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border="0" src="https://news.china.com.au/wp-content/uploads/2021/02/20210224021831-6035b77783fcc.jpg" style="margin-left:auto;margin-right:auto"/><br />
美国德州2月15日以来因冬季风暴而起的大断电至今已大致结束。从黑暗和寒冷中重回「文明」之后,不少人都马上被再次「惊吓」:他们的电费帐单竟然可高达数千美元。在电力供应严重短缺期间,德州电力批发价急升一百倍,其州定的最高每兆瓦时(MWh)9,000美元的订价,更将每度电价格提高至9美元,是一般电价的数十倍以上。
一般市民之所以突然会遇上天价电费,是由于德州独有的电力市场所致。
规管松散的低电价市场
德州是美国本土有陆地相连的48个州份中,唯一一个拥有与其他州完全隔绝的独立电网的州份。由于该电网没有跨过州与州之间的边界,联邦政府并无监督权,使得崇尚自由市场与小政府的德州可以「自把自为」。
电力市场传统上是一个由纵向整合企业主导的市场,从发电、运送到零售都由同一家公司一手包办。到1990年代,以打破垄断、引入市场竞争压低电价的改革却逐渐成为主流,当中又以德州走得最前。
相较于美国西南州份对其电网「供电稳定性」的规管,以及东部电网其13州联网下的「供电能力市场」,德州的电力消费者只需要为他们所用的电力付费,而不必经政府管制在其电费中为电力基建和产能发展付款,也不必向电力供应商购买未必用得上的剩馀电力供应。因此,德州的平均零售电价比全国水平低五分之一,亦比规管较严的加州低近一半。
美国德州停电:美国德克萨斯州(Texas)奥斯汀(Austin)居民玛丽亚称,他们家自2月15日起便停电,图为她16日上午在车内取暖,当时这部车停泊在家附近。(AP)
百家争利的高度竞争
这种低电价除了是松散规管的「节省」之外,也是其电力市场高度竞争的结果。负责监管德州电网的德州能源稳定委员会(ERCOT)一直营运一个电力批发竞价市场,由发电企业提出其供应电力的售价(普遍以每个小时的电力供应区隔),而ERCOT则以该段时间内预期内的电力需求为标准,从最低的开价者起向上计算,直至满足需求为止。由于未有被选中的发电商将失去其盈利唯一途径,因此这个竞价市场有助压低电价。
另一方面,人口约3,000万的德州有近300家电力零售供应商,从批发市场买得电力之后再以不同方式向消费者兜售电力。由于竞争激烈,零售商都各出奇谋去争取客户。一些企业采取定额收费制,因此其用户的电费不会因为电力批发价的急升或急跌而有即时的变动;然而,另一些企业为了以更低价格引吸客户,就采用浮动定价,使用户能在供应充足的大部份时段获得更低廉的电费开支。
综合媒体的报道,不少公开自己天价电费单的德州市民都使用一家称为「Griddy」的电力零售商,后者创办于2017年,以10美元月费换取用批发价计算电费作招徕,目前有近2.9万位客户。公司在电力批发价急升之际已通知客户呼吁他们即时转用其他定额收费的电力零售商,然而当中过程须时,不少Griddy用户已用上了极高批发价的电力。
相对于Griddy将电力批发价波动的风险转缘到消费者身上,使用传统定额电费的电力零售商在这一场冬季风暴之中损失惨重,因为他们不能马上将其高额购入电力的开支转化成客户的电费。在德州有经营零售业务的加拿大企业Just
Energy日前就表示德州断电风波对其流动性可能有实质打击,并威胁其继续经营的能力——以每兆瓦时9,000美元的最高电价推算,Just
Energy总损失可高达2.5亿美元,可是其公司市值只得约2亿美元。
一场严寒断电风暴,除了为一般民众带来灾难,也是企业的决胜战场。
价格机制取代政府规管
上文所描述的德州电力市场,可算是经济学上奥地利学派的现世典范。为纪念该派经济学家冯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而成立的新古典自由主义智库米空斯研究所(Mises
Institute)曾刊登文章批评政府阻止公用事业之中的竞争,当中就引述奥地利学派领袖之一海耶克(Friedrich
Hayek)对于价格机制的想法。
曾经主张让货币去国家化、由各发钞者自由竞争的海耶克认为,价格机制能够使一个参与者都没有全面资讯、完美认知和单一价值尺度的市场有效运作,因为价格是所有参与者作出合适经济行为所需要的资讯。这在德州电力市场之中可谓体现得几近完美——假设占德州发电超过20%的风力发电因天气原因而受损,即使这个具体资讯未能广泛流传,其他发电商也能在电力批发竞价市场的价格中发现价格上涨,从以出于私利以增加供应作合适回应。
美国共和党的会议中有销售印有海耶克(左)头像的T恤。(Getty)
在外界经常担心自由市场无法解决的长远投资问题上,德州也以价格机制去解决。经过2011年和2014年两度严冬影响电力供应后,ERCOT早就为发电商提供应对严寒天气的指引,然而ERCOT并没有权力强制发电厂将其机器设备提升到能预防严寒的级别,它就以价格机制企图达成此一目标。
ERCOT将最高电力批发价定于9,-000美元之高(比正常价格高超过180倍)的其中一个目标,就是希望以一年可能只得几天严峻天气的极高电价,去吸引企业自行加大其相关投资,以赚取此潜在丰厚收入——当愈来愈多企业作出投资,严寒时候的电力供应自然会提升,那麽除了电力供应能够得到保证之外,民众要额外付出的电费也会相应下降。
然而,由于电费价格没有包括鼓励企业长远投资、没有包括剩馀电力以备不时之需的成分,加上风能和太阳能快速扩张压低电价,发电商要为「一年最多只有几天」的特殊情况作出巨额投资往往是一场赌博。赌博当然有可能会带来巨额利润(例如本次在断电期间仍有剩馀电力或发电能力的供应商),但这个选择的另一方却是走「安全路线」,尽力压低资本开支,以最大化日常卖电的利润。
资本短视的代价
这次一度使400万人在气温低于冰点之间断电断能的灾难,似乎显示出愿意作此赌博的企业尚远远未足。此状况也突显了政府无为之下的资本短视:根据2011年的预估,将德州三分之一的天然气田改装成能预防寒冬的标准,将需要17.5亿美元的投资;相较之下,德州油气产业单在去年的税负和特许权费用的支持就高达139亿美元。
当然,海耶克主义的支持者会认为这次灾难正正是是价格机制正常运作过程的展示。当企业看到能在灾难中能以极高价格卖出电力、赚取极高利润的行业竞争者,他们未来也定将会加大在这方面的投资。
这也许没有错。然而,大概没有人会认为,为了以价格机制来达至政府规管早已能达至的目标,这次德州断电灾难所造成的人命伤亡和苦难,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更重要的是,德州的电网监管当局早已知道将电力供应安全提高至能够抵御极端天气的水平是必要之事,然而自由市场的资本却没有「看见」其必要性——直到这次大断电为止,而断电本身却并非任何由价格所反映出来的资讯。
这让人不禁反思,到底人们应否尊重所有不同的「价值尺度」,任由市场机制去作决定?抑或是,有一些显而易见的价值——例如预防极端天然灾害的基本投资——是有超越自由市场运作的绝对性,值得以公权力介入的方式去规管和执行?德州断电灾难的例子已给了我们一个明显的答案。
“唐人街”Fb每日分享澳大利亚精选新闻,让你随时随地知道澳洲最新 @玩乐、@移民、@生活资讯:https://www.fb.com/news.china.com.au/
【欢迎新闻爆料,洽谈合作!】微信订阅帐号:news-china-com-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