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文凭不再是”金饭碗”——听听AI面试官怎么说

秦雯迪(Wendy Qin)在悉尼大学先后获得商科学士学位和管理学硕士学位——这类学历曾被视为进入国际企业获得优渥工作的”金钥匙”,更是职业成功的起点。

她开始向中国和澳大利亚的企业投递简历,但在提交40份申请后仅获得寥寥数次面试机会。

中国企业面试通常包含6-8个环节,除性格测试、能力评估外,有时还需参与情景游戏。有两次,她必须通过人工智能虚拟面试官的考核,才能获得真人面试资格。


硕士文凭不再是"金饭碗"——听听AI面试官怎么说
25岁的秦雯迪表示,中国留学生在澳洲高校毕业后很难找到第一份工作。Peter Rae

对于25岁的秦雯迪而言,这是对中国就业市场的残酷初体验。在经济下行和青年失业危机的双重夹击下,即便花费数年光阴与数十万学费取得海外名校学历的年轻人,就业机会也在急剧萎缩。

“AI面试官简直是疯狂又诡异的体验,不同公司的技术成熟度差异更添荒诞感。”秦雯迪向《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坦言,”说实话求职过程令人精疲力竭…在中国找工作比澳洲更难。”

“海外顶尖大学的硕士学位如今只是基本门槛。”

去年完成硕士学业后,她于上月凭借两年期临时毕业生签证,终于在悉尼咨询公司TwoCollaborate获得首份全职工作。

悉尼大学商学院本周发布的研究显示,中国留学生从澳洲学历中获得的就业优势已大不如前,无论在中国还是澳洲皆然。

该研究分析了62家澳洲企业和45家中国企业在会计、金融、银行、咨询及IT领域的校招要求,并采访了两国10位人力资源经理。

研究报告作者李伟博士指出,中国留学生常陷入尴尬境地——澳洲企业认为他们缺乏批判性思维、冲突解决等”软技能”,而中国企业则期待毕业生掌握编程、数据分析等超出专业范畴的”硬技能”。

“中国学生必须尽早规划职业,因为中澳就业市场看重的不仅是成绩。”李伟强调,”受中国经济形势影响,海外学历已非昔日的’就业金钥匙’。”

中国正面临房地产市场危机、通货紧缩、地方政府债务膨胀、外商直接投资下降及中美贸易战等多重挑战。李伟表示,原本吸纳海归人才的外资企业正在缩减招聘规模。

随着2025年中国创纪录的1220万应届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2015年为750万,2000年仅95万),竞争将更趋白热化。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青年失业率在2023年曾突破20%,去年12月仍高达16%。英国广播公司年初报道,一位25岁的金融硕士为谋生不得不在南京火锅店当服务员,其投行梦已然破碎。

莫纳什大学高等教育政策专家安德鲁·诺顿指出,占澳洲留学生总数约1/3的中国学生,其就业难度远高于本土学生及其他国家留学生。

社会研究中心发现,2023年近60%海外学生在本科毕业四个月内找到工作,而中国留学生比例仅为50.5%。

但诺顿认为,鉴于工党政府实施的”事实性”留学生限额政策,加上语言要求提高、资金证明门槛提升及签证费暴涨至全球最高1600澳元等紧缩措施,这不会冲击澳洲第四大出口产业——高等教育。

“中国留学生市场历来对负面结果具有韧性。”诺顿表示,”毕业生就业确实存在严重问题,但我不认为会影响澳洲高校。”

海外学历光环褪色,中澳就业市场双重挤压下,中国留学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求职困境。经济寒冬中,昔日的”金钥匙”已难开启理想职业大门,提前规划与技能适配成为破局关键。
教育、留学

伍伦贡大学裁员规模扩大 非教职岗位削减逾270人

2025-3-25 14:13:47

教育、留学

维多利亚州明年起禁止公立学校在校服短裤、长裤、裙装及袜子上印制校徽

2025-4-2 14:41:37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