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llen Pinkstone与Aiden Dempsey与他们夭折的婴儿Sage共度珍贵时光 (供图:Ellen Pinkstone)
警示:本报道包含与死产相关的信息与图像
对于Ellen Pinkstone而言,失去死产婴儿是心碎时刻。而随后发生的事让情况雪上加霜。
2023年9月,23岁的Pinkstone女士在新南威尔士州中北海岸的Port Macquarie Base Hospital产下儿子Sage。产后三天,她与伴侣Aiden Dempsey在医院恢复期间与死产的儿子相处。她表示,医护人员的”创伤性且令人痛苦”的处理方式加剧了这场噩梦。

Pinkstone女士就改进死产与丧亲关怀政策与医院管理层会面 (供图:Ellen Pinkstone)
当Pinkstone只想见儿子最后一面时,一名工作人员的话深深刺痛了她:”她说要去停尸房取’那个东西'”。
更令人痛心的是,Sage被装在带提手的黑色袋子中送来送去。”那个黑袋子紧紧裹住他脆弱的身躯,被提走时来回晃荡,毫无尊严。”她回忆道。
“我们被独自留在病房,听着其他婴儿的哭声,感到如此不安、疏离,为Sage揪心不已。”
如今Pinkstone呼吁加强丧亲支持与医护培训。澳大利亚每天有6例死产,每年影响超2000个家庭。

Blair Whitechurch表示,作为助产学生首次遭遇死产时完全手足无措 (供图:Blair Whitechurch)
助产学生疾呼加强培训
43岁的Blair Whitechurch从未料到自己作为助产学生的首次接生会成为人生最创伤的经历。这位两个孩子的母亲虽熟悉分娩,但2022年3月协助接生的39周死产女婴Rose让她彻底崩溃。
“我做了所有错误反应——呕吐、昏厥,凌晨四点回到家后痛哭失声。”她坦言当时的培训完全未涉及死产应对。
“我深感对那位母亲的情感冲击毫无准备,也完全不知如何支持她。”

Whitechurch女士热爱助产士学业 (供图:Blair Whitechurch)
作为培训要求的30例接生中的首例,Rose的死产暴露了教育体系的缺陷。澳大利亚护理助产联盟战略负责人Jasmine Kirk证实,学生获得的丧亲培训”可能仅是一张幻灯片或在线课程中的一句话”。
“最低限度”的培训现状
从业20年的助产士Eliza Strauss在全国开展独立丧亲培训,她发现许多医疗工作者坦言不知如何应对死产。”往往只是一小时讲座或观看视频,现状多年未变。”
2020年联邦政府发布的《国家死产行动计划》虽提出制定丧亲护理指南及教育计划,但卫生部发言人表示,强制培训需由各州及院校决定。目前政府正制定产后护理新指南,涵盖妊娠丢失后的哀伤支持。

Sage出生于2023年9月1日 (供图:Ellen Pinkstone)
医院推行新政策
投诉后,Port Macquarie医院承认护理缺陷并道歉,现已改用带轮婴儿床替代便携袋,改进丧亲关怀。中北海岸地方卫生区发言人表示将持续完善个性化服务。
Pinkstone虽肯定改进,但创伤犹存:”最痛苦的并非儿子死产,而是遭受的恶劣对待。我们需要的哀伤支持根本不存在。”
研究揭示父母需求常被忽视
最新发布的全国早期妊娠丢失治疗指南试图改善现状。死产研究卓越中心指出,丧亲父母的需求常被忽视,临床人员缺乏操作指引。尽管墨尔本皇家妇女医院等机构设有专门哀伤支持,但整体仍有不足。

Nicola在2024年产下健康女婴Winter Rose,距死产Rose已两年 (供图)
2024年,当Whitechurch协助曾经历死产的家庭迎来健康女婴Winter Rose时,喜悦冲淡了阴霾:”那天产房充满欢欣,我们不断谈起Rose”。这段圆满经历让她在兼职学业中重拾力量:”见证他们圆梦实在太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