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所谓政府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一定要当心,不要轻信那些称自己涉及违法行为的说辞。
iStock: Tero Vesalainen
在澳大利亚,威胁性诈骗让人们损失惨重,其中很多受害者都是年轻人与华人社区居民。
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Australian Competition and Consumer Commission,ACCC)发布的信息显示,威胁性诈骗(threat based scams)在本国造成的损失超过880万澳元,其中年轻人的损失最为严重。
通常,犯罪分子会假扮政府工作人员,用威胁、恐吓以及人们服从政府机构命令的本能来实施诈骗。
这类骗局主要通过电话实施,犯罪分子假冒为警察、税务局或政府调查机构的工作人员。
那些24岁及不满24岁的受害人因威胁性诈骗损失410多万澳元,其中女性受害者被骗取的钱财为男性的三倍。
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副主席迪莉娅·里卡德(Delia Rickard)表示,这类威胁性诈骗对年轻人的情感及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造成的]损失可能是毁灭性的,也可能让他们不再信任政府有关机构,就是说威胁性诈骗的受害人以后不太可能向政府机构寻求帮助或建议,”她说。
截至目前,澳大利亚政府设立的网站“诈骗观察”(Scamwatch)接到1.8万人次与这类诈骗有关的报案,比去年增加了40%。
而在这类诈骗造成的损失中,犯罪分子冒充中国政府机构工作人员造成的损失占到74%,超过650万澳元。
这类诈骗活动的目标是在澳大利亚说普通话的人士,犯罪分子会冒充中国大使馆、中国警察或其他中国政府机构的工作人员。
里卡德指出,威胁性诈骗的多数受害者都是英语为第二语言的人,包括那些对澳大利亚法律没有完全了解的留学生。
她表示,受害人常常向诈骗者提供自己的个人信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在和政府机构打交道。这样做可能会导致他们的身份信息被窃取或陷入进一步的诈骗活动中。
据诈骗观察网站数据,去年全澳有1172起冒充中国政府机关的骗局,涉案金额超过200万澳元。
早在2017年时,就有若干名在澳华人因相信假冒中国警察的诈骗者,并被伪造的所谓“逮捕令”吓到,进而被骗走大量钱财。
今年,也有数名中国留学生接到诈骗电话。诈骗者冒充中国警察,称受害人涉及犯罪活动,并利用威胁手段向他们索要钱财。
最近的一起案件发生在9月初,当时,诈骗者设法让一名女留学生和另一名男性华人青年相信其为中国警察,并利用网络实施远程诈骗。
据诈骗观察网站记录,目前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程序,冒充澳大利亚内政部或社会服务部(Services Australia)工作人员拨打诈骗电话的情况有所增加。
诈骗者会称受害人在接受调查,要与调查人员通话,“请按1”。
“政府机构绝不会向您的手机发预先录制的信息,也不会威胁要将您立即逮捕,”里卡德女士说。
“如果不确定是否为正规机构打来的电话,马上挂掉,并自己搜索,找到来电所称机构的具体联系方式,直接给这个机构打电话。”
她提醒说,不要给不认识或不信任的人汇钱或通过电邮或电话提供自己的信用卡信息或个人信息。
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提醒民众,可以去诈骗观察网站查找更多有关信息,寻求帮助或举报诈骗电话。
此外,澳大利亚民众还可以在该机构的网站上下载防诈骗指南——《防诈骗袖珍黑皮书》( Little Black Book of Scams)。
除英文版外,该指南还有包括中文版在内的10种语言翻译版本。
如果您遭遇诈骗或盗窃,或者发现有人冒充警察实施诈骗,请联系本地警方或拨打制止犯罪热线电话(crime stoppers)1800 333 000。
您也可以向为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民众提供服务的全国性身份信息与网络安全帮助组织IDCARE寻求帮助。
该组织为世界唯一提供这类帮助的注册机构,由政府拨款,不接受民间捐赠,也不收取任何服务费。
除此之外,您可以拨打1300 432 273或浏览该机构网站寻求帮助,该机构会与您共同制订应对诈骗的具体计划,并全程提供帮助。
如果您在澳合法居留,但没有取得澳大利亚公民身份,则要注意假冒中国驻澳使领馆名义进行的电信诈骗。
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多次在其官网上发布公告,提醒在澳中国公民防范电信诈骗,尤其是假冒中国驻澳使领馆名义实施的电信诈骗。
“唐人街”Fb每日分享澳大利亚精选新闻,让你随时随地知道澳洲最新 @玩乐、@移民、@生活资讯:https://www.fb.com/news.china.com.au/
【欢迎新闻爆料,洽谈合作!】微信订阅帐号:news-china-com-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