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从中国国家航天局获悉,12月1日23时11分,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正面西经51.8度、北纬43.1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传回着陆影像图。成功着陆後,着陆器在地面控制下,进行了太阳翼和定向天线展开等状态检查与设置工作,将正式开始持续约2天的月面工作,采集月球样品,包括未曾被采集过的风暴洋土壤。
12月1日22时57分,嫦娥五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从距离月面约15公里处开始实施动力下降,7500牛变推力发动机开机,逐步将探测器相对月球速度从约1.7公里/秒降为零。其间,探测器进行快速姿态调整,逐渐接近月表。此後进行障碍自动检测,选定着陆点後,开始避障下降和缓速垂直下降,平稳着陆於月球正面风暴洋的吕姆克山脉以北地区。着陆过程中,着陆器配置的降落相机拍摄了着陆区域影像图。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和前几次探月任务相比,嫦娥五号任务最重要的目标就是“采样返回”。这是中国“探月工程”规划的“绕、落、回”中的第三步。
嫦五本次着陆地选择在月球风暴洋西北部,将会进行无人月球采样。据悉,中国这次瞄准的是采到公斤级样品。
嫦娥五号探测器是迄今为止中国研制的最为复杂的航天器系统,也是目前重量最重的月球探测器。专家表示,嫦娥五号任务的落月和近月制动一样,必须一次成功。相较於嫦娥三号、四号,嫦娥五号对於着陆点的位置精度和平整度方面的高要求是空前的,需要着陆区域内无太高的凸起、无太深的凹坑,坡度要符合任务要求。
为了实现“选址正确,落得准确”,嫦娥五号采用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已经在嫦娥三号和四号上应用的“粗精接力避障”的方式。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先是大推力反向制动快速减速,然後快速调整姿态并对预定落区地形进行拍照识别,避开大的障碍,实现“粗避障”。随後,组合体在飞到距离月面100米时悬停,并再次对选定区域进行精确拍照,实现“精避障”。
着陆缓冲机构显身手
落月的关键在於平稳二字。嫦娥五号着陆上升组合体在落月时,撞击月面会形成较大的冲击载荷,必须设计相应的着陆缓冲系统,吸收着陆的冲击载荷,保证探测器不翻倒、不陷落,这是落月的技术难题之一。着陆缓冲机构,通俗地说就是嫦娥五号的“腿”。
着陆缓冲机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偏置收拢、自我压紧”式方案,保证了收拢简单、展开可靠,解决了着陆缓冲、着陆稳定性等多方面的问题。与嫦娥三号的着陆缓冲设计方案相比,由於任务难度增加,嫦娥五号任务的着陆缓冲能力要求提高了30%,但机构重量指标却减少了5%。
“唐人街”Fb每日分享澳大利亚精选新闻,让你随时随地知道澳洲最新 @玩乐、@移民、@生活资讯:https://www.fb.com/news.china.com.au/
【欢迎新闻爆料,洽谈合作!】微信订阅帐号:news-china-com-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