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战中未能归来的Tom、Jack和Keith Eddison三兄弟 (图片来源:Australian War Memorial)
在堪培拉的街头巷尾,散落着斑驳的纪念铭牌与路标,默默诉说着一个移民家族参与建设首都的悲壮往事。
这些易被忽视的印记,记录着Eddison家族三兄弟在那个命运转折的月份里发生的故事。

Walter Eddison曾参加加里波利战役,并在法国遭遇毒气攻击后幸存 (图片来源:ACT Heritage Library)
英国人Walter Eddison在一战中历经加里波利战役与毒气袭击幸存后,1919年携妻子与三子三女在堪培拉郊外300公顷的土地上安家。历史学家Anthony Hill在其著作《以国家之名》中写道:”当时的堪培拉还是牧羊之地,Eddison家族到来时,这里才真正开始建设。”
二战的爆发中断了首都发展进程,也改变了这个家族的命运。三个儿子相继奔赴战场:Tom与Keith成为飞行员,Jack加入第2/20营。

从红山向东眺望Woden山谷,中央可见Woden公墓,右侧为Yamba地区 (图片来源:Archives ACT)
前线噩耗
1941年,家族接到Tom在空袭德国返航时被击落失踪(可能已阵亡)的消息。Hill回忆道:”整整两年,家人都活在Tom生死未卜的痛苦煎熬中。”1943年5月,最终确认Tom已在荷兰安葬。

1934年Tom离澳前,Eddison家族在Yamba农场的骑马合影 (图片来源:Anthony Hill)
命运五月
几乎同时,《堪培拉时报》报道Keith在”给予日占区最沉重打击”的行动中表现英勇。但就在Tom死讯确认数日后,Keith也牺牲在新几内亚。此时家族收到了Jack从日本Naoetsu战俘营寄来的信件——新加坡沦陷后他被俘至此。

1943年4月,Keith Eddison在莫尔兹比港June Valley营地手持汤普森冲锋枪 (图片来源:ACT Heritage Library)

Jack Eddison在日本战俘营寄回家的信件 (图片来源:National Museum of Australia)
这封1943年5月的信件成为绝笔。同年6月17日,Jack因肺炎离世——距Keith牺牲仅半月之隔。当1945年电话铃声在牧场响起时,Walter拒绝接听,他无法承受更多噩耗。”看见有人穿过牧场奔来时,他就明白了。”Hill说,”Jack永远不会回来了。”

1943年5月牺牲于新几内亚的Keith Eddison(右三) (图片来源:ACT Heritage Library)
战争真相
Hill认为这个家族的故事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本质”,但”他们以坚毅勇气继续生活”。如今在Eddison公园的战争纪念碑,仍铭刻着所有为国服役者的名字。

Eddison公园的战争纪念碑,纪念所有为国出征的将士 (图片来源:ABC News: James Tugw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