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具备充足实力应对特朗普贸易战冲击

北京面临的需求问题可通过优化宏观政策解决,而美国正遭遇供给冲击与潜在滞胀,唯有经济体制变革方能破局。经历一周关税震荡后,全球经济状况较特朗普总统所谓”解放日”时并未显著恶化。

尽管特朗普已从最极端的对等关税威胁中退让,但美国仍维持着近乎全面的进口商品最低10%关税,对钢铁、铝材和汽车征收25%关税,对中国商品更是祭出惊人的145%惩罚性关税。

中国具备充足实力应对特朗普贸易战冲击
特朗普在贸易谈判中丧失筹码之际,习近平正着力提振内需美联社

白宫团队正竭力将这场混乱美化为”组建反华重商主义联盟”的宏图。但此类计划注定失败。要理解其中缘由,需先洞悉特朗普征收关税的真实动机。

所谓打击不公平贸易、消除逆差、重振制造业、对抗中国等常见说辞均站不住脚。这些目标不仅自相矛盾,更与其他政策背道而驰,有些显然无法实现。

更合理的解释是:特朗普核心诉求在于权力积累与行使,而关税正是最佳工具。其发动全面贸易战的目的,就是要打破全球经济秩序对美国单边行动——尤其是总统权力——的约束。

选择关税武器基于两大原因:其一,特朗普深信全球愿为进入美国市场付出任何代价;其二,在国会出手阻止前,总统拥有任意对他国加征(或取消)关税的绝对权力。

特朗普最渴望展现支配力并迫使他人屈服。未强烈抵制其关税的国家获得税率优惠,而敢于反抗者则遭残酷打击。

各国现已认清,白宫顾问提出的经济理由不过是遮羞布。只要特朗普执政,美国就不可信赖,没有理性领导人会加入其反华”圣战”。

特朗普筹码尽失

对华贸易战必将失败的第二个原因:上周三对”对等关税”的狼狈撤退表明,债券市场决定着其关税大棒的威力上限,这远低于其预期。市场剧烈反应迫使特朗普放弃高关税计划。

这意味着特朗普在贸易谈判中已无筹码。鉴于国债市场可能再度反噬,他无法继续加征关税。各国领导人最优策略将是达成表面让步的速成协议。

这些协议绝不会包含与中国切断贸易往来的承诺。

对华贸易战失败的第三个关键因素在中国自身。表面看中国处境更糟:失去重要出口市场且遭遇外交孤立。但实际上,中国已为对美经济持久战做好充分准备。

虽然失去部分美国订单,但过度紧缩的货币政策与资源向制造业的畸形倾斜压制的内需潜力正在释放。习近平已转向认真提振国内消费。

“美国对中国工业原料的依赖程度是中国对美国零部件依赖的三倍”

中国同样能适应没有美国进口的日子。五年出口管制已使其在非美技术制造领域取得长足进步。

尽管市场存在担忧,但中国无需大幅贬值本币即可维持稳定。北京已小幅放松人民币管制以缓冲关税压力,可能允许汇率再跌1%-2%。但有力的需求刺激政策将吸引资本流入,支撑汇率企稳。

反观美国,对中国消费品征税推高通胀压力,其对华工业原料依赖度竟是中国的三倍。原材料涨价已开始抑制企业投资。

若特朗普对华新贸易战旨在迫使北京臣服,最终只会收获挫败。中国能用宏观政策解决需求问题,而美国面临的供给冲击与潜在滞胀,唯有经济体制变革才能化解。

本文作者为龙洲经讯研究主管及创始合伙人

英国《金融时报》

美中贸易博弈呈现戏剧性转折,特朗普的关税武器因市场反噬与权力边界显露颓势,中国则通过内需激活与供应链调整构筑防御工事。这场较量本质是经济韧性的对抗——依赖政策工具箱的中国与受制于体制缺陷的美国,正在重写全球化时代的危机应对范式。

给TA喜欢
共{{data.count}}人
人已喜欢
国际新闻

维克托·什韦茨警告:新一轮关税乱局恐引发"雷曼时刻"

2025-4-14 9:00:25

国际新闻

美青少年被控谋杀双亲 密谋刺杀特朗普计划曝光

2025-4-14 10:25:29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