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我在北京过的。
大年三十的早上,我就发现不对劲了。看到微博有个词条:“一亿人原地过年”
一亿人?我和大多数网友一样感觉自己被诓骗了,不应该是五六个亿?
同时,我也意识到,异乡人为了回家过年,真的很拼。从排队核酸检测到排队抢票,扫了无数次健康宝,终于证明了自己很健康,最后健康的回到家里。回过头来,那些留守在原地过年的人,她们的除夕是怎么过的?我除夕的工作和任务,就是瞄准她们——那些原地过年的女孩。
△我以为有5亿人
—01.诸多第一次—
很多人把第一次贡献给了2020年春节。
第一次做饭,把厨房熏得烟雾缭绕,豆角烧五花肉倒了半瓶酱油,接着“洋洋自得”发朋友圈远远的呼唤:妈妈我长大了!
饭第一次自发打扫房屋、清洗玻璃。第一次,站在异乡的街头给亡故亲人烧纸钱。
△街头烧纸有隐患
童姥的第一次,说出来让我震惊:“这是我28年来,第一次离开父母过年。”
童姥是位女性安全博主,最显性的特性是独立,她本人行事如同外形一般利落。在她拍的女性安全的视频里,常常犀利得只漏出眼逢,抖落罪行的时候嘴巴像打机关枪。我以为像她这样的独立女性,很能自洽的独处,但对于不能回家这回事儿,童姥显然十分局促也很焦灼。
△独立女性童姥
我打趣说:原来你对父母依赖这样深?对团圆也如同世俗那样执着?
她说对啊,那又怎么了,依赖父母、盼望团圆不是丢人的事儿。为什么没回家呢?童姥半个月前就发过朋友圈:回去怕被隔离,隔离结束,可能工作全完了,拍视频这个事儿,线上不能完成。
△童姥的疑虑除夕怎么过呢?
童姥本来想和朋友组局,但又迟迟不敢组:“万一就能回去了呢,疫情常常发生变化?”童姥聊完后,我下意识收集信息才了解到,像她这样的女孩其实很多。和父母天南海北后,表面上的她们总是能独当一面,可以独居、可以加班一个人回家、能扛工作的雷,事实上,她们对家庭的依赖似乎从未断过“奶”。有女孩,活了30年,第一次知道不能回家一直流泪。她反复计算着家乡和过年地的距离,她也把过年第一次痛哭,贡献给了2020除夕。
起初,我始终不能理解:为啥要回家,为啥非要过年回家,团圆有那么重要吗?
后来,我才知道,过年回家和父母团圆,是她们难得能均匀呼吸、充电的时候。—02.第一次自在
—阿勒是四川人,按照当地习俗,腊月三十吃年夜饭之前,应当跟上大队伍去祭祖,炮火连天。初一早上起来,吃完汤圆就要回外婆家里,午饭前再去祭祖一次。如此的除夕,阿勒过了27年,年年如此,雷打不动。
越是长大,阿勒越是不想去祭祖了,一到这两天就意味着满山跑,早上不到八点钟就被父母从床上拖起来,面对成堆的亲戚。2020年,阿勒除夕前5天便开始放假。
前三天时刻关注疫情动向,关注防控,后面爸妈直接打来电话:麻烦,别回家了,香肠腊肉寄过来。
△四川人不能少的腊肉
阿勒觉得开心,感到一种成长似的自在,终于不用满山爬着祭祖,清早爬起来到处走亲戚了。闷头睡,打游戏,打开70集电视连续剧,大胆安心的追剧。对于除夕夜怎么过,阿勒完全没想过:“怎么过,得过且过又睡过。”
自在到第三天,阿勒觉得不对劲:“想出门,想说话,但不知道找谁。”朋友圈出现全国各地的实时定位,本来说不回家的同事都回家了。阿勒没有准备年货,但在腊月二十九的时候找市场买了草纸,预备找个街头给家里的老人烧过去。阿勒说,这是她第一个自在年,不过这份自在不过如此,不如漫山遍野的跑,叮铛咣啷发鞭炮。虚假繁荣也是繁荣。
△除夕祭祖
—03.没有比孤单更生动的形容词—
放假3天,二妮3天没洗澡,就这么一个人烂在床上、客厅、厨房、卫生间。为什么不回家?
其实这已经是她第4个不回家的春节。但也确实是第一个没有团圆打算、吃年夜饭的除夕,是的,对二妮来说今年比较特殊,因为今年没有团圆。具体原因,二妮说不上来,无非是生活中的一些突变,原本的计划泡汤了,她就这样落了单。“我有安排了。““我还是打算回家。”“我要陪一个没人陪过年的朋友。“
“我得去趟天津。”她突然才发现没什么朋友:“都是骗子,这座城市最后还是空了,人和车明显都少了,和往年差不多。”
△空旷的街道
腊月二十九的时候,二妮深夜独自出门散步,骑上自行车,大胆放开双手:“再也不用避开人了,也避开车了。”二妮说,对比起往年,地铁还是热闹的,空荡荡的车厢,突然多了很多异乡人,各自抱着手机,表情严肃,唯独这里没有过年的气息。除夕到底怎么过?大概是加班,和家里的猫过:“也就热闹那一会,一睁眼一闭眼就过去了。”
△今年北京的地铁尤其热闹
—04.流浪汉拯救计划—
今年是个特殊的年份,很多人回家的路被阻断。去年爆发的时候,很多人已经回到了家中“幸免一难。”观察了一个星期,我朋友圈基本分成两派,一些人锣鼓喧天,见老友,吃香喝辣。而上面记录的这些女孩,则早早的就体现出了除夕焦虑。
虽然不明说,但言辞里问的都是:怎么过?哪里过?你们怎么过?可不可以和我一起过?腊月28、29的那两天尤其。老实讲,我甚至能从她们朋友圈的文字,闻到一股:尸腐味。——你感觉她们呼吸着在发朋友圈,但其实上只有躯壳一具,灵魂早就被别的团圆和热闹带跑了。
△除了自己,好像一切都快乐
索性我过年也没团圆,不如就和童姥搞个「流浪汉打捞计划」吧。
我们准备打捞起身边那些除夕没人陪,不知道如何过年的异乡女孩们。找个地方,大家简单的聚一下,虽然不能替代女孩们真的想见的人,但起码让她们看上去没那么孤独。
偷偷的,我和童姥发起一场计划,定好了场地,搞到了她们地址。除夕当天,我们敲了5个女孩的门,去接她们团圆。开篇台词就是:可以和你一起过年吗?
05.啥也不是
敲开各位家的门搞突袭,我才意识到自己这件事情可能做对了。有的人把门口贴的很热闹,红红火火的春联,但进门啥也不是,打开冰箱空荡荡。
△空空的冰箱
有女孩在正在修暖气,家里乱糟糟一团,窗户都被掀开了。“平时没时间找人上门修,哆嗦了好久,今天可算安排上了。”我说都已经立春了,已经不冷了。
△民工女孩
有女孩正在工作,仰天躺在床上,房间静悄悄的,也没有电视机,音响里出来的播客声音,才让气氛显得热闹些。更多的主题是乱糟糟,平时什么样子,她们的屋里还是那个样子。二妮家里沙发上散落的衣服是最有年味的地方,昨天她出门了,成堆的衣服里若隐若现出红色的袜子。她还去了市场,花了三块六,扯了一条红布,有老人信这个,除夕的时候缠一块红布在腰上,来年可以健康平安。
△唯一的年味
—06.我也想你们—
“可以和你一起过年吗?”我敲了8个女孩的门问道。有的拒绝了我:“咋不早说,刚刚约了晚上吃火锅。““不能,狗子会哭的。““你看看我们家,像过年的地儿吗?”
最后我成功捞到了7个女孩,接上她们,费劲的打车,费劲的去到好不容易定上的小公寓。过年的活动内容不在计划之内,因为我相信只要女孩聚在一起,一定可以过个不错的年。事实上,她们在出门前,也各自带上了特产、河南的烧鸡、陕西的烧烤、重庆的辣子鸡、四川火锅底料、家里实在啥也没有的,带了洗洁精。
△洗洁精,为年夜饭贡献一份力量
以及扑克、桌游、游戏机和部分男家属、男闺蜜。与其说,她们带上了逗闷子的玩具,不如说她们把家乡和念想带去了临时公寓,不出意外的话,她们应当在家里,也是吃的这些,玩的这些。公寓很凄凉,没有家味,一开始童姥都打算放弃了:“还是去餐厅吃饭吧。”我说再怎么凄凉,都不如年三十大家在外面奔波的凄凉,人多了,味儿就有了。
△健康聚会,进门扫扫健康宝
果然,随着大家陆陆续续的进屋,天南地北的特产凑齐了一桌简单的年夜饭,吃喝玩乐一应俱全。笑声起来了,电视机响起春晚的前奏,一切都准备就绪了。
原地过年的女孩,除夕都是怎么过的?我们的节奏是老旧的,吃、喝、打牌、玩游戏、等春晚、一起守岁。但对于大多数的我们而言,体验是新奇的:阿哈?原来异乡的年也可以过得红火。凌晨钟声的前夕,也是我们作为“工具人”各自散退的时候,大家各自和父母亲人拨通了电话。“干什么呢?别哭啊闺女,明年再回来?”“哭啥,你看,我和朋友们一起吃饭呢,可开心了?““我们想你。““我也想你们。”
△和父母视频,一直解释裤子不短,足够保暖
—07.我不希望见到你了—
聚会散去,有女孩对我说:“希望明年今日,我们不会再见了。”这个年过得费力,临时的找场地、聚集人员、凑年夜饭、排队打车这些都不算什么。一堆人在这样的节日凑在一起,最费劲的是假装,装得很开心,笑得很大声。
气氛稍微冷却些,大家都有种秘而不宣的尴尬,有眼力见的人马上用下个梗接上,我们尽量不让自己安静下来。不能说「有点惨」,这样感觉很对不起眼前这些人;也不能说「很开心」,这样又感觉对不起在家守候的亲朋。非常暧昧的心情,非常特殊的除夕气氛。
△认真和家人一起看春晚
城市里面,几乎听不见炮火声音也看不到烟花。新年几乎就是悄悄地来,又悄悄的走,唯一能起到提示作用的便只有时针了。等我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从庚子年过渡到了辛丑年,新一年的阳光并没有特别之处,期待发生的仍然没发生,不想发生的仍然在发生。但我还是隐隐感到到一些不同。今年的新闻、宣传的关键词,再不是团圆、聚首。但人们还是翻越重重困难,如同当年被推翻的柏林墙一样,团聚是唯一目的,爱是最大正当的理由。
△推翻柏林墙,因为想和爱的人团聚
△为了回家,寒流下排队检测剩下这些的男孩女孩们又得到了什么呢?
我觉得是体验。《鼠疫》中的一句话,或许也可以这样说:“这个没有爱的世界真好比死人的世界,总有一天人们会厌倦监狱、工作和勇气,去找回可人的面庞和柔情似水的心曲。”很多人前面20、30年过着同样的年,于是每年便会假性陪伴,人在家中,魂魄在远方,渴望新鲜和不同。
经此一役,和父母隔着屏幕,人在远方,灵魂早就呆在父母身边,第一次终于体会到和亲人别离的辛酸。△和家人打电话,忍不住红眼眶,说的最多的是:你放心,我很开心。我们或许遭受了孤独,但收获的是珍惜和警醒。明白了什么是覆巢之下无完卵,太阳底下发生的任何事,都和我们相关。
今年之后更珍惜和爱的人相处的时间,爱护宇宙中的一切。因为,今年除夕发生的这一切不过都是被放大了。疫情即生活,生活即苦难。即便没有2020,曾经也有很多不能回家、无家可回的人,只是今年多了许多许多人,大家一起在苦海中继续前行、战斗。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着方,可联络。
“唐人街”Fb每日分享澳大利亚精选新闻,让你随时随地知道澳洲最新 @玩乐、@移民、@生活资讯:https://www.fb.com/news.china.com.au/
【欢迎新闻爆料,洽谈合作!】微信订阅帐号:news-china-com-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