁就股市。不过,美联储迁就股市,在特朗普时期实际已经开始。2018年,美联储在2017年3次升息的情况下,又连续4次升息,使得年内狂起狂落的股市在年底跌至谷底,三大指数均下跌20%左右。鲍威尔终于在2019年年初出来讲话,示意美联储也许会效仿前任耶伦,减少或停止加息。2018年股市的令人心惊胆颤和特朗普的逼迫,使人难以断定鲍威尔那番讲话的真正原因。不过今次鲍威尔的承诺,却表明了他已经不再矜持于美联储独特的独立于政治和华尔街之外的角色设定,多少担当起政治家的任务。鲍威尔谈及2023年之前不会加息更是意味深长,因为2022年年底是两党的中期选举。显然,他不愿意因美联储的行为而影响选举,而这种不影响正是一种更深的影响。

没有风险的零利率使得企业毫无压力,会对其行为不负责任。美国现存的企业中,大约有20%的僵尸企业,正常情况下应该早已淘汰出局。这些企业如今拿着低息贷款,毫无风险,毫无建树地苟延残喘,占据了大量的空间及资源,阻碍了新生企业的出现和发展,也使国家在创新和冒险方面不再具有优势,经济活力日趋减弱。

美国狭义货币供应量(M1)在一年内增加了近500%,可谓水漫金山。美联储最近停止每周更新M1和M2货币供应量数据,改为每月更新一次。即便如此,鲍威尔仍称这不会产生通货膨胀,也不会使货币贬值。鲍威尔说目前通胀是暂时的,美联储仍然有许多方法应对经济困境。然而抢房还在继续,
比特币还在上涨。尤其是大公司对外界释放的信息,使得鲍威尔不那么令人信服。

难以想象鲍威尔的美联储还有什么利器,人们所观察到的是,利率无可再降之时,剩下的唯一手段就是大量地印钱。这一方面稀释着民众手中的资产,另一方面也动摇着美元的国际地位。国家的经济困境从来不可能通过印钱来解决,这一认知出于常识而非深奥的经济学的理论。

美联储失去其独立性,也许是无可奈何之事。几十年政治正确的普及,民主党所持的理念主宰美国,民主党本身愈加成为正义之象征。鲍威尔在特朗普时期,差不多是受到特朗普的逼迫而现身公众;在拜登治下,却更像是出于主动。鲍威尔或许已将安抚市场、稳定民心看作己任。然而在美联储手中一大堆债券几近于零利率贷款之时,仍然声称尚有多种应对措施,很像是在唱一出空城计,进行一场豪赌。经济兴衰具有周期,经济危机固然惨淡,却是一种自然调整、自然淘汰,只是政治正确绝不允许经济危机的发生。从2008年起到今日,美国经济持续上升已经13年。每一届总统都试图避免在任上发生危机。不过一味延后的危机最终到来之时,也许会是一场难以承受的灾难。

美联储在国家之中的主要职责是控制通货膨胀,帮助创造就业。但是疫情将美国的经济折成了两段:一边是火热的高科技和制造业,一边是冰冷的旅游服务业。任何一项措施,都有可能加剧两端中的一段,使之更加不平衡。同时,政府行为与美联储所需采取的措施具有明显的冲突。鲍威尔根据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数据,得出应该持续低利率的结论,但实际情况却与数据有着极大的差别。第三次高额救济金和政府仍在推行的失业救助,使得大量能够工作的人员试图逃避工作,有就业市场而无就业人员,许多失业完全是人为的失业。

美联储所面临的困境前所未有。不稳定的经济和高失业率,似乎意味着需要向市场注入更多资金,然而我们又看到巨大的泡沫已经无所不在。2020年年底,特斯拉的市值相当于全球九家最大汽车公司的总和;标普指数(SP500)的市盈率(PE)创历史新高,接近盈利的44倍;巴菲特指标达193%;狭义货币(M1)增加500%;广义货币(M2)增加30%;比特币突破6万美元……如果这一系列的数据同时出现尚不能成为一种警告,只能意味着市场太过疯狂。而美联储如果仍然放纵市场,只能意味着美联储同样地失去了理智。美联储的财政挥霍和贪婪的科技寡头们,正在以比泰坦尼克号撞向冰山更快的速度击沉美国资本主义。

经济政策是执政理念的延伸

救助穷人,社会公平,社会福利,永远是每一个体面社会所应追求的理念。这些理念塑造了今日的美国,使得民众尤其具有同情心和正义之感。不过在追求这些理念的过程中,美国的许多传统和美国人曾经以为的美德,正在渐行渐远。不仅是历史方面的遗产在遭到遗弃,家庭、文化、人性等方面的许多品行及精神也遭到了割裂。曾经为民众所坚守的自律、勤勉、创业等等,似乎不再具有魅力,而财富则成了一种罪恶。人们在鄙视财富、痛恨不公之时,在向穷人伸出救援之手之时,在追求平等、追求宽泛的爱之时,正在用爱的名义,窒息和扼杀着人类最原始最长久的生存的力量,并同时诱发着人性中的狭隘、偏激和傲慢。

回顾人类文明的历史,常常令人惋惜。200多年前的苏格兰历史学家亚历山大·泰特勒爵士(Sir Alexander Fraser
Tytler)说过:“民主制无法成为一种行之久远的政治制度。总有一天,公众会发现他们可以通过投票选出让自己从国库中得到实惠的候选人,那时民主制就终结了。大多数选民会永远投票给许诺从公共财政里给予他们最多好处的候选人,这就造成了民主制因为松弛的财政政策而崩溃……”世界上最伟大的(民主制)文明,平均年龄是200年。这些国家的发展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从奴役到精神信仰;从精神信仰到伟大的勇气;从勇气到自由;从自由到富足;从富足到自私;从自私到冷漠;从冷漠到依赖;从依赖到奴役。

处在历史之中的人们,往往看不清自己的时代,看不清身处文明循环中的哪个阶段。也许,多年以后回望这一年,人类终于会明白,自己身处的这个瞬间,历史正在发生巨变。谁知道呢,大危机大萧条前的1929年,华尔街一片歌舞升平,而魏玛共和国的人民正陶醉在光怪陆离的前卫艺术创作之中。

(作者系美国财税专家,现居美国亚特兰大市)

        “唐人街”Fb每日分享澳大利亚精选新闻,让你随时随地知道澳洲最新 @玩乐、@移民、@生活资讯:https://www.fb.com/news.china.com.au/

【欢迎新闻爆料,洽谈合作!】微信订阅帐号:news-china-com-au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