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党领袖彼得·达顿正受到部分自由党同僚施压,要求其在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上超越工党提案,并考虑每年根据通胀率上调个税起征点,以抵消通胀对民众收入的侵蚀。
联盟党议员与保守派经济学家认为,将个税起征点与通胀指数挂钩既能抑制政府税收增长,又可遏制持续膨胀的财政支出。达顿将于周四晚间发表预算回应演讲,一位不愿具名的自由党议员透露,党内普遍期待其能提出实质性个税改革方案,或至少释放未来行动信号。

该议员表示:”若反对工党的减税方案,我们必须拿出减轻民众与企业负担的替代方案。我一直支持起征点指数化机制。”根据经济学家克里斯·理查森估算,实施该机制每年将减少约40亿澳元财政收入,十年后年成本将升至100亿澳元。
财长吉姆·查默斯此前意外将18,201至45,000澳元收入区间的边际税率从16%降至14%,该政策在2027-28财年全面实施后,每年将耗资74亿澳元,多数劳动者可获得536澳元减税。自由党智库门齐斯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尼科·洛指出,工党方案只是确保”所有纳税人”都能获得减税的最低限度政治操作,既无助于激励进取精神,也未解决高收入群体税率攀升问题。
独立研究中心经济学家罗伯特·卡林建议达顿承诺实施个税起征点指数化:”无论是预算回应还是竞选期间,都应明确表态。这是诚实财政的表现,也能约束政府开支。”理查森预测,若不采取行动,到2031年平均全职工作者税率将从30%升至37%。
反对意见则认为,指数化将削弱政府通过阶段性减税进行税改的灵活性。有自由党成员坦言,维持现行机制可促使更多高收入者进入47%最高税率区间,从而扩大高端减税政策的支持基础。前财政部秘书肯·亨利与生产力委员会前主席迈克尔·布伦南近期均呼吁建立定期调整机制,前澳联储助理行长卢西·埃利斯更建议按2.5%通胀目标逐年调整,称此举既能缓解民众压力,又可减少减税决策的政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