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级”、“移民”、“降级”、“丢脸”
等词绑在一起
![移民澳洲后,“降级”的中产:挣扎中认清生活](https://news.china.com.au/wp-content/themes/news/Assets/fontend/images/default-img.jpg)
似乎划上了约等于号
曾有一位澳洲老移民如是说:
烦扰的不是社会食物链顶端的富人阶层
也不是连生存都有困难的底层人民
而是尴尬地卡在他们中间
处在社会层级链条中不上不下的
中产新移民才有的烦恼
![移民澳洲后,“降级”的中产:挣扎中认清生活](https://news.china.com.au/wp-content/themes/news/Assets/fontend/images/default-img.jpg)
逐渐计较着算计家庭衣食住行的开销
对于大部分澳洲新移民来说
南半球的生活没轻松到哪去
找工作、买房子、孩子上学、父母养老
统统跟着你来到大洋彼岸
生活水平降级?
上海户口和绿卡该选哪个?
北上广深的户口和澳洲籍做对比
看谁更值钱
国内黄金的十年让一线城市的户籍
比绿卡更难拿
也让早些时候移民的中产
与中国经济井喷式发展的十年完美错过
![移民澳洲后,“降级”的中产:挣扎中认清生活](https://news.china.com.au/wp-content/themes/news/Assets/fontend/images/default-img.jpg)
移民的动力更多来源于精神方面考量
与无法量化的情怀
例如,民主社会、人文发展
干净的空气、优美的环境
高水平的教育环境等等
![移民澳洲后,“降级”的中产:挣扎中认清生活](https://news.china.com.au/wp-content/themes/news/Assets/fontend/images/default-img.jpg)
如果强行做“移”与“不移”的价值比较
最直观的方式其实还是换算成金钱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把各个“情怀”
进行横向比较
小编这有一份在
在澳生活VS在京生活的清单
一个国内工作5年的朋友
北京开的是20万的工资
澳洲公司给 9 万刀=45 万人民币
super(养老金)另算、看项目分红
而且不用加班
![移民澳洲后,“降级”的中产:挣扎中认清生活](https://news.china.com.au/wp-content/themes/news/Assets/fontend/images/default-img.jpg)
45万人民币工资
又轻松不累的澳洲工作稳赢
但是工资水平同时也决定了消费水平
在澳洲,特别是悉尼、墨尔本这样的国际都市
生活成本比国内要高得多
城市生活指数对比平台Expatistan
对北京和悉尼在衣食住行、
医疗和娱乐方面做了一个对比
![移民澳洲后,“降级”的中产:挣扎中认清生活](https://news.china.com.au/wp-content/themes/news/Assets/fontend/images/default-img.jpg)
在北京生活总体要比在悉尼生活便宜 37%
换句话说
如果是 15 万澳币的年薪的话
应该对应成国内差不多35-40 万年薪的生活水平
而不是 75 万
所以对于过惯了国内生活
年入百八十万的新移民来说
生活水平也有可能会严重下降
职业降级?
工资抵消生活成本后带来的生活水平降级
一些新移民在出国之前
他们拥有着高额的收入和体面的工作
到了澳大利亚却一直在“失业”
![移民澳洲后,“降级”的中产:挣扎中认清生活](https://news.china.com.au/wp-content/themes/news/Assets/fontend/images/default-img.jpg)
首先需要的是一份工作
然而,由于经济形势的日益恶化
就连土生土长的澳洲人都深感一职难求
更何况是大多数英语不太流利的中国移民
亚洲女性工作组织(AWatW)的一名中国成员
移民前在中国从事医生的工作
由于英语水平不佳
现在澳洲一家服装企业做外包工
另一名中国成员也是由于语言障碍
从机器设计师转到加工场工作
不仅如此
华人移民在海外职场上的“天花板”
让他们对职场晋升的预期也大幅减低
![移民澳洲后,“降级”的中产:挣扎中认清生活](https://news.china.com.au/wp-content/themes/news/Assets/fontend/images/default-img.jpg)
在过去几年
她的部门管理经理换了三次
参与竞争的他每一次都是失望而归
母语非英语的新移民职场问题一直存在
有研究发现:
出生在英国、美国、加拿大和南非
等英语国家的人
在澳洲更容易成为最高层管理者
相比之下
来自菲律宾、越南、印度和中国的移民则很少能担任最高层
根据澳洲统计局薪资数据显示:
在未扣除税款和红利的情况下
澳人的平均周薪约为 1500 澳元
这相当于全职员工的平均年收入约为 8.2 万澳元
而对于华人新移民来说
很多工种年薪仅在 4 万澳元到 5 万澳元之间
![移民澳洲后,“降级”的中产:挣扎中认清生活](https://news.china.com.au/wp-content/themes/news/Assets/fontend/images/default-img.jpg)
很多新中产移民的收入水平远远比不上国内
甚至会落入贫困线
生活品质降级?
“生活品质”
小编打车的时候遇到一位澳洲大叔
聊天过程中他告诉我:
今年50岁的他已经退休了
剩下的时间要去吃吃喝喝玩玩
临走时,大叔还语重心长地说:
和被家庭、旅行充满的人生
澳洲人往往选择后者
澳洲社会的风气也更注重生活品质
而不是物质
![移民澳洲后,“降级”的中产:挣扎中认清生活](https://news.china.com.au/wp-content/themes/news/Assets/fontend/images/default-img.jpg)
澳大利亚每天晚上七点以后街上就静悄悄地
没有灯红酒绿的夜生活
也没有超级奢华的消费刺激着人的神经
可为什么,那么多华人来澳洲后
就再也不想回不去了?
生活在这种地方的人们,幸福从哪里来?
答案是:包容平等的社会环境
澳洲虽然已经早就成为了发达国家
可大多数人,无论贫富,都保持着节约的好习惯
饭不能不吃,但不必太好
钱不能没有,但不必太多
澳洲人的简约传统随处可见
穿衣打扮,不论贵贱
但求合适,符合自己的气质,凸现自我个性
不以金钱划分三六九等
集体主义也在这里为个人选择让路
![移民澳洲后,“降级”的中产:挣扎中认清生活](https://news.china.com.au/wp-content/themes/news/Assets/fontend/images/default-img.jpg)
潜移默化的疏散了很多压力
提升了华人移民群体的生活品质
都是个人选择
大多都在国内有着不菲的收入
拿的出手的人脉关系
但在登陆澳洲的一瞬间
便迅速沦落为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
没人脉、没社会地位
光溜溜一个人独创南半球
如此巨大的落差
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坦然承受的
![移民澳洲后,“降级”的中产:挣扎中认清生活](https://news.china.com.au/wp-content/themes/news/Assets/fontend/images/default-img.jpg)
选择回国、或者昏昏度日
当然,这些人中也不乏那些英语好、
专业好、运气好或在澳洲有关系的人
或许经过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后
能够找到一份中低级的办公室工作
或者这些人从国内带着积累的资本在这里做起了小生意
但更大的一部分人
一直都留在低端劳动者的位置上
挣着仅够混口的工资
都说“得失相抵”、“祸福相依”
这世间一切都遵循守恒定律
如若这部分是“失”
那么,“得”在哪里呢?
![移民澳洲后,“降级”的中产:挣扎中认清生活](https://news.china.com.au/wp-content/themes/news/Assets/fontend/images/default-img.jpg)
找到合适的工作
逐步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开始了另一种新的人生
假期充足、工作压力小
一有时间就能和家人一起
享受澳洲的阳光、海滩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
就是和家人一起度过不开电视机的“家庭时间”
生活乐得自在
对国外生活的羡慕向往
也见过对出国离乡的偏见讽刺
选择移民从来没有对错
更无法笼统的评判得失
![移民澳洲后,“降级”的中产:挣扎中认清生活](https://news.china.com.au/wp-content/themes/news/Assets/fontend/images/default-img.jpg)
一万个哈姆雷特
一万个丈量标准
不知道新移民的读者朋友们
有没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因为当初选择而后悔过?
又或者在新生活中找到了不一样的自己?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
每个选择都值得尊重
每个选择也都冷暖自知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分享你的移民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