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图标 澳洲唐人街

澳大利亚 – 专家建议城市女生嫁给农村“剩男光棍”解决婚姻问题,引发暴怒(组图) | 澳洲唐人街

这次过年好像各种催婚蛮多的,好像和往年相比特别严重?我们已经看到N多网友都被催婚了。

然后呢,关于这个结婚的话题也在网上形成一个很热门的讨论,这个大家都知道了,然后,事情来了。

新华社也就这个“催婚”的话题发了一篇调查。主要是针对农村的。这是原文:

文章一开头就提到了这个催婚的问题:

就文章来说,没有任何问题,一篇非常好的文章。

主要说什么内容呢?

就是“新华视点”记者在山西、河南、湖南等地走访发现,不少农村大龄男青年面对这道难题更加“尴尬”。

在一些农村,娶妻必备的车、房、彩礼等新“三大件”花费竟然飙涨到上百万元,结婚已成为部分家庭的沉重负担。现在情况已经到了什么地步?根据文章的报道:

1、结婚费用高达百万。

2、未婚光棍已经到了每10户中就有一户。

这个百万是怎么来的?大概是这么算的:

城市结婚要房子我们懂,但是农村结婚怎么也愁房子?不是自己可以盖吗?

新华社的报道中告诉我们,现在行情不一样了,年轻人都不愿意住农村,这是在湖南岳阳的情况。

然后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农村女少男多!

河南省郸城县前刘楼村党支部书记刘来利说,村里有500多户人家,23岁到32岁的未婚男子有44个,而适龄的未婚女孩只有32个。

女孩少是当地农村大部分男青年结婚难的主要原因。

这是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简单来说一句话,越是年轻人,女孩越是少,男女比例越悬殊。

这不仅仅是一个村的问题,换一个村也是一样,更可怕的是连残疾女孩都能嫁出去,但是残疾男人想娶老婆就别想了。

还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城镇化带来的效应。

农村的女孩可以比较轻松的嫁给城市男人,从目前婚姻市场上看,还是男方普遍要比女方“高配”一些,但是反过来就不行了,农村男人娶城市女生的概率太低了太低了。

还有一个显着的问题就是彩礼。这是新华社文章采访到的最新彩礼“行情”,基本都是十几万起。

注意,城市的同学可能是不理解彩礼的,这个不是图个吉利哦,很多农村的彩礼是“直接给女方父母且不返还给孩子们的”,可以粗俗的理解为“给对方父母的买断女儿费用”。

彩礼可以说是结合了上述的几个原因造成的“综合情况”,根据我们找到的一个庆阳的过去几年的采访,当地对于女性的要求已经降低到了极致,只要女性有生育能力就行,其他的根本不看了,等于直接“买”一个生育机器回来。

庆阳这种曾经的贫困县要的彩礼达到了20万。我们第一次看到了“卖”这个词语:

当地攀比的风气非常严重:

彩礼在不断的攀比中水涨船高:

甘肃正宁的一个所谓叫做“人市”,并非人才市场的意思,而是专门是一群婚恋中介在交流当地的青年男女信息。

就在这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地方,很多男女的信息在这里流转。

当地似乎很难看到“恋爱自由”的影子。

当地的男女比例已经形成了一个倒挂,没多少年轻女性了,都是男的。

也就是说,从数年前就开始一直到昨天新华社的报道,女少男多的局面一点都没有改善,反而更严重。

我们一丝一毫感觉不到任何的“结婚要谈感情”这种事情,在当地,似乎一切都是以物质条件为基础,物质条件合适了,几天就能完成一桩婚事。

当地“抢老婆”已经到了什么地步?20万彩礼你答不答应?你不答应?人家25万直接“拿下”!

我们第一次看到如此赤裸的用结婚彩礼去“卖女儿”的现场。

而且这个钱每年都在涨。很多婚姻媒人如果双方看中的,条件答应的,就当场“付钱”了,我们都傻眼了,这还把女人当人?当成货品在卖?

当地村民小徐的父亲诉苦,现在娶个媳妇至少要30万。

而他们家里在当地不算穷,一年也就5~6万,30万就是不吃不喝6年才能攒齐。

而他接下来的话更是让人感叹,当地几乎都在借钱娶老婆。

我们也是第一次看到因为结婚彩礼而去向银行贷款的事情。

根据当地一位最资深媒人的观点,现在当地男方已经没有挑选余地了,因为女孩子太少太少了,只要身体健康,是个女的就行。

而且我们也再一次如此赤裸的在当地媒人嘴里听到了“卖”这个如此触目惊心的词语!

原来当地嫁女儿=卖女儿!由此而来的恶性竞争更是大大增加了彩礼的数目。

彩礼变成了一种变相的卖女儿的形式!

一般人家里的女儿“卖不出好价钱”是要被人笑话的。

当地的一个女孩子可以在父母的授意下,在已经和一家男性达成初步意向的情况下再继续和其他男性相亲,以期“卖个好价钱”。

我们看了真的瘫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完全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所谓的“感情基础”似乎在当地根本不值得一提。

更让我们感觉害怕的是,新华社昨天发出的报道,而央视早在8年前,也就是2013年曾经曝光过这种情况,也就是说,8年来毫无改善,相反可能还更恶劣:

根本找不到老婆。光棍现象多严重?根据一个央视专题,12个男人,10个光棍。很多女孩子出去打工后就不再回家。

连当地村民自己都承认,当地严重的重男轻女造成了目前“光棍”一大把。

10年前,当地的彩礼就已经达到了6~7万,随后每年疯长。

这个数字对于当地来说就是天价。当地也直言,没钱根本“买不到”女娃:

面对记者的质疑,为何用“买”字?解释是当地的风俗习惯,就是买卖。

对于当地的女性来说,只要不是傻子,能生,是个女的就行,真的让我们不寒而栗!

更让我们感觉到可悲的是,连当地的女性自己都觉得“自己应该卖个好价钱”。这是甘肃陇南过去贫困县的三观:

而当地的很多人家如果生了一个儿子,拼了命的也要生一个女儿。

为何?为了让自己的儿子能够取到媳妇,用“卖女儿”的钱来保证儿子娶媳妇,女儿就变成了儿子“赚钱”的工具,甚至有时候“卖一个女儿养2个儿子”。

我们看到这里真的心里五味杂陈!

这是媒体报道的甘肃宁县当着大众的面“缴纳”14万的彩礼。

女方心满意足的把钱收好之后,女儿就不管了,就跟着男方走了,随便男方家里如何对待,女方家里也绝不再管。

这个14万还不算多的,甘肃宁县作为当时曾经有名的贫困县,在另外一个结婚典礼的新郎那里得到了惊人的19.2万的数字。

攀比的结婚就是导致彩礼疯狂的上涨。

当地的很多男性根本结不起婚。

当地也有所谓的“人市”,根据当地媒人的解释,其实就是“卖人市场”。通过当地媒人的介绍,很多女方家里,20万左右的彩礼已经不够看了。

另我们咋舌的是,面对如此贫困的一个地方,有些家里条件苛刻的连彩礼+车+楼房可以达到100多万!也就是说,新华社报道的100万其实早就存在了!

另外一个采访中,一个大哥说自己家里两个儿子,正常情况下结婚就得七八十万。

而现在的彩礼已经达到了25万左右。

而最近的一些采访中,甘肃普遍彩礼比较高,这位女生是张掖的:

前面提到的庆阳也高:

一个媒体采访庆阳一位衣着时尚的女生,我们以为这样年轻的女性,也认为男方必须得掏出彩礼才行……

最终各种开销,房子不算,起码男方她认为必须要拿出50万,弹幕已经怒了:

这个彩礼本身的性质不仅恶臭,更是产生了相当大的社会问题。

央视采访的这一家有2个儿子,甚至打算借高利贷来结婚。

为了让儿子娶到老婆,已经走向了极端。

根据他们家的描述,当地的彩礼大概是24万。

当地的村民普遍都把“卖女儿”当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当地的村支书也是非常的无奈。

而少部分女孩子刻苦学习,一直在城市里读书,已经养成了比较成熟的三观和逻辑思维,认为这种形式绝对是一种恶俗,也尝试过和家里反对,但是完全无效。

当地的彩礼价格是多少呢?也是接近20万了。

我们前面说的因婚致贫就是在这里看到,我们万万没有想到,国家给这些曾经的贫困县的扶贫资金中十分之一竟然用来解决这种事情?

我们真的觉得恶心+难受,这种地方的这种所谓的“贫困”,让其他地方的资金来扶持,结果扶持的不是帮助这些贫困人们怎么去通过劳动改善生活,而是先去给一帮光棍娶老婆???

怪不得那么多地方扶贫扶了多年还是贫困!钱都给人贷款去娶老婆了?还怎么发展产业???显然,这个陷入了恶性循环,央视在2016年,也就是5年前的《聚焦三农》专门出过3集讨论这个问题:

记者去了广西融水县东阳村:

记者问当地的大龄男性光棍:

人口学专家统计的结果是这部分农村的男女比已经达到了120,这是一个极为不正常的数字,一般正常的是103~107。

120什么概念,120个男性对应100个女性,也就是无论怎么说,也有20个男性娶不到老婆。而在当地,更可怕,30岁以上男性未婚的达到200多个。

专家的估算是中国起码有3000万男性娶不到老婆。

当地村委会主任也是很着急:

主要原因除了女少之外,就是穷:

这是他家的情况。

如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新华社的文章中给出的结论的重点还是在于要破除风俗习惯,很多“高成本”其实都是来自于当地的民俗,部分专家给出的意见还是靠谱的:

但是为什么这个事情会忽然在网上爆议?因为其中有一位专家针对上述的情况提出了一条“独辟蹊径”的建议!

这个“思路、对策、有效措施”是什么呢?让“城市女孩”和“农村大龄男青年”结婚,真的,别不信,这是报道原文截图:

这条建议也上了热搜,达到了过亿的阅读量。

其实我们前文已经把农村为何男性娶不到老婆的原因说的很清楚了。

1、穷。要么是因病致穷,要么是好吃懒做。

2、风俗让人更穷。结婚各种要价越来越高。

3、女少男多。一方面是当年“只要男娃”的封建思想作祟,一方面农村女青年大量输出给城市男青年,一去不回。

而专家明明知道问题症结所在,却依然提出让这些“农村剩男光棍”去娶城市女生,引发网友暴怒:

很多农村女孩子都看不下去了:

很多网友尖锐的指出,城市女性“单着”和农村剩男光棍娶不到老婆完全是两码事,怎么可以混淆。

有网友忍不住讽刺:

我们不知道到底应该如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显然吴专家的话遭到了强烈的反对,可能是误解?他的本意是发展经济后再输出?但是我们不要小看了这些专家的话,往往有一些论点日后会成为现实,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着方,可联络。

“唐人街”Fb每日分享澳大利亚精选新闻,让你随时随地知道澳洲最新 @玩乐、@移民、@生活资讯:https://www.fb.com/news.china.com.au/

【欢迎新闻爆料,洽谈合作!】微信订阅帐号:news-china-com-au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