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六月,墨尔本郊区一条街道因四人吸毒过量死亡事件震惊全城。 (ABC新闻:斯蒂芬妮·费里尔)
验尸官法庭近日披露,去年布罗德梅多斯一处民宅内四人因过量吸食硝氮烯类毒品身亡的细节。
法庭助理律师苏珊·洛克描述,比克内尔街房产的邻居科里·刘易斯在6月24日晚8点左右首次试图叫醒屋内人员,却不知他们已在17小时前死亡。
刘易斯是17岁受害者阿卜杜勒·埃尔·赛义德的叔叔。他以为屋内两名住户迈克尔·霍奇金森和托马斯·韦尔周末吸食了冰毒正在昏睡。

当局在四人死亡近一天后才得以进入房屋。 (ABC新闻)
在家属朋友忧心忡忡地来访仍无人应门后,刘易斯取来小号吹响,随后翻越侧院围栏,透过厨房百叶窗缝隙看见侄子的身影。
“刘易斯看见阿卜杜勒靠着食品柜坐在地上,嘴角有白沫,”洛克女士陈述道。他砸碎窗户后发现侄子、霍奇金森、韦尔及韦尔女友卡莉·莫斯的尸体。
现场毒品溯源
警方凌晨2点后抵达现场,在厨房台面发现盛有”米色粉末”的碟子。洛克指出:”死者身旁凳子上卷曲的外币纸币显示,他们通过鼻腔吸食了该物质。”
霍奇金森的短信记录表明,他以为自己购买的是摇头丸和可卡因。案发前日,他曾在加密通讯软件Signal上联系昵称”TryMe”的毒贩。

警方发现霍奇金森通过Signal应用购买毒品。 (Unsplash:appshunter.io)
实际获得的却是含致命剂量硝氮烯的混合毒品,其毒性为海洛因的百倍。尽管掌握线索,警方至今未逮捕任何嫌疑人。
阿片危机催生硝氮烯泛滥
维多利亚州法医科学负责人迪米特里·杰罗斯塔莫洛斯作证称,硝氮烯类合成阿片剂致死案例呈上升趋势:2021年2例,2022年5例,2023年9例,2024年7例。
这种毒品源于美国阿片危机,犯罪集团为降低成本将其混入其他毒品。本案涉及的硝氮烯可在数分钟内引发呼吸抑制、缺氧直至死亡。

当局表示犯罪集团为节省成本将硝氮烯掺入其他毒品。 (南澳警方供图/资料图片)
“这些是真正的致命威胁。“
家属追忆受害者生平
霍奇金森的姐姐在声明中提及弟弟4至14岁期间遭受的身心虐待:”童年的创伤让他长期处于应激状态,这成为后来染毒的重要原因。”但她强调弟弟”总能让人笑到肚子疼”。
莫斯的父母回忆女儿是”幽默善良的孩子”,喜欢在丛林徒步时模仿大卫·爱登堡。他们痛心表示女儿接连目睹祖父患胰腺癌去世、侄女白血病离世后,”沦为多重悲剧的牺牲品”。
阿卜杜勒的姑姑法蒂玛含泪表示,侄子若知毒品掺有致命成分绝不会沾染:”他并非轻生之人,人生充满希望。”她希望这起悲剧能警示社会:”人们吸毒往往是为了逃避难以承受的痛苦。”

案发十个月后,尚无嫌疑人被捕。 (ABC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