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千个生蚝篮被冲离原位,但养殖场的浮动结构避免了全军覆没。(供图:黄金海岸生蚝公司)
<
div class=”ArticleRender_article__7i2EW”>
上月热带气旋”阿尔弗雷德”向昆士兰东南海岸袭来时,北斯特拉德布鲁克岛(Minjerribah)和摩顿岛(Mulgumpin)在削弱其威力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随着气旋向内陆移动,这两座岛屿帮助其强度从二级降至一级。
位于岛屿与大陆之间的摩顿湾海洋公园内,一处生蚝养殖场同样经受住了风暴考验。
这里不仅受到地理屏障保护,更得益于一项创新设计的消浪结构——专为守护生蚝篮而打造的浮动屏障墙。
生蚝养殖户科林·雷恩正是这道”海上长城”的设计师。

摩顿湾生蚝养殖场占地6公顷,3万只篮子每年产出数百万只生蚝。(ABC乡村频道:卡梅隆·朗)
“昆士兰生蚝产业低迷已久。多年来缺乏创新…我们考察这片海域时就认定’这里大有可为'”雷恩表示。
昆士兰开放水域生蚝场屈指可数,但雷恩的消浪墙打破了常规,实现了可持续的规模化养殖。
他用直径30厘米的管道构建浮动结构——部分填充泡沫保持浮力,另一些注水固定海底。
虽然现行法规尚未涵盖这种设计,但昆州政府正积极评估其可行性。
破局之道
雷恩的6公顷养殖场容纳3万只生蚝篮,年产400万只生蚝。气旋来袭时,整个结构安然无恙。
“当浪涛冲击管体顶部时,配重设计能有效抑制摇晃”,他解释道。

黄金海岸生蚝公司的科林·雷恩推动了昆州首个翻转养殖系统的诞生。(ABC乡村频道:卡梅隆·朗)
这项工程技术确保生蚝袋线完好无损,既避免污染海洋公园,也挽救了企业命运。
昆士兰生蚝养殖协会主席安德鲁·罗布森同样在摩顿湾经营养殖场,他认为雷恩的消浪系统代表着行业未来。

消浪管隔开的平静水域与生蚝养殖区。(ABC乡村频道:卡梅隆·朗)
“结构坚固可靠,树立了行业新标准…再不是海湾里漂浮的泡沫箱拼接品了”,罗布森评价道。
“视觉效果惊艳,安全清洁。更重要的是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开放水域养殖革命
借助消浪装置,雷恩成功引入了河口地区常见的翻转养殖法——该技术已在新南威尔士州、南澳大利亚州和西澳大利亚州应用。
“我们是昆州首个采用翻转系统的养殖场,目前运营效果非常理想”,雷恩说。
“翻转系统消除了人工搬运…不再需要倾倒篮子,效率极高。”

没有消浪屏障,摩顿湾这类开放水域养殖根本不可行。(ABC乡村频道:卡梅隆·朗)
雷恩表示,翻转系统有效控制了产卵期的过度附着和藤壶滋生,生蚝洁净度显著提高。
机械化设计还通过简化翻转操作减轻了劳动强度。

这些黑色管道并非废弃物,而是专门打造的护蚝消浪墙。(ABC乡村频道:卡梅隆·朗)
罗布森指出,当地产业规模多年来停滞不前,年营业额仅约50万澳元——与其他州数千万乃至上亿澳元的产业规模形成鲜明对比。
“这个浮动系统将彻底改变昆士兰产业。雷恩的养殖速度和生蚝品质就是最好证明”,他说。
“他展示了昆士兰产业的潜力…几十年来我们的养殖方式从未有过重大变革。”
共享未来
雷恩不打算为消浪墙申请专利,希望全行业都能采用这项技术。
“初到昆士兰养殖时,我们就明白必须设法保护养殖场…之前四个月篮子直接暴露在风中,生蚝根本长不好。”
昆州政府正资助该结构的工程设计方案评估。

在开放海湾环境中培育的生蚝更具生命力。(ABC乡村频道:卡梅隆·朗)
罗布森期待政府批准后,新养殖户能更便捷地采用相同系统。
虽然承认与监管机构的磋商耗时,但他相信最终回报值得等待。
“虽然这个词被用滥了,但这确实是行业革命。未来十年产业必将蓬勃发展。”
<figure class=”ContentAlignment_marginBottom__4H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