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式足球界名人兼媒体主持人埃迪·麦奎尔卷入深度伪造金融骗局 (澳联社:斯特凡·波斯尔斯)
诈骗分子在YouTube广告中使用深度伪造技术冒充知名足球评论员兼媒体人埃迪·麦奎尔。
经澳广查证,该广告盗用了麦奎尔在商业电视台出镜的画面,并配以模仿其声线的旁白。麦奎尔本人已确认此事属实。
广告宣称提供高回报投资机会,画面中附有二维码。
伪造的声线在美式口音间飘忽不定,时而逼真时而失真。
“这显然是诱导用户扫描二维码,进而入侵手机系统的精密骗局。”麦奎尔向澳广墨尔本电台透露。

这段深度伪造视频质量参差不齐,部分片段几可乱真,部分则明显经过篡改 (供稿)
他表示手机用户可能成为骗局受害者:”声线模仿相当到位。虽然我带有格拉斯哥与爱尔兰混血口音的特质声线本应难以复制,但这次伪造确实足以以假乱真。”
不过他指出,仔细观察会发现口型与声音存在细微不同步。
YouTube母公司谷歌尚未就此置评。
麦奎尔透露这已非首次遭深度伪造技术盗用形象,更令人不安的是脸书等平台对下架此类视频的消极态度:”基本不可能成功举报”。
“几乎所有露过脸的媒体人都遭遇过类似情况,平台方根本不予理会。”
深度伪造视频常被用于冒充名人实施金融诈骗。除麦奎尔外,前《日出》节目主持人大卫·科赫、休·杰克曼、罗伯特·欧文甚至阿尔巴尼斯总理都曾沦为诈骗工具。
专家:深度伪造技术门槛降低但破绽仍存
蒙纳士大学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系副教授阿布希纳夫·达尔指出,当前开源工具泛滥使得伪造视频几乎零门槛。
“从换脸到图片转视频,各类应用让伪造名人发言变得轻而易举。”达尔博士表示。他同时强调社交平台应承担过滤虚假内容的责任:”随着生成式AI发展,深度伪造检测技术也在进步。希望平台能在上传环节拦截这类内容。”
但他也提醒用户需保持警惕:”遇到可疑音视频时,未经核实切勿转发。”

达尔博士强调社交媒体公司与用户都应抵制深度伪造内容传播 (澳广新闻:卢克·斯蒂芬森)
达尔博士列举了识别伪造视频的关键特征:麦奎尔视频中唇部区域的细节瑕疵、AI难以完美还原的口腔构造、不自然的眨眼频率,以及机械感明显的声线。
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旗下Scamwatch建议公众勿轻信社交媒体投资建议,应通过证券投资委员会核查理财项目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