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成深圳新名片!揭秘深圳勇夺中国综合竞争力第一城背后的真相!‏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唐人街》-澳洲华人的官方媒体

近日,两份研究报告把深圳推到了媒体关注的风口:

5月15日,中国社科院发布2014年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在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深圳超越香港位列第一。

5月10日,广东社科院发布《2014年广东省现代化进程》测评结果,深圳跃升为中国第三城。

更早之前,仲量联行发布2015城市动力指数报告,深圳名列全球第四,排在上海之前。

三份报告都凸显了深圳由创新带来的城市竞争力,《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甚至这样形容:深圳由“山寨之都”蜕变成“创新之都”。

35年前,刚刚创立的深圳特区仅有两名工程师。如今,这片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已诞生了470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了从加工贸易基地向技术创新中心的惊艳转型。

 

“硅谷+深圳” 数万海归上演“双城记”

深圳创新竞争力的表现之一,是其创新已与国际同步,这从深圳与硅谷紧密的人才、技术和产业联动中可见一斑。

已在深圳和硅谷同步创立三年的柔宇科技,将在年内量产全球最轻薄的柔性显示器,并将发布最新款柔性显示终端产品。柔宇科技的柔性显示器,厚度仅0.01毫米,其量产将掀起全球显示领域的一场革命。

2006年,还在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的中国留学生刘自鸿奇思妙想——让显示器随意弯折,可嵌入衣服中,缠在手腕上,延展开即变成一个平板;电视平时卷起来,观看时用遥控展开。

基于此构想,刘自鸿开始了柔性显示技术的研究。2012年,跨国布局的“柔宇科技”在硅谷和深圳同步创立。

就在刘自鸿着手创业时,一直在硅谷研究激光显示技术的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工程博士李屹也把公司安在了深圳。如此决策,是因为“深圳具备了激光显示领域的产业基础,技术转化为成果比较方便”。2013年,李屹创办的光峰光电研发出了100英寸激光电视,其3D激光技术蜚声国际。

创新成深圳新名片!揭秘深圳勇夺中国综合竞争力第一城背后的真相!‏

图:深圳

“硅谷是全球技术创新的聚集地,可以接触最前沿的信息,深圳供应链发达,可以把技术快速转化为产品。”刘自鸿说,在硅谷与深圳之间,柔宇作出了明确分工,硅谷团队侧重材料、工艺、半导体器件等方面的基础研发,深圳团队更侧重产品设计、模组设计以及后期供应链的采购、生产制造等。研发端和产业端合作互补,让柔宇科技技术研发、成果转化齐头并进。

“硅谷+深圳”的“双城记”创新组合,日益成为影响全球产业创新格局的重要力量。据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计,仅去年上半年,深圳就引进留学人员2040人,同比增长63%。深圳市海归协会秘书长唐安丽称,深圳海归总量估计有六七万人,就业与创业的比例约为8∶2。

人们所熟知的迅雷、朗科、光启、华大基因等都是深圳海归企业中的骨干。据深圳市外国专家局不完全统计,深圳“留”字号企业已超过1700家,超亿元产值的逾30家,几乎都是智慧型的科技创业企业。

世界500强 30多家在深圳设研发中心

在数万海归精英携核心技术流入深圳的同时,一大批跨国企业也将深圳从一个生产基地、市场拓展桥头堡重新定义为全球研发基地和技术交流窗口。

2014年,英特尔新任CEO科再奇将深圳作为到中国的第一站,英特尔当年的春季技术峰会也从北京迁至深圳。这一年,英特尔公司在深圳设立了其全球首个智能设备创新中心,计划与众多深圳中小企业展开合作,收复平板电脑领域的失地。

同年9月,微软新任CEO萨提亚·纳德拉宣布时隔7年后Windows硬件工程产业创新峰会将在深圳重启。

创新成深圳新名片!揭秘深圳勇夺中国综合竞争力第一城背后的真相!‏

图:深圳

在英特尔们还在加快布局深圳的时候,深圳三星通信研究院已开始了面向全球基站设备与通信前沿技术的研究。该研究院成立于2013年,其研发团队将在5年内从300人扩大到1000人,成为三星在本土之外的研发核心城市。

德国莱茵集团在深圳投资建设的包括充电桩、无线充电设备、消费类电子电器电池等组件的检测实验室和检测中心则已于今年建设完成,莱茵集团力争将深圳公司打造成为全球最主要业务中心之一。

1982年,阿科中国有限公司在蛇口工业区成立,是世界500强投资深圳的肇始。32年后的2014年,在深圳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超过260家。在特区发展的前30年里,世界500强企业在深圳的投资大多是开办代工厂或设立销售中心。但近年来,这种格局正发生变化。截至2014年,有超过1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深圳设立地区总部,30多家在深圳设立研发中心或采购中心。深圳已成为跨国公司全球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交流窗口”的职能开始显现,并日渐强化。

深企专利申请量“富可敌国”

当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和海归创业者们向深圳聚集时,从深圳成长起来的企业也开始了进行全球创新资源配置的步伐。

5月7日,华为正式成立了华为欧洲研究院,协调华为分布在欧洲八国的18个研究机构的工作,其在欧洲拥有超过1200名研发人员。

2013年,中兴通讯收购德国阿尔卡特朗讯网络运营维护服务,以此实现从单纯的设备商向软服务提供商转型。

同年,华大基因并购了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人类全基因组测序公司Complete Genomics,让华大基因有了自己的“军工厂”。

创新成深圳新名片!揭秘深圳勇夺中国综合竞争力第一城背后的真相!‏
图:深圳

这样的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带来了深圳企业全球竞争力的提升。2014年,中兴、华为两家企业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超过5600件,比排名全球第7位的英国还要多。这一年,华为成为全球申请PCT专利最多的公司。而在2011年和2012年,中兴则连续两年蝉联这一数字的全球第一。

在深圳,把最核心的资源投向创新已是企业家们的共识。2014年,华为研发投入达408亿元人民币(66亿美元),占年销售收入的14.2%,远超过当年的净利润279亿元人民币,高于苹果公司2014财年60亿美元的研发支出。同年,中兴通讯研发费用达到90亿元人民币,研发占比达到11%。

有数据显示,在深圳创业板上市的44家深圳公司中,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超过10%的有11家。相比之下,在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于2014年底公布的全球研发投入排行榜上,全球十大研发投入最多的公司中研发投入比超过10%的企业只有5家。

“中兴、华为是在游泳中学会了游泳,我们知道只有往前游,才会有更好的风景。”中兴通讯全球新闻发言人戴澍说,中兴早期在专利申请上远不如现在有序,产品在国内销售,尚未遭遇国外“真刀真枪”的专利战争。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中兴意识到如果没有专利储备,想做国际化只能是一个口号,永远只能在产业链的最底端。

戴澍说,中兴、华为等企业正在从“渐进式创新”向“颠覆式创新”迈进。他认为,中兴、华为的发展得益于深圳的文化氛围、人才氛围等,深圳的很多企业有更大的抱负,敢于将赚到的钱全部投入研发中。

这样的氛围显然给更加年轻的创新者们带来了更大的雄心。柔宇科技项目总监邹翔说:“我们希望创造未来,现在已经在历史上留下了小小脚印。”

短 评:

创新是深圳参与全球竞争的商业模式

深圳创新驱动已成效初显,一块弹丸之地能在不长的时间内孕育出一批世界级明星企业,着实令人惊叹。通过梳理深圳发展历史脉络,问计专家学者、政府官员,走访产业界人士,我们管窥到深圳创新的部分奥秘:从对世界一流企业进行模仿和跟随起步,立足中国市场,并努力融入全球产业链,从而使创新成为深圳参与全球竞争的商业模式。

进而言之,中国制造业这些年的成长经历,大致是沿着贸易、代工、模仿及授权生产、开发、创新这样一个顺序拾级而上的。深圳的企业亦不例外。中兴通讯、万科等企业负责人均毫不讳言,它们都有自己模仿跟随的对象,中兴通讯对应的是朗讯,万科则以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为标杆。伴随着中国经济加速起飞,巨大的中国市场为本国企业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推动它们迅速成长。在这一过程中,大部分企业小富即安,最终泯然众人;但深圳有一批企业不甘于此,它们把目光瞄准了世界市场,开始尝试走出国门,由新兴市场切入,站稳脚跟后再择机进入欧美,并逐渐融入全球产业链。

而要想在欧美市场谋得一席之地,就必须接受通行游戏规则。当一个企业、一个产业乃至一个区域发展到一下阶段,单纯靠模仿就日益难以行通,必须要靠自主创新获得相关专利。这就是华为、中兴通讯等深圳创新企业群体成长起来的轨迹。

选择创新的方向以及创新如何与其他产业结合,决定了创新能在多大程度上推动经济及提升国家的整体竞争力。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崛起,通信产业的蓬勃发展,华为、中兴通讯等崇尚创新的企业如鱼得水,短短二十年间迅速成长为世界通信巨头。

时至今日,深圳也是中国最早与最成功的创新型企业不断涌现的地方,创新被当成一种用于竞争的商业模式,于是从制造到创造、到品牌、到设计,深圳所取得的商业成就都领先全国,而且成功进入国际市场。

深圳以创新参与全球竞争的商业模式,用省社科院丁力教授的概括来说,就是十六个字:“欧美技术,周边资源,广东成本,中国市场”。所谓“欧美技术”,就是利用深圳改革开放窗口的优势,大规模引进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与地区的技术,比较成功地实现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目标;所谓“周边资源”,是指深圳以资本市场的优势虹吸全国乃至全球的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创投资本,以改革创新的优势造大学城、科技城,吸纳全省乃至全国的科技资源,以移民城市的开放包容的优势,形成“孔雀东南飞”、“海归纷至沓来”的生动局面,打造人才高地,尽享中国的“人口红利”、“人才红利”等双重红利。所谓“广东成本”,主要是指广东特别是珠三角产业集聚所形成的低成本、全配套的产业优势和“快鱼吃慢鱼”的速度优势;所谓“中国市场”,是指中国这个高速成长的全球最大新兴市场为深圳的创新提供了最大的试验场,成为深圳创新走向全球的最佳磨刀石。

“欧美技术,周边资源,广东成本,中国市场”,这四大创新秘笈并非深圳独有,但能将四大要素高效结合并使四者之间形成化学反应,进而将创新升华为一种参与全球竞争的商业模式、将城市打造成一个创新生态系统(创新栖息地),深圳的确是做得最成功的。南方日报对深圳创新驱动模式基因的解读,将重点围绕着这四句话、十六个字渐次展开。

文章转载自南方日报

============================

到《唐人街 News》Fcebook专页按赞,就可以随时随地知道澳洲最新๑玩乐丶๑移民丶๑生活资讯 ☆✿~
https://www.facebook.com/news.china.com.au
-------------------
《唐人街》微信订阅帐号现已推出,让您每天掌握更多更新的澳洲资讯
微信订阅帐号:news-china-com-au
============================

给TA喜欢
共{{data.count}}人
人已喜欢
健康医药視頻

警车算个鸟?卡车大哥,你真的火了!!

2015-5-19 7:51:11

健康医药

为什么又是深圳?这个牛逼的创新之城!‏

2015-5-20 10:01:4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