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赛克式焚烧需在植被与气候条件适宜时,对小范围区域实施低强度燃烧 (资料图片)
西澳大利亚州约克郡政府期待其文化焚烧项目的成功经验,能推动更多地区与原住民长老合作,重启传统防火实践。
这座距离珀斯以东约100公里的农业区小镇,成为小麦带地区首批复兴马赛克式焚烧技术的地方政府之一。
该技术通过在焚烧区域间保留逃生通道保护野生动物,其命名源自焚烧后留下的斑块状图案。相较于常规受控焚烧,这种古老智慧能更精准控制仅烧除下层灌木,对环境更具保护性。

巴拉东族成员丹尼斯·基克特表示该项目重建了当地人与土地的联系 (资料图片)
参与该项目的巴拉东族居民基克特透露,目前完成的六次焚烧既融合了消防部门专业培训,又传承了原住民生火智慧。”这种焚烧方式已延续数千年,本就是我们文化的组成部分。”他感慨道,”小麦带近年频发山火造成巨大损失,而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未遭遇这类灾害。”

约克郡在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间实施了六次文化焚烧 (资料图片)
和解之桥
基克特认为与环保组织及志愿者的协作弥合了文化鸿沟:”这是双向学习的过程——他们了解我们的文化,我们也在向有多年消防经验者取经。非原住民与我们共同工作,本身就是种和解。”他特别强调,焚烧区域对原住民具有精神意义:”这些与梦世纪和歌谣路线相关的圣地长期荒废,如今通过文化焚烧重获新生。”

巴拉东族长老丹尼斯·基克特(左)与菲利普·贝特曼出席2024年澳大利亚抗灾奖颁奖礼 (资料图片)
该项目在北安普顿举行的2024年澳大利亚抗灾奖评选中获得高度评价。约克郡代理行政长官梅勒指出:”据我所知,我们是全州首个实现地方政府、社区团体与原住民三方协作的范例。”他期待该模式能推广至全州,既保护自然环境,又促进社会融合。
生态新貌
社区应急服务经理格兰维尔表示,消防志愿者已学会实施低温焚烧:”对习惯灭火的志愿者而言,学习以防火为目的的生火技术是重大突破。而原住民参与者则重新建立了与土地的精神联结。”目前完成的六次焚烧已显现生态效益,另有两次计划于六月前实施。约克郡正计划雇佣全职原住民土地管理员,以扩大这项兼具防灾、生态修复与社会疗愈价值的文化实践。

文化焚烧由巴拉东长老、消防志愿者、环保组织与约克郡政府共同实施 (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