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nee Hayes在背部受伤后,从菜园劳作和写作中找到慰藉。(ABC Far North: Amanda Cranston)
当背部伤势打乱所有计划时,Renee Hayes原本”平凡”的郊区生活被彻底颠覆,不得不长期卧床。
“我曾是个活力充沛的30岁女性,转眼就从忙碌生活跌入长达半年的卧床状态。”她回忆道。在Atherton Tablelands牙科诊所工作的某个清晨,她因椎间盘突出在剧痛中惊醒。
尝试过无数缓解慢性疼痛的方法后,她最终丧失行动和工作能力。生活的骤变令她难以招架:”经历过慢性疼痛的人都懂,那种折磨如影随形,无处可逃。”

Hayes已出版三部小说。(ABC Far North: Amanda Cranston)
文字最终成为她的避难所。”我开始创作奇幻故事,主角生活在美丽森林里,让我的意识得以逃离现实。”没有笔记本电脑时,她仰卧着手写完成了自费出版的奇幻三部曲《边缘行者》初稿。
“在漫长康复期后,写作像是份礼物,让我觉得时光未被虚度。”如今已成为三本小说作者的Hayes表示,创作过程是种治疗方式,让她在疼痛中重拾快乐:”它助我度过身心俱疲的艰难时期,我不再感觉失去一切或遭受生活惩罚。”
写作避免创伤内化
昆士兰大学创意写作系导师Edwina Shaw对此并不意外。这位作家指出,写作的治疗价值远超传统日记:”它通过艺术创作将痛苦、创伤或失去转化为美好事物。”
研究表明,手写过程能平复身体状态,抑制压力系统,而创造力则是”迷走神经的天然镇静剂”。Shaw强调写作能防止内化愤怒等强烈情绪,这些常伴随悲伤或创伤经历。”我们需要抽离生活困境,重构思维方式。”

Edwina Shaw教授创意写作,帮助学生创造自己的幸福结局。(Supplied: Edwina Shaw)
音乐创作治愈心灵
创作歌手Greta Stanley在2023年12月Far North Queensland洪灾中失去家园后深有同感:”写歌绝对是我疗愈过程的重要部分。”当时她正与自身免疫疾病抗争,同时筹备第三张专辑。
尝试过冥想、灵气疗法、心理咨询甚至通灵后,27岁的Stanley发现音乐创作最具宣泄效果:”当把迷惘低落化为歌词分享,引发听众共鸣时,那种感觉无与伦比。”这张探讨心理健康的专辑成为整理思绪的载体:”它将我脑中的嘈杂转化为有意义的表达。”
书写自己的幸福结局
Shaw指出,有效写作不必自传体:”不必直接书写创伤,可以把经历和情感负担赋予虚构角色。当现实过于沉重时,你可以创造人物…改变结局。”
Canberra寡妇Emma Grey在丈夫Jeff去世后采用此法创作小说。”我迫切想知道这个虚构角色能否走出阴霾,进而确信自己也能痊愈。”她坦言书写悲伤带来巨大安慰,是种宣泄过程。其哀悼期间创作的小说《最后的情书》仅在美国就售出十万册,成为众多丧亲者的希望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