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矿产需求激增 各国政府却难破产业困局

关键矿产需求激增 各国政府却难破产业困局

澳大利亚关键矿产储量丰富,但开采销售面临挑战 (ABC西南澳分台:Anthony Pancia)

“关键矿产”一词成为本周大选焦点,工党承诺建立国家”战略储备”。对普通民众而言,这个充斥着锂、钒、锆、钨、钼等专业名词的议题,听上去像场高中化学考试。

尽管技术门槛高,经济逻辑却简单——这些支撑新能源车、AI和军工产业的元素全球抢手。但尴尬的是,坐拥丰富资源的澳大利亚在全球市场占比微乎其微,中国掌控着三分之二的供应链。从刚果(金)收购粗钴到精炼加工,中国在关键矿产领域形成全链条优势。

这种垄断地位带来战略风险。2010年中日外交风波时,中国就曾切断稀土供应。即便没有政治因素,单一主导的市场也充满变数——中国可通过调控产量影响价格,而脆弱的供应链随时可能断裂,这让投资者对澳洲新矿场望而却步。

为此,澳大利亚政府近年持续加码补贴。莫里森政府设立的40亿澳元关键矿产基金,被工党追加至50亿。新出台的生产税收抵免、国家重建基金等政策工具箱相继启用,最新举措是拟建立国家储备机制,通过政府采购为矿企兜底。

资源部长Madeleine King解释,储备计划既能稳定市场价格,又可增强澳洲对盟友的供应能力。但反对党讥讽这是”政策失败的遮羞布”,联盟党主张扩大关键矿产名录至铜、锌等品种,并质疑工党在美澳关税谈判中打”矿产牌”成效不彰。

值得注意的是,当澳大利亚试图向美日韩推销矿产时,这些国家自身也在布局供应链。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美国《通胀削减法案》都在扶持本土产能,全球竞赛已然白热化。

关键矿产博弈折射出全球供应链重构的复杂图景。澳大利亚虽坐拥资源禀赋,却面临市场垄断、投资风险与地缘政治的三重挑战。两党政策交锋背后,是如何在保护主义浪潮中寻找产业突围路径的战略困局。

给TA喜欢
共{{data.count}}人
人已喜欢
澳洲新闻

前自由党职员Bruce Lehrmann涉嫌图文巴强奸案再上法庭

2025-4-24 12:04:19

澳洲新闻

查特斯堡纪念一战"拒服兵役者"

2025-4-24 12:08:33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