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岁中国大爷造出2500年前鲁班凳,惊艳1000万外国网友…… 中国新闻 19年11月1日 编辑 (Louis Ng), 吳啟揚 取消关注 关注 私信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本文经授权转自:艺非凡 ID:efifan 锲而不舍, 才是极致。 鲁班再世 最近,一位中国农村大爷火遍外网, 一条十分钟不到的视频, 竟折服了1000多万外国网友: 原来中国功夫不止有武艺, 手上功夫更是撩人。 不用一颗钉子,一滴胶水, 仅靠着满是皱纹的双手, 就把一块平平无奇的整木, 变成了巧夺天工的鲁班凳。 通体没有任何金属构件, 看似松散却又不完全分离, 虽能自由打开闭合, 可没点智商还真拼不出一张凳子。 当看到凳子打开的瞬间, 一众网友目瞪口呆: “生平第一次看见这般高手, 感觉自己白活了28年”、 “简直就是鲁班再世!” 然而,当有网友赞叹“堪称中国宜家”时, 直接就有人在线科普了: “小老弟,你怕是高看宜家了吧! 这可是中国2500年前就有的技艺!” 谁能想到, 表面平实无华的中国农村大爷, 竟让无数外国网友钦佩不已, 随便亮出一个小绝活, 都是几百万观看。 61岁的他被网友叫“阿木爷爷”, 年轻时跟着师傅学木工, 只为了能养活家中嗷嗷待哺的弟弟们。 那时,他并不知何谓 “择一事,终一生”, 只知道, “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 谨记着“四不”, 拿起一锯、一尺、一木, 就是一生。 每当拿起工具, 开始制作着一个个奇异之物时, 聚精会神的模样, 如入无人之境。 不仅能造出鬼斧神工的鲁班凳, 也能做出如苹果模样的鲁班锁。 锯 钻 磨 很快,几根手指长的木条 跃然眼前。 看似简单的木条, 却处处都是玄机, 一凹一凸, 一阴一阳, 每一处都彰显着互补共生。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 阿木爷爷还徒手造出了 缩小版世博中国馆。 巴掌大的“中国馆”,即便是爷爷这样做了一辈子木工的老师傅,也耗去整整五天; 才造出这42个榫卯棱,4个榫卯柱,27道锁,1个榫卯基环环相扣的中国馆。 一环扣一环的智慧, 即便放在人工智能的今天, 依然毫不逊色。 一个个令人拍案叫绝的物件, 不仅是爷爷一生的经验, 更蕴含着近乎失传的技艺: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榫卯, 它是中式家具的精髓, 中式建筑的基础。 不论何时, 一丝一毫都马虎不得。 每一道工序、每一个部件, 都有专门的工具。 “天下从事者, 不可以无法仪”, 这份教诲,爷爷至今不曾忘。 没有电的年代, 一根细铁丝, 稍稍加工便是锋利的锯子。 连钻孔的工具, 也是最传统的手拉钻; 没有圆规, 拿着木条和钉子便能画出圆。 已过花甲之年的阿木爷爷, 早已是儿孙承欢膝下, 可他依旧一刻不闲着, 自己的一手绝活, 自是要给孙儿独一无二的童年。 火遍全网的小猪佩奇, 阿木爷爷不仅做出了一模一样的外形, 还是个“机械”版。 没有电池,没有钉子, 更没有与时俱进的工具, 它却走得不亦乐乎。 行走的机器人, 随波逐流的乌篷船, 载着孙儿的小木马, 高级的的泡泡机, 每个木制品成型后, 爷爷都不忘拿着砂纸 里里外外摩擦光滑, 再用最传统的方式抹一道油, 不仅为了美观, 更为了避免小孙子被木刺刮伤。 看着小孙子玩得不亦乐乎, 爷爷满心欢喜, 屏幕前一票网友却化身柠檬精: 爷爷还缺孙子/孙女吗? 谁能想到, 不过砖头大小的木块, 在爷爷手中竟然开出了花; 生活在乡野间, 心中自是还有一处僻静。 如果说, 小桥流水的诗意, 是他给自己的爷孙乐; 那, 明黄灯笼的浪漫, 自助驱鸟器, 就是他给村民的温暖。 似乎在他的手中, 就没有木头做不出的物件。 本是一件平凡的事, 只因做到极致, 便在平淡中熠熠生辉。 当我们在屏幕前啧啧称奇时, 阿木爷爷却告诉每一个人:“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换一个行业都要从零开始,换来换去一辈子很快就会过去。所以,干一行就要爱一行,要对这行感兴趣。 但是感兴趣不代表只有快乐,没有痛苦,如果你可以执着于自己认定的专业几十年,不断从痛苦中获得快乐,获得成就感,那才是真正的感兴趣。从一而终,也会使你的人生获得巨大成功。” 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的阿木爷爷, 并没有什么大智慧, 只是把自己的经历 凝结成了生活、职业的点点滴滴: 所谓追求的极致, 从不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而是锲而不舍, 终有一天,你的手中也能开出花。 给TA喜欢 共{{data.count}}人 人已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