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新军团日被视为凝聚全国人心的纪念日。
ABC News: Kai Feng
在多数澳大利亚人心目中,澳新军团日(Anzac Day)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这天,成千上万的民众纪念和缅怀那些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国捐躯、做出巨大个人牺牲的军人们。
除了纪念澳大利亚军人,在近年的澳新军团日盛大游行中,也出现了曾与澳大利亚同盟的国家的方阵。2016年,在墨尔本的澳新军团日游行队伍中首次出现了中国老兵后裔的面孔。
如今,战火已经消散,Anzac Day的内涵也超出了其字面的含义,成为纪念所有在军事行动中牺牲的澳大利亚人的日子。
虽然在全国各地的纪念活动中逐渐浮现出澳大利亚华人的身影,对于许多新移民来说,谈起澳新军团日似乎总有一些距离感。
新移民“没有情感联结”
从当初的一名中国留学生到如今成为永久居民,悉尼青年白领Katrina Yan来澳近10年时间。
在往年的澳新军团日纪念活动中,除了出于好奇参观过一次游行外,她从未参加过任何纪念仪式。虽然她认为自己已经很好地融入了澳大利亚社会,但澳新军团日这一天对她而言仍缺乏认同感。
“我知道这天是缅怀为国献身的军人,并且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日子,”Katrina告诉ABC中文。
“但年轻人感觉不到那么大的联系,因为没有经历过战争,离现实生活距离太远了,没有情感联结。”
她说,对于许多新移民来说,澳新军团日可能只是一个节假日。
纪念仪式取消“失了气氛”
马来西亚华裔移民钟富喜(Robert Chong)对这一天却有着不同的体会。钟富喜是一名退役华裔军人。他曾在澳大利亚皇家空军(Royal Australian Air Force)服役过25年,曾任航空技术支援部高级行政长官、副总管。
在他参军的岁月里,他是澳大利亚空军中鲜有的亚裔面孔之一。
“在空军工作了25年,帮助我学会了如何站得更高,培养了我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感," 钟富喜告诉ABC中文。
“因此,在澳新军团日这天,我要向所有曾经服过役和现役的军人以及他们的家属表达纪念和敬意。”
钟富喜说,每年这一天,他通常会出席墨尔本博士山的退役军人服务团(RSL)举行的早上6点钟黎明纪念仪式。
然而,今年对于澳新军团日来说,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今年全国各地的纪念仪式纷纷取消。
“今年纪念很困难,因为不能聚会。虽然有人提议在自家车道里纪念,但是缺少了游行和号手,气氛也不存在了。”
为什么华人社区缺乏认同感?
钟富喜认为,华人社区对于澳新军团日普遍缺乏认同感,原因之一来自社区对澳大利亚军方认知的局限。
“没有多少澳大利亚华人对军队感兴趣或者是与军队有往来的,尤其是澳大利亚的军队,”他说。
“他们担忧从军可能带来一定的危险。但是在将来,他们应该特别鼓励自己的孩子去上军校或加入陆军、空军预备役。[因为]在军队里得到的培训是在大学里边学不来的。”
赵汝权(Edmond Chiu)是墨尔本大学的一名荣誉教授,也是一名从事澳大利亚华人历史研究的学者。从2012年起,他一直在搜集并记录澳大利亚华人在一战和二战中的故事。
他说,华人对于澳新军团日的参与度也取决于他们的成长和文化背景。例如,对于新移民来说,如果不主动去了解澳大利亚的历史,自然对于澳新军团日显得陌生;而在澳大利亚出生或长大的华人,这已成为他们文化认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香港移民背景的赵汝权在13岁那年移居澳大利亚。他回忆道,在中学时代,除了学校老师每年会布置一篇关于澳新军团日的作文外,他还会参加当地的纪念游行活动。澳新军团日已经是他文化认同中重要的一部分。
“作为一名澳大利亚人,我纪念那些为了这个国家的自由而献身的人,在这些人当中也有华人的身影,”赵汝权说。
讲述华裔军人的历史重要吗?
Video Player failed to load.
澳大利亚华裔退伍老兵李锦球认为,虽然自19世纪末就一直为澳大利亚而战,但华裔军人的贡献却没有被承认。
Play
Space to play or pause, M to mute, left and right arrows to seek, up and down arrows for volume.
澳大利亚华裔退伍老兵李锦球认为,虽然自19世纪末就一直为澳大利亚而战,但华裔军人的贡献却没有被承认。 (
ABC中文
)
1914年,一战爆发之际,许多澳大利亚华人响应号召、试图参军。
但不幸的是,当时的国防法案要求士兵需要“具备欧洲后裔血统”。一些华裔因此感到困惑和苦恼,虽然在澳大利亚出生,但由于这项立法,他们被禁止入伍。但当时也有一些征兵官员无视这项立法,允许了部分华裔和原住民入伍。
据赵汝权提供的最新研究数据显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至少有269名澳大利亚华人入伍;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至少有1260名澳大利亚华人入伍,其中陆军1053人,空军192人,海军15人。
由于一战中女性被禁止入伍,相比而言,二战中入伍的华人女性明显增加,主要集中在陆军和空军队伍中。
“其中一些人还出名了,但直到近些年军方才认可了他们的功劳……他们是一些非常有自豪感的年轻华人,并且非常有决心,”钟富喜说。
据记载,一战时澳大利亚军队中有一位名叫沈比利(Billy Sing)的华裔狙击手,他在加里波利战役中杀敌200余人,并获得了包括一枚杰出表现勋章(Distinguished Conduct Medal)在内的诸多荣誉,还得到了“刺客”(The Assassin)、“杀手”(The Murderer)等别名。
在墨尔本的澳华博物馆中,曾展出过《华裔军人展览》(Chinese Anzacs)随后在全国多个城市巡展。在悉尼的唐人街,也有专门为华裔军人设立了纪念碑。
“澳新军团日最重要的一个信息就是,我们会铭记那些逝去的人,勿忘他们的牺牲(Lest we forget),”赵汝权说。
“如果你看待自己是一名澳大利亚人、澳大利亚华人,那么这一天是最重要的日子。[新移民]他们应该去了解澳大利亚的的历史,因为华人在其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已经刻在了我们的DNA里。”
澳新军团日与中国的关联
近年来,除了澳大利亚华裔抗战老兵的后代们积极参加澳新军团日外,来自中国的抗战老兵的后裔也飘扬过海,加入到澳大利亚本地的游行纪念活动中。
虽然在不同的战场,但是在二战中,世界华人们在不同的土地上为着同一个目标共同奋战过。
去年,在墨尔本的澳新军团日的游行队伍中出现了一支由30多人组成的中国地区二战老兵后代方阵。
“虽然他们的英语不是很流利,但是我们有着共同的军事传统,即使来自不同的国家,我们也互相尊重,”钟富喜说。
在悉尼的一些社区服务站的历史学习班中,为了是年纪偏大的新移民父母们领会澳新军团日的精髓,有的社区Anzac Day翻译成澳大利亚的“建军节”。
赵汝权表示,博物馆、中文媒体以及社区服务都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这段历史。
“在学校接受过历史教育的学生们,可以把他们学到的回家分享给他们的家长和爷爷奶奶们,”他说。
“我觉得这也是[在澳大利亚的]中文媒体一个责任,去教育公众、传递历史。”
Katrina说,她会趁疫情隔离期间在家深入挖掘这段历史。
“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今天幸福的日子。如果当时这些澳洲士兵惨败了,我们也许就不会来到这个美好的国家,命运给也许就不一样了,”她说。
钟富喜鼓励华人社区的后代积极参军,他认为军队能够提升个人的领导力、勇气、自律、健康身心和毅力。对他而言,入伍还有两个重要原因
“帮助摆脱‘东亚病夫’的形象……和养成永远不放弃的精神,”他说。
Video Player failed to load.
2019年澳新军团日的街头游行中有一些华裔面孔,他们中有参加过战争的澳洲华人,有的则是二战中国战区老兵的后代。
Play
Space to play or pause, M to mute, left and right arrows to seek, up and down arrows for volume.
2019年澳新军团日的街头游行中有一些华裔面孔,他们中有参加过战争的澳洲华人,有的则是二战中国战区老兵的后代。 (
ABC中文
)
“唐人街”Fb每日分享澳大利亚精选新闻,让你随时随地知道澳洲最新 @玩乐、@移民、@生活资讯:https://www.fb.com/news.china.com.au/
【欢迎新闻爆料,洽谈合作!】微信订阅帐号:news-china-com-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