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图标 澳洲唐人街

金牌学生是怎样炼成的?——分享培养学生领袖经验 | 澳洲唐人街

        <figure><img width="696" height="415" class="entry-thumb td-modal-image" src="//news.china.com.au/wp-content/uploads/2020/12/20201221212325-5fe0779da3b48.jpg" alt="" title="13GXL06_34633" /><figcaption class="wp-caption-text">中华文化学校学生吕毅清荣获《你好中文》比赛金牌,与评判及校长合照。</figcaption></figure>            

        新州教育部通知所有语言学校,过去大半年因为疫情影响而停课或改为网上授课的语言课程,可在这个学期回到教室,全面恢复面授教学。澳洲推广多元文化,鼓励学生学习第二语言,不遗余力。澳洲从1901年至1973年实行白澳政策,以独尊英语去排斥其他民族,但到七十年代推行多元文化政策至今,尊重及帮助弘扬各种民族语言,令澳洲文化多姿多彩。

根据2016年的人口统计资料,澳洲虽然高达72.7%人口在家中使用英语,但澳洲人说的语言竟然超过二百种不同语言,包括五十多种土着原居民语言。除了排行第一的英语,接着就是华语普通话、阿拉伯语、粤语(广东话)、越南话。

无财无势只靠实力

在澳洲教授和学习第二语言,除了语言本身之外,其实还在承传不同的民族文化。早前《你好中文》全澳吟诵朗读大会上荣获金牌的一名大学四年级学生,以及获得金牌的一名小学生,均为在下亲授门生,因此感触良深,想起培训学生的一点一滴一步一脚印。

荣获金牌的大学四年级学生,令我想起的是培训学生领袖的经验与教训。而荣获金牌的小学生,则让我感受不同民族文化的思想冲击。十多年前辞任两家学校校长一职,当时其实没有想过自行办学。感恩一群学生与家长,明白有心教好下一代的重要性,竟然不离不弃,提出自行办学。

财雄势大的话,可以一掷千金。学生人数众多的话,可以标榜规模。但在下无财无势,学生有限,只能凭实力去教导出精英学生,从公开比赛中取得成绩示人。创校九年,即使学生人数不多,却能够从平均每四名学生就夺得一项冠亚季军,到去年参加16项比赛夺得13项冠亚季军大奖。今年因为疫情影响,原来的公开比赛停办,改为参加另一项公开赛,我校3名学生参加个人比赛及1队学生参加团体赛,夺得两金两银,百发百中。

帮忙师长带动同学

今年在公开比赛荣获金牌的大学四年级女生,跟了我很多年,就是近年重新检讨培训领袖生计划下培养的优秀金牌学生。在过去安排教学旅行时,不仅懂得上前帮忙师长,还积极学习带动其他同学在旅行途中唱游学习,获圣佐治社区服务奖,以及教育部长奖。今年还成为我的助教,协助教学。

回顾过去培训领袖生,其实开始时大家都在摸索,不是一开始就懂。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多年前一次教学旅行中,随队的一名老师因为急事要中途离队,我开口请两名领袖生上前在旅行车中帮忙,但两名领袖生却不懂帮忙,只顾坐到车子後排听音乐和睡觉,把教学旅行当成悠闲游玩。事後进行检讨,更被两名学生讥讽「bullshit」(说废话)。

从那个时候开始,不得不重新审视,培训的应该是什麽样的领袖生?当时一名领袖生说,应该让学生轮流担任领袖生,而不是固定某两名学生担任领袖生去服务帮忙。问这学生认为哪位同学比较好,然後提议让那位同学取代其位置,却立即遭反对,甚至故意三番四次对「好朋友」进行「督背脊」(在背後搞小动作)!这样连好朋友也「出卖」,又是否领袖生好榜样呢?

当我请另一学生出来担任领袖生时,也遭原来的领袖生反对。在某些学生眼中,领袖生这个角色,原来是一个必须争夺据为己有的宝座,视为一种虚荣炫耀。个别学生为争夺这种虚荣,还很懂得用各种方式去「巴结」奉承讨好老师和校长。

善良比聪明更重要

与老师和家长讨论有关培养领袖生一事,发觉应该从一些比较文静、懂得爱心、不追求虚荣的学生中去培训领袖生。领袖生应该做到德、智、体、群、美,品德优秀是第一的,善良比聪明更重要,爱心高於一切。

今年在公开比赛荣获金牌的另一学生,其实去年已经在公开比赛中获得第二名。去年教导她上场比赛应该怎样怎样,但她上场却没有完全按照我的教导去做,其後评判就问为什麽没有做那些动作,这学生及其家长才恍然大悟原来我的教导就是评判的要求!但这学生打了一个折扣,仍然拿了第二名。

这学生今年参加公开比赛,由於她除了跟随我学习之外,还在本身公立学校上课,那边的老师为她安排了一个比较容易的选材去参赛,未知是否因为考虑她没有华裔背景?相反,我却挑选了一个难度较高,但却比较有特色的选材。

经过数月的训练,通过初赛及复赛,进入总决赛。其父母说,希望女儿把两间学校不同师长挑选的选材都拿出来。但是问题出现了,我听了另一边的选材,几乎完全听不懂是什麽。再让其他老师去看看,老师同样不懂。我建议家长去找那边负责的老师,但老师却放假去了其他地方。

家长问一对一教学

跟另一家长谈及此事,同样说不懂这学生的另一选材,但提醒如果再三跟这家长讨论选材,弄不好很可能闹翻,要做好最坏打算。几经考虑,到底是希望培养一个优秀学生?还是仅仅只是为了多收一个学生?我作了最坏打算,跟对方家长商讨,对方也真的有点「战斗民族」的「风采」,彼此「刀来剑往」。我忍不住对其家长直白:对不起,我只训练「winner」(成功者),不会训练「loser」(失败者)!

我没有出席观看这学生的比赛,要说的都已经说了,要教的都已经教了。学生是否听从我的教导去做,就任由学生自己去决定。比赛之後,这学生的家长兴高采烈地发来喜讯,说女儿拿了金牌!但由於曾经「刀来剑往」,这学生的家长见到我,表情是有点尴尬的。

然而,这学生家长其後忽然发来短讯问我,除了正常的中文班上课之外,能不能够为其女儿安排一对一面授教学?!

对於培训学生成为优秀的人才,事实上真的需要师长、学生、家长这三方面的互相合作,缺一不可。家长是孩子出生後的「第一个老师」,但自以为是的家长也往往可能成为孩子成长的「绊脚石」。这就是为什麽需要学校的师长,学校的师长是学生在学校的「家长、亲人」,能够从另一专业的角度去看到学生的问题,同样也想教好下一代!学生如果能够明白和合作,就可以事半功倍!

(欢迎读者意见回馈,作者电邮:DrLinBin@hotmail.com)

新南威尔斯大学政治学博士

林 松

    “唐人街”Fb每日分享澳大利亚精选新闻,让你随时随地知道澳洲最新 @玩乐、@移民、@生活资讯:https://www.fb.com/news.china.com.au/

【欢迎新闻爆料,洽谈合作!】微信订阅帐号:news-china-com-au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