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佛塔为1988年布里斯班世博会而建。 (ABC Asia: Sophie Johnson)
布里斯班的尼泊尔和平塔是全球仅有的三座海外尼泊尔佛塔之一。
德国建筑师Jochen Reier为建造它突破官僚阻碍横跨大陆,甚至驾驶满载木材的卡车穿越险峻的喜马拉雅山口。
如今这座佛塔已成为1988年布里斯班世博会最珍贵的遗产之一,矗立在南岸公园,成为连接澳大利亚与尼泊尔文化的桥梁。

Jochen Reier获得尼泊尔民众与国王Birenda支持开展该项目 (Supplied: Jochen Reier)
Jochen Reier对亚洲建筑的热爱源于在尼泊尔多年的生活经历。
当尼泊尔确定参加1988年布里斯班世博会时,Reier立即抓住机会为盛会建造佛塔。

建造佛塔耗费超百万工时 (ABC Asia: Sophie Johnson)
在当时尼泊尔统治者Birenda国王支持下,他启动了这项工程。
Reier坦言,由德国人设计尼泊尔佛塔的构想曾遭遇阻力,但他与当地民众合作确保了建筑的原真性。
160余名尼泊尔工匠与家庭耗时两年,在尼泊尔境内完成建造,累计投入超百万工时。

布里斯班佛塔原始设计草图之一 (Supplied: Jochen Reier)
Reier表示,传统佛塔雕刻建造需时两倍以上。
佛塔采用80余吨Terai森林木材建造,耗资数十万美元。
“我为此深感自豪…相信这是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Reier说道。
成品佛塔分装三个集装箱,经印度加尔各答运抵布里斯班后在南岸组装。
Reier称,这成为尼泊尔人民的骄傲,尤其对Birenda国王而言。
据Reier回忆,Birenda国王曾表示爱此佛塔如己出。
献给城市的礼物
1988年世博会开幕时,尼泊尔和平塔吸引数十万游客。
但展会结束后,佛塔前途未卜。

1988年世博会前夕媒体对尼泊尔和平塔的报道 (Supplied: Jochen Reier)
Reier建造时便希望它能永驻布里斯班,在市民努力下终成现实。
“世博会主席曾尝试将佛塔安置在昆士兰其他地方,”Reier说。
“护塔之友”发起请愿敦促州政府保留佛塔,1992年它被重新组装在现今位置——南岸公园河畔。

“护塔之友”组织发起保留佛塔的请愿 (Supplied: Jochen Reier)
“福佑”之塔
对布里斯班尼泊尔社群而言,这座佛塔不仅是纪念碑,更是家乡的象征。
昆士兰尼泊尔协会副主席Sambhu Gaishe称佛塔是”福佑”。
“看到它让尼泊尔人倍感温暖,仿佛瞬间回到故乡,”他说。
“当父母来访时,这是我们必去的标志性地标,他们总会眼前一亮。”
2007年移居澳大利亚的Gaishe表示,佛塔已成为当地日益壮大的尼泊尔社群文化锚点。

Sambhu Gaishe任昆士兰尼泊尔协会副主席 (ABC Asia: Sophie Johnson)
他表示雕塑与结构与尼泊尔本土所见完全一致。
“非常原汁原味,”他说。
“置身其中会忘记身在异乡。”
虽然建筑形制神圣,但并非传统宗教场所。
在尼泊尔,这类建筑通常供奉神祇并举行日常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