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消费者对餐饮业兴起的”小费压力”现象表示反感。多位顾客反映,服务员全程紧盯支付过程并要求支付小费的做法令人不适。
近期,澳大利亚越来越多的餐厅开始采用电子支付设备进行”小费监控”。
服务员在结账时全程注视顾客操作,并详细解释小费支付方式,这种行为常让顾客感到为难。
电子支付终端通常会显示5%至25%不等的小费选项,而”自定义金额”和”拒绝支付”等选项则被设计得较为隐蔽。
(图片来源:澳洲新闻集团)
斯威本科技大学支付系统专家Steve Worthington教授指出,这种具有侵入性的做法在澳大利亚日益普遍。
Worthington教授表示,消费者会感受到被监视的压力,这种体验不仅令人不适,还可能产生被冒犯的感觉。
他补充说,数字支付的普及使人们在小费选择上更容易受到影响,但这种体验往往令人尴尬。
随着无现金支付的推广,许多人对数字支付去向表示担忧。Worthington强调,顾客常常不清楚他们支付的小费最终流向何处。
(图片来源:澳洲新闻集团)
虽然澳大利亚的最低工资标准位居世界前列,小费文化并不盛行,但生活成本危机导致餐后支付小费的期望值明显上升。
悉尼单亲妈妈Anna表示,她外出就餐时很少支付小费,但注意到服务员”监控”支付过程的现象越来越常见。
“在他们的注视下,我觉得不得不支付小费。”尽管面临经济压力,Anna这样说道。
许多网友分享了与Anna类似的经历。
(图片来源:澳洲新闻集团)
一位网友描述,墨尔本某餐厅要求使用带有颜色标记小费选项的支付终端。
绿色代表20%和25%,橙色代表15%,红色则对应5%、10%或”其他”选项。他质疑为何要在澳大利亚推行美国式的小费文化。
对此,餐饮协会CEO Suresh Manickam表示,虽然数据显示小费金额有所上升,但实际经验表明小费并未显著增加,甚至略有下降。
他强调,顾客应当自主决定是否支付小费,而不应感到被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