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 – 从宣传为国堕胎到为国生娃 网友怒嘲:养猪调节出栏量 | 澳洲唐人街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微言微语 】从为国堕胎到为国生娃 https://t.co/ow3JDecbm5 — RFI 华语。。。

【微言微语 】从为国堕胎到为国生娃 https://t.co/ow3JDecbm5

— RFI 华语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RFI_Cn)
February 28, 2021

2月18日,国家卫健委官方网站发布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839号建议的答复》。国家卫健委认为,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国家率先在东北地区全面放开人口生育限制”很有参考价值,东北地区可以立足本地实际进行探索。
换言之,当局将用东北做试点,全面取消其实行了近四十年的强制计划生育政策。

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教授杨菊华在接受中青报采访时表示,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近40年后,东北地区的此次探索“释放了一个重要的信号,意味着此前严格的生育政策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东北地区是中国人口问题比较集中的地区,具体表现为生育率低、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人口流动只出不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东三省常住人口5年净流出182万人,且流出规模逐年扩大,从2015年流出28.7万人,到2019年流出42.5万人。此外,国家统计局数据还显示,2019年,中国人口出生率创下1949年以来出生率的最低值。从2017年到2020年,连续四年的出生率接近中国上世纪三年大饥荒时代。其中,出生率最低的3个省份都在东北。东北试点取消强制计划生育的信息近日在国内社交平台引发一波热议。

有网友“深房理”以“计划生育的底子是计划经济”为标题发帖说:“1953年8月,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马寅初等人带队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多次向中央提出要进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计划经济国家,计划生育是必然的。为什么呢?因为人在马寅初这样的技术官僚眼里,只不过是一个生产函数。计划经济的底子,就是数学计算。这种计算忽略了人对价值排序的主观性、多样性、复杂性。资源的稀缺性,在技术官僚眼里是可以通过更优的计算,“合理”调配到应该去的地方的。在这个计算逻辑之下,人口作为生产函数之一,必须要纳入计划之中,否则计划经济不可能达到“最优”、“合理”的目的。马尔萨斯说“人口陷阱”问题,还是以计划经济的石化脑子思考人口问题,他没的考虑到市场经济中,人的创造性有无限可能。”

一篇题为《生与不生都是大事》的网文这样写道:春晚的一句“单身狗”惹来众怒,把单身比作狗,让单身人士感觉受到侮辱。其实非要在这句话上上纲上线,似乎也不对,给人的感觉单身人士缺少了点自嘲的幽默感。把人比成动物,不一定就是侮辱。王小波的那条特立独行的猪,让许多人自愧不如。至于那些人模狗样的,有时还真不能和动物比。春晚的这个小品让许多人感觉不适,问题不出在做譬喻的狗上,而是出在从限制生育到鼓励生育的转换上。这个转换太快,快到不是弯道超车,而成了原路折返。从超生游击队变成了单身是狗。这一切的转换都发生在央视这个舞台上,宋丹丹、黄宏的吐鲁番、海南岛的叫声还在央视这个舞台上回响,现在突兀地冒出一句单身是狗,这让稍有记忆能力的人如何切换?人脑毕竟不是电脑,说切换就能切换的。

我们提倡过的类似国策不少,比如三面红旗,其中就包括大跃进,人民公社。有些国策的后果已经总结在党的各次会议决议中,大家有兴趣不妨找来看看。现在生育政策需要调整,当然也能理解。社会在发展,人民的观念在改变,适时调整政策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必要举措。曾经的限制生育政策被现在鼓励生育的政策所取代,这也非常正常,但前一政策的总结似乎还没有开始,新一政策就要快速推进,这总感觉太草率。
对计划生育这样一个影响全国三十多年,几乎影响过每个国人的政策,官方既没有一个完整的检讨,阐述利弊,总结经验和教训,也没有哪个学者做过这方面的详细研究,告诉国人那三十年这些政策的利弊得失。特别重要的是,曾经承诺过的一些政策,比如“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这类的政策在鼓励生育以后怎么兑现?如何保证?

现在进入育龄高峰的青年男女,大多都是计划生育的产物。现在他们成了生育的主力军,而他们的父母许多已经进入需要政府养老的年龄。

作为一项国策,为了保证它的执行到位,基本上都有相应处罚规则,从行政处罚到刑事处罚,从开除公职到支付罚款。当然,在执行一项政策时有相应的奖惩配套,也是完全正确的。在提倡计划生育的时代,上面的这些处罚几乎都用到过。到现在光罚款一项,民众都没看到过具体的数字。罚了多少人,多少款,款项最终是如何使用?

现在鼓励生育,鼓励生育当然也需要相应的配套政策,这些政策如何确定,如何推出,如何保证,现在好像也没明确。

生和不生,对于国家和老百姓都是一件大事,这样的一件大事,都需要有慎重的安排。特别在前期的计划生育的承诺还未兑现前,怎么取信民众,就成了政策能不能真正落实的关键。
我想这些问题解决了,你说他单身狗也罢,单身猪也好,都会引来会心的一笑、而不是感觉到受到了侮辱。”

生育权属天赋人权,政府原本就不应随意剥夺横加限制,正如网友秀才江湖发帖所说:“不要因为“放开二胎政策”感谢政府!你是人不是猪,养猪才会根据市场行情,调节出栏量、生育率。你是人不是猪,生孩子是你的自由,是你的权利,不是政府的赏赐!没必要感谢它们!”

一篇题为《请为国生个娃!》的网文这样写道:“坚持晚婚晚育把青春献给党”是上世纪人们随处可见的海报,有没有一种时空穿越的感觉。糟糕的是,现在已经进入21世纪了,那帮90后正在践行上世纪的海报精神!——“坚持晚婚晚育,甚至不育,把青春献给时代!”

2020年,我们以为“新冠肺炎”是一只黑天鹅,但现实告诉我们,它是一只灰犀牛!很多行业都前所未有的感受到了寒冬。而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在这只灰犀牛的背后,另外一只黑天鹅也幽步而来!一个坏消息——那帮90后的不生娃了!

2021年是全面放开“二胎”的第五年,按理说,新生儿的出生率和出生数量都应该是像火箭一般蹿升,但现实却被打脸了。全面二孩政策不仅没有出现生育高峰,反而出现生育断崖。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行,当年出生人口攀升至1786万,创2000年以来峰值,但之后连年大降,最新的数据是:2017年出生人口下滑至1725万;2018年再下降至1523万;
2019年下降为1465万;2020年还在下降…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在这每年1000多万的新生儿中,有近一半还是80后妈妈们贡献的“二孩”。

除去这近一半从80后妈妈们子宫里抢出来的“二孩”,90后也只贡献了区区不到800万的新生儿,这对于一个有14亿人口基数,90后本应成为生育主力军的国家来说,这几百万真是愧对祖先!早几年出台的二孩的政策,说白了就是为你们这帮90后量身定做的,没想到最后却是80后“二孩他妈”扛起了生育大旗。

祖国苦口婆心劝你们要早婚早育,要早生一孩,力生二孩。你看你们都干什么去了,搞了一年,才整出几百万个娃!等再过几年,最后一个80后跨过了35岁之前的最佳生育年龄,80后们就算再想为祖国生娃作贡献,也只能是仰天长叹了!虽然作为80后们已经很不幸了,免费上学你们没有赶上,毕业包分配你们没有赶上,福利分房你们没有赶上,房价低谷你们没有赶上……现在,第一个80后即将跨入奔五的行列了。真正到了上有老,下有小,中有房车贷的年龄,三座大山压身,不敢丝毫动弹,也不允许自己的人生轨迹有丝毫的变数,到了连吃份快餐都要货比三家的年龄。

那么又是什么让90后的生育率如此低呢?

一是晚婚。2019年,全国结婚人数仅为947万对,比往年下降了近10%,越来越多的90后把适婚年龄定在30岁之后,相比80后23-25岁的适婚年龄,只能说90后越来越任性了。二是晚育。既然都铁了心的晚婚,那晚育也是自然而然的了。数据显示,90后初育的年龄在27岁左右,他们的二孩生育欲望更是低到可以忽略不计。结婚率走低,生育率走低,二孩的欲望也走低,带来的恶果会是什么?在不远的将来,即2035年左右,我们将迎来真正的老龄社会,人口总数中,有30%的人口将在60岁之上,属于暮年劳力。另外,由于现在的年轻人社会负担重,结婚成本高,衍生出了一个严峻的“剩男问题”,2015年,剩男已超2000万,到2040年或约有4000万剩男。

有没有解药破“90后不生娃”的局呢?有!给90后的年轻人一个相对宽松的社会生存环境,房价压力不要太大,教育压力不要太大,工作压力不要太大,育儿压力不要太大,养老压力不要太大,人才流动空间不要设限,上升通道不要封死。社会干净,人心向上,人民努力。幸福感指数上升,结婚生子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唐人街”Fb每日分享澳大利亚精选新闻,让你随时随地知道澳洲最新 @玩乐、@移民、@生活资讯:https://www.fb.com/news.china.com.au/

【欢迎新闻爆料,洽谈合作!】微信订阅帐号:news-china-com-au

给TA喜欢
共{{data.count}}人
人已喜欢
文学世界

澳大利亚 - 政协委员担忧中国“花美男”现象 被批评是性别歧视 | 澳洲唐人街

2021-3-1 13:10:07

文学世界

澳大利亚 - 曾引争议、11名亲朋死于新冠...纽约市教育局长辞职 | 澳洲唐人街

2021-3-1 13:15:4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