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公立学校学生时期的穆拉特·迪兹达尔以”为每一分拼搏”的竞争精神著称。
如今身为新南威尔士州教育部长的他,正誓言夺回每一个转投私立教育体系的学生。
近期签署的48亿澳元教育拨款协议,为迪兹达尔扭转公立学校入学率下滑注入了强心剂。
“这堪称教育界的医保改革时刻,”这位教育部长如此评价。
“我们的学生将获得与私立学校同等的起跑线。”迪兹达尔强调。
随着各州陆续与联邦政府签署十年期《更优质更公平学校教育协议》,2011年冈斯基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终得落实。
执掌南半球最大公立教育体系的迪兹达尔,甚至对私立学校存在的必要性提出质疑:”纵观全球成功案例,单一公立教育体系同样能造就卓越,这值得深入探讨。”

穆拉特·迪兹达尔掌管着南半球最大的教育体系 (澳大利亚故事栏目:布伦丹·埃斯波西托)
这一观点显然不受私立学校欢迎——全澳36%学生就读于私立教育机构。
新州私立学校协会首席执行官玛格丽·埃文斯坚称:”私立教育具有不可替代性,能够精准响应社区需求。”
在向来谨言慎行的公务员体系中,迪兹达尔敢于挑战强大的私立教育游说集团实属罕见。这与其从公屋住户到教育高官的非凡成长轨迹密不可分。

1972年,穆拉特父母从土耳其移民澳大利亚 (资料图片)
这位土耳其移民的童年玩伴们毫不意外他会如此强硬,他们提及迪兹达尔”街头斗士般的心态”——这个曾带着气胸完成11年级考试的狠角色。
工人阶级的烙印
迪兹达尔的父母至今仍住在格里布的公屋区,那里记录着他的成长岁月。父母曾在Schweppes饮料厂轮班工作,年幼的穆拉特常被独自留在家中,与三瓶牛奶作伴。
“七岁起我就开始打工补贴家用,浑身散发着工人阶级气息。”他回忆道,”但我以此为荣,这教会我没有捷径可走。”

学生时代的穆拉特会为每一分拼尽全力 (资料图片)
这位西虎橄榄球队铁杆粉丝的竞争意识,在球场与课堂同步淬炼。谈及近三年流失的2.5万生源,他目光如炬:”我定要全部夺回。”
这场硬仗并不轻松——私立学校在远郊地区增速最快。埃文斯指出:”公立学校建设滞后难以满足需求。”
但迪兹达尔深谙优质公立教育的变革力量。高中戏剧社让他首次走进剧院,地理夏令营成为他第一次跨州旅行。”这些经历打破了我的认知茧房,这正是我想为所有孩子创造的机遇。”
垃圾工与街头斗士精神
结束冗长会议后,迪兹达尔会赶往悉尼市政厅欣赏学生合唱团演出,甚至抄起鼓槌即兴伴奏。他拒绝成为”穿开衫的官僚”:”我们必须扎根一线。”
这种务实作风源于其人生转折点——一位公立学校教师力荐他参加精英中学考试,由此开启福街高中的求学之路。挚友伊南奇·穆罕默德博士回忆:”11年级时他带着气胸完成考试才就医,这种街头斗士精神贯穿始终。”

穆拉特获悉尼大学教育学学位 (资料图片)
毕业时迪兹达尔以99.95的ATAR满分成为状元。”拆开成绩单那刻,我们全家相拥而泣。”尽管符合”移民子弟读医法”的期望,他最终追随初心转入教育行业。
在阿什克罗夫特中学任教期间,为偿还学费贷款他凌晨兼职垃圾清运。”我让母亲缝制窗帘装点教室,孩子们笑称是’土耳其地毯’。”这段经历让他坚信:”教育是摆脱贫穷的通行证。”
重塑公立教育荣光
如今执掌2216所学校的迪兹达尔面临严峻挑战:NAPLAN成绩下滑、资源短缺导致生源流失。独立研究中心格伦·法赫指出:”澳洲15岁学生水平较二十年前倒退逾一年,代价惨重。”
为赢回中产家庭,迪兹达尔组建了包括前高等法院法官迈克尔·柯比、足球名宿克雷格·福斯特在内的校友网络。柯比法官直言:”长期倾斜性拨款严重损害了公立教育。”

穆拉特时常思考肩头重任 (澳大利亚故事栏目:布伦丹·埃斯波西托)
今年3月4日,当新州与联邦政府签署历史性拨款协议时,奋战教育战线29年的迪兹达尔终于见证冈斯基改革核心目标即将实现。”这是属于整个国家的关键时刻。”这位垃圾工出身的部长如是说。
澳大利亚故事栏目《阶级战争》将于晚8点在ABC电视台及iview平台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