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这个问题,想学到一些辩证法和心理学,很好的例子不是么。
希望大家不要再纠结洗干净了可以用,少数不能代表大多数,这个问题的想要得到的回答是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理,而不是,洗干净的碗到底能不能用。
这个问题还可以引申出人为什么会对屎厌恶,是怎么产生,什么时候产生的这种心理。
大可:
今天和老婆一起出去吃肥肠面,看到碗里肥肠,突然就想到这个问题。
然后我就开始了我的表演,给老婆讲装屎的碗和装屎的肥肠,顺便不经意地提起我在知乎学到的“锚定效应”等名词,还有诸如碗去装屎是烈女失贞而肥肠洗净是浪子回头什么的,以示我思想的深度。
没想到她完全没有被我深刻的思想所折服,在淡定地吃完一截肥肠后,她实名反对我的观点,一如既往地表示我说的都是屁。
她又挑起一根肥肠,指着它说,为什么我们明知道它装过屎,还要费这么大力气把它洗干净,去除味道,做成食物?
那是因为它好吃啊,所以它值得啊!
为什么碗装过屎就不要了?因为现在碗便宜啊,几块钱的东西,丢了就丢了呗。随便换个稍微贵点的东西,比如手表什么的掉进马桶了,不是照样捞起来继续用吗?
还什么烈女失贞浪子回头的,如果村里只有一个女的其他全是光棍,管她失不失贞都照样一堆人当舔狗;要是那个浪子就是个偷鸡摸狗的隔壁吴老二,他回不回头谁会在乎?
然后她总结陈词:只要你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就算你还有一堆毛病,大家也会想办法原谅你帮你改进;可如果你可以轻易就被取代,那你只能祈祷不要犯下一点点错误。
我一如既往地迅速败下阵来,开始低头默默吃面……
壮猫咪scofield:
如果一个女大学生兼职卖淫,你会说她堕落无比;
但是一个妓女用业余时间读大学,你会说她无比励志。
如果一个基督徒在礼拜的时候天天醉酒,你会觉得他违反教规
如果一个酒鬼业余礼拜,你会觉得人家心诚
好人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修成正果
坏人只要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
装过屎的碗,便不能再装食物
但是食物(大肠)和屎在一起,却可以吃
本质上的原因,是你首先把它当做什么。
你是一开始便把她当做妓女,还是大学生
是一开始把她当做基督徒,还是酒鬼
是好人,还是坏人
是食物,还是屎
你心理把它/她/他当做什么,就有了不同的预期。
便会出现不同的行为
这便是期望管理。
之所以装过“单纯的屎”的碗,已经不能称为碗,是因为已经大大低于我们的期待了。
而装过屎的大肠,还可以称为食物,是因为和我们期待“猪大肠可以吃”相符合而已。
同样的道理,为什么读到研究生和博士仍会跳楼?
明明他们已经比专科生、本科生好很多了啊,明明他们再差也比一部分人高啊。
因为没有达到期望而已。他们自己的期望,让他们无法接受。
他们觉得,研究生、博士应该是一个好碗,至少上面应该装着大肠
结果却因为外界是屎而难以下咽。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碗,装进去的东西可能是屎,也可能是大肠。
如果预期和现实反差太大,shit happens
碗便会碎,人就会跳楼
管理自己的预期,把屎当成大肠
洗洗便能好受得多
更新:改掉了一个审题
另外法学生应该对“故意毁坏财物罪”这个罪名的案例不会陌生
即使在别人的碗里撒尿大便,碗还可以使用,但是也算“毁坏”,因为心理上已经没有使用价值了。
某知乎用户:
明星美女在台上热舞,他们的肠子里显然存有一定量的屎,甚至宿便,这是客观事实。但是你看,大家并不恶心。
现场观众、粉丝们欢呼雀跃,无论男女丑俊,他们也存有一些屎。但是人们不厌恶自己,也不会因此厌恶彼此。
我们思考一下碗里的屎和大肠里的屎有什么区别……
唯一区别:碗里的屎,是拉出来的。
也就是说,在人类的意识中,拉出来的叫做屎。
没拉出来的,藏在肠道里,被俊男靓女细腻滑嫩的躯体包裹住,外面再罩一层精致服装。猪大肠里的屎只有屠夫能接触到,见到,闻到,我们食客以及厨师都接触不到。
虽然客观存在,但主观上不存在,那么人们就不认为它存在。
只有被拉出来,洗尽铅华,独立存在,坦坦荡荡的暴露在阳光下才被赋予屎的身份。
这样,虽然大家都存屎,但是明星还是明星,粉丝还是粉丝,大肠还是大肠,不会因存屎而恶心,等同于无屎。
碗中屎,是拉出来再盛进去,或者直接拉进去的,气味、色泽、形态一应俱全,那才是正儿八经,如假包换的屎,这才能在你脑海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每次你看到这只碗,大脑就自动调取这段回忆:发绿?那是吃了菠菜。有黑瓜籽?那是吃了西瓜。有西红柿皮?因为那玩意不消化。有韭菜?过年吃的饺子吧!自然是洗净了也不能拿它吃饭了。
最后,其实还是那些已经淡忘的考点: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高赞回答提到“锚定效应”,我认为是对的。但是具体到这件事,有点套不上。
因为调用这种参考系,需要人们对屎的存在有明确的意识。
而“碗屎”与“肠屎”一明一暗,人们对于后者的存在大多是无意识的,不会刻意联想明星的屎和大肠里的屎。
这不是人们的刻意回避,而是“明屎”与“暗屎”的特性所决定:
虽然都是客观存在,一个过于具体,另一个过于抽象。
“暗屎”,它是这样的低调,以至于对人们主观意识的影响微乎其微,也就不被放在参考系中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借助“暗屎效应”包装历史人物,制造出所谓“完人”、“千古完人”。或者将一个你不愿被群众知道的人物隐匿,进而掩盖一段历史……
有人说这是唯心主义……
请注意,人的意识完全是被屎这一具体物质所影响的。
屎抽象一点,对意识影响就小。屎具体一些,就对意识造成更深刻的影响。
这是物质决定意识。
某知乎用户:
首先:锚定效应。
一切都是相对的,
好与坏取决于参考系(锚定值),
好过参考系就是好,
不如参考系就是坏。
人类会根据经验不断总结事物属性,
抽象成一个个“认知锚”,
用于在事物间对比或观察本事物变化时做参考,
而且一切在潜意识底层运行,
安静到你发觉不了。
由于碗的锚定值是干净,
那么装过屎就是脏;
而大肠的锚定值就是装屎,
那么洗了就是干净。
从绝对来看,
洗干净的碗和洗干净的大肠
都很干净,
但由于锚定效应,
二者在心理上给人的感觉天壤之别:
一个优于认知锚,
一个劣于认知锚。
其次:历史观
要深刻理解锚定效应,
必须要说明历史观的问题。
比如把痰直接咽下去不恶心,
但吐出来再咽下去就恶心了?
为什么便盆和大肠日常都是装屎的,但洗干净后一个好接受一个不好接受?
是这样的,
人创造“认知锚”的机制很复杂,
不是孤立、机械地对单一时刻的具体事物进行加工,
而是很有历史观,
比如屎,
身体生产过程中的屎,
已经生成的屎,
从外界获取的屎,
虽然都是屎,都称作屎,
但由于处于不同的历史进程中,
被认定的内涵完全不同,
放在一起讨论,
从起点就已偷换概念了。
注意:
历史观≠历史,不是指事物在时间轴上不同时刻的内涵,而是在不同的历史进程中的内涵。
在体内生产中的屎,
和 已经创造出来的屎,
锚定不同。
但今天创造出来的屎
和明天创造出来的屎,
锚定相同。
也就是说,人对屎的历史进程的关键划分节点,是它离开屁眼的那一刻。
znp zzf:
1、替代性:你可以换一个没装过屎的碗吃饭,但你找不到没装过屎的大肠来吃。只要想吃大肠就得接受它装过屎,碗则不是必要条件。
2、视觉效果:装满屎血淋淋冒着腥臭热气的大肠和装了屎的碗拿到你面前说一会儿料理了装给你吃,很多人都接受不了的。很多食物我们其实都只接触处理完了的结果部分,如果从头到尾自己来处理,胃口都难说。我自己通一天小肠最后卤了吃,总觉得那股腥味隐隐约约,而且越看越像是人的肠子,最后竟然都倒了,而我明明比街上的洗得更干净嘛,可脑子里总是会萦绕一大盆生肠子的恶心模样,从那以后我还是把这活还给妈做。我真是不孝。很多食品加工小作坊处理间看完了也都倒胃口,用户只接触美团饿了么漂亮的成品图效果,也会下意识的认为整个原材料和加工过程都这么干净漂亮呢。
3、你吃大肠又不吃碗。
马丁.Success:
前者是好人犯错,后者是浪子回头。
好人犯错,人设必倒,浪子回头,魅力爆棚。
所以我总劝大家伙儿,在这个璀璨俗世,做人的底线一定不要设得太高了。底线越高,崩塌势能越大,一旦犯错,前功尽毁,永世不可洗白。
就像那个仅仅盛过一次屎的,在它一生99.9637%的时间里都干干净净的碗。就因为盛了一次屎,就再也没有机会做一个好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