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首次记录到鲨鱼在水下发出声音

海洋是声音的交响乐场,从鲸歌到鱼类”敲打”内脏发出的低沉闷响。但海洋科学家长期认为,包含500多种的鲨鱼类群不会在水下主动发声。

有些鱼类通过收缩肌肉振动鱼鳔(调节浮力的充气体腔)进行交流,但鲨鱼缺乏这种器官。作为掠食者,鲨鱼进化出能消减游动声响的特殊皮肤结构,堪称天生的静默杀手。

然而《皇家学会开放科学》最新研究显示,新西兰常见的一种鲨鱼可能正用牙齿主动发声。当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生物声学家卡罗琳·尼德首次听到实验中的斑点河口平滑鲨发出”咔嗒”声时,她一度以为是设备静电干扰。

科学家首次记录到鲨鱼在水下发出声音

斑点河口平滑鲨在新西兰海域广泛分布,当地炸鱼薯条店常称其为”柠檬鲨”(图片来源:Peter Langlands, iNaturalist, CC BY-NC 4.0)

这种体长0.7-1.5米的鲨鱼在水下发出的咔嗒声比离水时更响亮。虽然其发声主频(2400-18500赫兹)超出鲨鱼听觉范围(150-800赫兹),但初始脉冲可能被同类感知。列日大学合作研究者埃里克·帕门蒂尔推测,声音可能来自其层叠板状牙齿的猛烈咬合。

科学家首次记录到鲨鱼在水下发出声音

层叠板状牙齿的咬合可能是发声来源(图片来源:皇家学会开放科学)

科廷大学声学家罗伯特·麦考利指出,类似机制见于其他鱼类:”鲹科鱼通过研磨咽齿板发出刺耳声”。瑞典农业大学生态学家拉克兰·费特普莱斯则强调,需确认野生环境中鲨鱼是否发声及其目的,近期对红树林鞭尾魟的研究显示,点击声可能是对潜水员的威胁反应。

科学家首次记录到鲨鱼在水下发出声音

观测到发声现象的红树林鞭尾魟(左)与宽尾牛尾魟(右)(图片来源:Asaph Whelan/Searobson, iNaturalist, CC BY-NC 4.0)

尼德博士推测这种声音可能是惊吓捕食者的防御机制,而新西兰渔民斯科特·廷斯戴尔则认为可能是模仿虾类猎物。研究者们一致认为,软骨鱼类(鲨鱼与魟类)的发声现象正颠覆传统认知,揭示着海洋中尚未破解的交流密码。

海洋世界仍充满未解之谜,这项突破性发现不仅改写了鲨鱼”静默杀手”的固有形象,更开启了软骨鱼类声学交流研究的新篇章。从牙齿碰撞的机械声到可能的社交信号,这些水下掠食者或许正以人类刚刚开始理解的方式”诉说”着它们的生存智慧。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给TA喜欢
共0人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国际新闻

    法国幼童埃米尔·苏雷疑遭祖父母杀害 两名老人被捕

    2025-3-26 10:41:23

    国际新闻

    特朗普关税政策叠加全球经济"动荡难测" 联邦预算面临风险

    2025-3-26 11:16:46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