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住房机构为青年津贴领取者提供住所支付费用降低

社会住房机构为青年津贴领取者提供住所支付费用降低

依靠青年津贴生活的无家可归年轻人面临更严峻的住房困境 (ABC新闻:莎伦·戈登)

无家可归的年轻人表示,下届联邦政府必须解决他们被社会住房体系拒之门外的现状。

现行政策下,社区住房机构为青年津贴领取者提供住所的收益,比安置养老金领取者少46%。

缺乏稳定居所的年轻人被迫栖身收容所,最糟时甚至露宿街头。

为保护隐私化名为瑞恩的年轻人,16岁就因家庭暴力逃离家园。

“当时只想逃命”,他回忆道。这个少年曾流落街头,如今辗转于各家青年收容所。

社会住房机构为青年津贴领取者提供住所支付费用降低

瑞恩表示在申请住房时无法获得与成年人同等的待遇 (ABC新闻:莎伦·戈登)

“独自流浪太可怕了”,瑞恩说。多年来他始终无法获得长期住所,因为住房机构不愿接纳像他这样的年轻人。

“收留年轻人意味着收益缩水,这是我用亲身经历验证的残酷现实。”他苦涩地说,”当你发现必须等到某个年龄才能获得平等权利时,那种绝望难以言表。”

社会住房机构为青年津贴领取者提供住所支付费用降低

社会住房机构从年轻租客处获得的租金比养老金领取者少46% (ABC新闻:莎伦·戈登)

“青年住房惩罚”

社会住房租金依据住户收入及联邦租金补贴额度计算。若安置22岁以下青年,机构获取的租金比安置22岁以上求职津贴领取者少30%;若选择青年而非养老金领取者,租金差额更达46%。

墨尔本城市使命组织的肖娜·摩尔将这种现象称为”青年住房惩罚”。”年轻人被私人租赁市场拒之门外”,她指出,”现行社会住房体系根本没有为年轻人设计入口。”

社会住房机构为青年津贴领取者提供住所支付费用降低

肖娜·摩尔支持”家园时刻”运动,呼吁建立1.5万套青年专属住房 (墨尔本城市使命组织提供)

收容所人满为患

走投无路的年轻人涌向墨尔本CBD的”前院”等收容所。工作人员奥利观察到:”连原本稳定的学生群体也开始沦落街头,甚至出现13岁孩童求助的身影。”

社会住房机构为青年津贴领取者提供住所支付费用降低

“前院”为12至25岁无家可归者提供支持 (墨尔本城市使命组织提供)

这里提供洗衣服务、简餐,幸运者能获得17张床位中的一席。但更多人被安置在机构付费的汽车旅馆,”那里混居的成年人常对青少年构成威胁”,奥利痛心地说。

政策改革呼声

联邦大选前夕,160家前线机构与研究者组成的”家园时刻”联盟呼吁各党派改革住房政策,要求政府承诺建造1.5万套青年专属住房。

“年轻人正在付出生命代价”,奥利强调其紧迫性。该倡议获关键独立议员及绿党支持,后者更主张扩建至2万套。

住房部长克莱尔·奥尼尔回应称,政府五年内将新建5.5万套社会住房,并拨款12亿澳元用于危机安置。但面对持续攀升的青年无家可归现象,这些措施能否破局仍需观察。

年轻无家可归者的困境折射出制度性歧视,住房政策的经济导向使弱势群体陷入恶性循环。随着危机加剧,社会各界正推动系统性改革,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仍需突破利益藩篱,建立真正公平的保障体系。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给TA喜欢
共0人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澳洲新闻

    6岁男童金伯利洪水中紧抱树枝获救

    2025-3-24 16:52:59

    澳洲新闻

    煤炭巨头皮博迪违反许可条件,因皇家国家公园污染被罚50万美元

    2025-3-24 17:42:31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