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eigh Hoffman(左)与19岁的Tayte Ryan在个人争先赛决赛中交锋。(ABC Sport: Simon Smale)
澳大利亚自行车运动正经历着毋庸置疑的变革时期。
这在奥运会结束后的数周乃至数月内并不罕见。
一个周期结束,新的周期开始。一些车手选择离开,另一些则崭露头角。
然而,对于澳大利亚自行车协会(AusCycling)而言,这段奥运后的时期比以往更加动荡。
澳大利亚在巴黎奥运会上斩获五枚奖牌,创下自2004年以来的最佳战绩:男子团体追逐赛打破金牌荒,加上在争先赛项目中获得的两银两铜,仅次于不可战胜的荷兰名将哈里·拉夫雷森。
马特·理查德森包揽了个人争先赛和凯林赛的两枚银牌,而马特·格拉泽则在凯林赛中获得铜牌。
另一枚奖牌来自团体争先赛,由理查德森、格拉泽和Leigh Hoffman共同获得。
如今,只有Hoffman仍在国家队计划中——他于周四在布里斯班赢得了澳大利亚争先赛冠军。
让我们谨慎地谈谈马特·理查德森。
这位25岁的车手如今在澳大利亚自行车协会官员耳中仿佛成了禁忌——就像赛道肌肉发达、风驰电掣的伏地魔。
或许这更多是官方的问题而非车手间矛盾。”确实有点像,”Hoffman笑着对ABC体育表示,随即正色道:”虽无私人恩怨,但澳英 rivalry 历来存在,何不让它继续?”
“事实就是如此。他现在是竞争对手。我来比赛不是交朋友的。”
理查德森在巴黎奥运后戏剧性回归出生地英国,这注定使他在可预见的未来成为澳大利亚官方不受欢迎人物——澳自协甚至略显无力地宣布终身禁止他代表澳大利亚参赛。
Hoffman事实上曾在去年12月的UCI场地冠军联赛中击败过改换国籍的理查德森。但在科尼亚站,他负于法国选手Rayan Helal获得第四。
Hoffman表示,随着洛杉矶奥运周期重启,澳大利亚短距离组将注入新鲜血液:”我们需要让年轻选手积累经验,避免把奥运会当作首次大赛。”
追逐赛前景光明
澳大利亚在科尼亚另有斩获。卫冕奥运冠军的团体追逐队以全新阵容夺冠——Joshua Duffy、Liam Walsh、James Moriarty和墨尔本-瓦南布尔公路赛冠军Blake Agnoletto组成的四人组击败美国,奥运冠军Oliver Bleddyn仅参与首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