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部分限制措施慢慢放宽,澳大利亚华人都有什么期待,什么反思呢?
Unsplash: Tim Mossholder
从三月下旬开始各项禁令严格实施,不得下馆子,不得随意出门,一晃眼近两个月了。如今解禁正缓慢进行中,此时此刻你最盼望做什么?
与家人、朋友一起出去游玩,参加团队活动,外出就餐或旅行,这些曾经想当然的事情如今都成了值得珍惜的回忆。
闷在家中近两个月,一朝解禁,虽说还是有各种限制,但是至少能走亲访友了,能出门野餐徒步,也能到餐馆吃饭了。
51年前从从香港移居澳大利亚的老华人冯小薇说,她最盼望享受一下广式饮茶,吃一碗自己最喜欢的云吞面。
不过她也非常享受过去几周的宅家生活。
冯小薇是一位业余水彩画画家,学了差不多十年,之前因为工作忙,总是没有时间坐下来好好画,过去这几周呆在家中,反而让她有时间定下心来重拾画笔。
“我在过去一个半月,很享受很懒惰地坐下来,听听音乐,跟着食谱做一些比较复杂、很好处的美食,然后坐下来好好享受‘慢节奏的’生活。”
Audio Player failed to load.
Try to
Download directly
(0.65 MB)
90后的女生以诺疫情期间自己在家中生活,她最希望能在解禁后“购物一把”。
Play
Space to play or pause, M to mute, left and right arrows to seek, up and down arrows for volume.
Space to play or pause, M to mute, left and right arrows to seek, up and down arrows for volume.
-
Download (0.65 MB)
-
Load more chevron right
90后的女生以诺疫情期间自己在家中生活,她最希望能在解禁后“购物一把”。 (
ABC中文
)
作为90后的以诺说她解禁后最想做的事情是去“购物一波,然后在坐在餐厅里吃一碗热乎乎的汤面”。
“购物和美食可以让我在最快的时间里感受到快乐。压抑已久的心情是需要一定释放的。”
在家隔离期间,她忽然发现烹饪原来是如此令人享受,同时带来成就感的一件事情。
以诺说:“形式上的解封还不能缓解大家因疫情而感到恐慌的心理。心理没有解封的话,我相信所有的经济活动还是不能完全回归正常。”
“当然了,我非常渴望完全解封的那一天,希望可以回到曾经自由自在工作、旅行、聚会的时光。”
在家憋了将近两个月的Eva说她的最大愿望就是在解禁后走进大自然的怀抱。
“去爬山、去公园。因为宅在家里都是面对着电脑,所以现在特别希望出去走一走,放松一下。”
她说这一段时间来,她似乎更能看懂人生了,有了醒悟。
“我意识到生命的重要性。特别佩服和敬重那些仍在第一线上的工作人员,医生、护士、警察等等。真是让人尊敬。”
她说新冠疫情让她养成了个人卫生的好习惯:勤洗手、多消毒。
正在澳大利亚探亲的刘人可医生喜欢交朋友,她说期盼早日完全解禁。
“朋友们一起可以去各大景区游玩。”
不过,作为医生,她也很注重养生。
“多锻炼,加强自身的健康,提高免疫功能很重要。”
尽管各种限制措施逐步放开了,她还是计划减少外出的机会,呆在家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身为药剂师的Bella在疫情期间人生发生了重大变化,她生下了宝贝女儿。
“在部分解禁后可能最想见见朋友,和朋友聚聚……以前都经常见面,封城后只能电话联系,还是不太一样。”
生完孩子要坐月子,Bella觉得跟居家隔离没什么不同。
Bella认为疫苗研发出来前,人们可能会分为两类。
“可能有一部分人还是会有些担心,会带口罩出门,多叫外卖instead[而不是]经常去餐馆吃饭。但有一部分人随着时间推移,又慢慢回到疫情前的状态。”
家住悉尼的Jessica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她告诉ABC中文她最想念和教堂的兄弟姐妹见面,学习圣经。
“现在全都是通过zoom学习圣经,见不到每个人的真面目,觉得不舒服。另外见了面可以聊得话题很多,可以聊得更透彻。”
她说居家办公期间,她有更多时间陪孩子们一起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因此不渴望完全解禁的那一天。
“不渴望,因为觉得现在被限制的生活也很好,仿佛是一种回归,还原本真的家庭工作生活……再回到原来的忙忙碌碌,其实那不一定是我们应该有的生活。”
这段时间她还恢复了每天慢跑。
“我想这个我会继续保持。”
陈杨是墨尔本一所公立中学的老师。她说在解禁后也没有什么最想做的事情。
“我认为风险仍然存在,而且还很大。”
因此她不想太多地外出见人。
她说此时能保持一个很好的心态,注重自己的精神健康至关重要。
“我的工作都在网上进行,一段时间下来就觉得很封闭。心情上也没有过去的激情、热情想要做什么。”
疫情使人学会珍惜
专家指出,在人们经历了巨大的动荡之后,当人们可以再次做那些“正常”事情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会更加珍惜自己以前没能看到的人生中最为宝贵的东西。
临床心理学家雅基·温希普(Jacqui Winship)医生说:“其中之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系的价值。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保持着联系,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倾向于将其他事物,[而不是人际关系],置于优先地位。”
“在这段时间里,人们发现随着步伐变慢,思考的时间增加,不再每时每刻地疲于奔命。人们可能从中受益匪浅,我认为这可能是人们带入后疫情世界的东西。 ”
历史表明,重大的事件和困境可能会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社会心理学家,兼研究员休·麦凯(Hugh Mackay)博士也以上个世纪20、30年代发生的经济大萧条为例做了分析。
他说:“回顾我自己的研究,我想起凡是经历了经济大萧条的人,他们[对世界]的态度会因此而改变。”
“他们的价值观变得清晰明了,他们重新考虑自己的优先顺序,这一点一直伴随他们一生。”
麦凯博士预计,疫情之后人们会更加感恩彼此的存在,并对我们所享有的事物怀有更大的感恩之情。
麦凯博士说,作为一个社会,我们实际上正在面对两个大流行:新冠病毒COVID-19和孤独感。
他说:“在司法体系中,单独监禁是我们能想到的最严厉的惩罚。”
“这次,我们都对这种感觉有了一些体验。”
温希普说,当发生如此重大的事件后,人们心里就会强化一个事实,那就是任何事都存在不确定性。
她说:“我认为这让人们对安全、安定的生活感到失落,且我认为人们在面对这种失落时会产生集体性的创伤。”
“唐人街”Fb每日分享澳大利亚精选新闻,让你随时随地知道澳洲最新 @玩乐、@移民、@生活资讯:https://www.fb.com/news.china.com.au/
【欢迎新闻爆料,洽谈合作!】微信订阅帐号:news-china-com-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