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里斯·巴斯拉拥有理想生活的一切要素:带后院的房子、丈夫和年幼的孩子。
但与许多澳大利亚人一样,生活成本危机正让她喘不过气。
“这带来了压力、孤独感和挣扎,”她说。
她住在布里斯班西部走廊的伊普斯维奇郊区瑞普利——这里曾是农田,如今遍布新建住宅区,聚集着像帕里斯这样的首次购房者。

帕里斯·巴斯拉和儿子西马尔住在布里斯班西部新兴郊区瑞普利。(ABC新闻:托比·洛夫特斯)
巴斯拉每周需偿还约900澳元房贷,当前利率仍超6%。尽管通过精打细算尚能维持,但实现住房梦的代价是丈夫曼普雷特不得不远赴昆士兰远北地区从事铝土矿航运工作,每两周就有两周离家在外。

为偿还房贷,巴斯拉的丈夫每年有半年在昆士兰远北地区的船舶上工作。(ABC新闻:托比·洛夫特斯)
“昆士兰东南部航运业本地岗位稀缺,即便有,薪资也难以支撑全家开销,”巴斯拉坦言。若她全职工作,儿子将面临高昂托儿费用,这令本已拮据的家庭预算雪上加霜。
“眼下最大的开支是维持日常开销和房贷,钱像长了翅膀。”
政治评论员约翰·科尔将这类家庭称为”逐梦澳大利亚人”。南昆士兰大学的科尔副教授指出,布莱尔选区40%家庭背负房贷,正是经济压力最集中的群体。

科尔副教授表示,许多逐梦者选择定居昆士兰东南部西部走廊。(ABC新闻:迈克尔·劳埃德)
布莱尔选区与全澳城市困境无异
ABC最新分析显示,布莱尔选区77%家庭面临财务压力,其中66%房贷家庭和91%租房者不堪重负。85岁的退休护士玛格丽特·菲尔德在金融危机中损失超百万澳元,如今虽拥有小屋,仍要为超市物价发愁:”我从赤贫到暴富,又回到赤贫。”

伊普斯维奇居民玛格丽特·菲尔德希望政客在本届选举中更关注无家可归者。(ABC新闻:迈克尔·劳埃德)
伊普斯维奇街头采访显示,单身母亲靠社会福利房勉强度日,失业的娜迪亚·诺伊即使有房也不得不靠速食面果腹。科尔副教授认为,尽管民生维艰,工党仍可能守住这个传统票仓。该选区自2007年起由工党议员谢恩·诺伊曼掌控,目前领先优势为5.23%。

巴斯拉在后院种植蔬菜以缓解生活压力。(ABC新闻:托比·洛夫特斯)
回到瑞普利,巴斯拉只希望下届政府能切实解决家庭生活成本问题:”每周900澳元房贷远超普通人承受能力,加上其他开支,大家真的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