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搭载的“祝融号”火星车于北京时间5月15日7时18分(格林尼治标准时间5月14日23:18) 成功登陆火星,这是中国第一次成功的火星着陆任务,也让中国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成功派出探测器登陆火星的国家。
美国的勇气号、机遇号、好奇号以及毅力号火星车分别于2004年1月至2021年2月数次登陆火星表面。
中国国家航天局宣布,天问一号登陆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器搭载有“祝融号”火星车,可以在火星表面上行走。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火神。
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发射,距今已有大半年时间,并在今年2月10日进入火星轨道,过去数个月它不断探测“乌托邦平原”的表面,寻找适合着陆的地点,避免火星表面的石块和坑洞,最终成功着陆。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出贺电,指天问一号成功着陆让中国“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行星探测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美国太空总署助理科学主管祖尔布琴(Thomas Zurbuchen)也在社交网站发帖祝贺,期待中国的任务可以让人类更了解火星。
火星目前距离地球超过3亿公里,天问一号发出的讯号需要约18分钟才能传送到地球,因此科学家无法作出实时监察或操控,天问一号必须自主完成整个着陆过程。
天问一号准备降落的时候,着陆器和轨道器分开,着陆器由一个保护层包裹,并附有一个隔热层,当着陆器与火星空气摩擦的时候就会开始减速,之后会打开降落伞进一步减速,最后以火箭着陆。
着陆器之后用了17分钟时间张开太阳能板,并向地球的控制中心传送讯号。
另外,轨道器会继续在轨道运行,它除了会继续对火星表面作出探测外,还会为祝融号提供讯号中转服务,让它可以与地球保持联络。
天问一号成功着陆后,中国科学家计划最少在未来90个火星日(Sol)透过它探测火星的地质结构。火星上的一天,长度大约是24小时39分钟。
它的设计与美国太空总署2000年代的勇气号(Spirit)和机遇号(Opportunity)相似,重量约240公斤,依靠可以张开的太阳能板供应电力。
祝融号也搭载一个可以伸高的天线,天线上装设有照相机,同时可以用来协助导航。祝融号本身也装设五个仪器,用来探测地质土壤,也会侦测火星表面下有没有冰块或水。
天问一号祝融火星车发布第一条微博:地球的朋友们,大家好
@天问一号祝融火星车 5月15日消息,火星到站!
地球的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祝融号火星车,今天,我搭乘着“着陆器”一同抵达了火星表面,着陆地点位于火星北半球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区。这一刻,让大家久等了!
今天凌晨1时许,天问一号探测器在停泊轨道实施降轨,机动至火星进入轨道。4时许,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历经约3小时飞行后,进入火星大气,经过约9分钟的减速、悬停避障和缓冲,于今天上午7点18分成功软着陆于预选着陆区。两器分离约30分钟后,环绕器进行升轨,返回停泊轨道,为着陆巡视器提供中继通信。
目前全世界已进行的21次火星着陆任务中只有9次成功,难度系数极高!安全着陆火星,除了要选择地形平坦的着陆区,还要选择合适的天气状况,避免被火星的巨大沙尘暴所干扰。在经过三个多月的绕火飞行后,我终于找到了最佳着陆点。地质学家说,我的软着陆区很可能是一个古海洋所在地,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很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科学成果。但是,怎样尽可能降低火星沙尘暴的影响呢?当然是惹不起,躲得起呀!根据过去的火星气象数据来看,火星沙尘活动集中在下半年,北半球在春夏期间最为宁静,选择在五月中旬着陆,对我来说也最为稳妥!
目前,我还在着陆巡视器内,带着地形相机和多光谱相机、次表层探测雷达、磁场探测仪等6台科学载荷,经过短暂调整后,出仓并开展巡视探测。期待全方位了解火星,并且回传珍贵的数据和照片给大家哦!爱你们的,祝融号!
“天问一号”有五大使命
除了常规的通信、能源(太阳能帆板)、支撑结构、动力系统等部分外,“天问一号”整体上携带了13种科学载荷。
其中7个在火星上空的环绕器上,分别是中分辨率相机、⾼分辨率相机、次表层探测雷达、火星矿物光谱探测仪、火星磁强计、火星离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火星能量粒子分析仪。6台分布在火星车上,分别是多光谱相机、次表层探测雷达、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火星表面磁场探测仪、火星气象测量仪、地形相机。
它们共有五大使命,主要涉及火星空间环境、地表形貌特征、土壤表层结构等研究,将给中国带来火星的第一手资料。其中,与气象有关的研究项目将收集有关温度、气压、风速和风向的大气数据,并研究火星的磁场和重力场,这些也将解答大众的好奇——火星究竟是什么样的气候。
BBC中文/@天问一号祝融火星车/新京报
【欢迎新闻爆料,洽谈合作!】微信订阅帐号:news-china-com-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