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捧杯不必符号化解读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分类:评论
发布于 2014年1月28日 星期二 16:04

【导读】李娜又红了。前天的澳网女单决赛,继2011年法网后她斩获职业生涯第二个大满贯。以中国体育人在当今世界体坛主流项目中所取得的成绩,李娜最棒!

李娜捧杯不必符号化解读

        人红多人爱。昨天,有人热切地帮娜姐“认祖归宗”:娜姐是楚人,楚霸王项羽也是,娜姐“女汉子”般的特立独行、敢作敢当,与项王一脉相传。按此演绎,一个沽名钓誉的项羽岂能攀附上娜姐?近年来,她独步神州,又西降法网于巴黎,南收澳网于墨尔本,如此“开疆拓土”,怕是成吉思汗也该退避三舍吧。

        虽是玩笑,却是“赢家通吃”现实的比拟。自李娜首次问鼎大满贯起,民族英雄、国家形象大使等等赞誉已铺天盖地(笔者也曾起哄其中)。最典型的,是借李娜“单飞(职业化)”成就来影射“举国体制”唯金牌是举的弊端,认为李娜的成功启迪着中国体育改革乃至“中国梦”的践行模式。谁知道,娜姐是否高处不胜寒?

        无限拔高李娜的示范价值和意义,与国人一好百好、浮夸虚妄的集体“谄媚”之态息息相关,更传递着公知们“借力打力”的良苦用心——以李娜的成就为板砖,敲砸中国体育现状和体育体制。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运动会金牌加速失宠,参与西方主流体育项目并分得一杯羹的明星遂加速走红。如今,就像曾经膜拜奥运金牌“零的突破”的创造者许海峰那样,大众尤其是体育公知们正顶礼膜拜职业网球大满贯得主李娜。

        膜拜许海峰与崇拜娜姐,本质相同。上世纪80年代,百废待兴的中国迫切想向西方自证“非东亚病夫”,故以金牌凝聚人心、唤起民族自强;30年后的当下,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又需要向西方释放“同一地球村”的邻里善意,故以冠军为台阶,吸引普世关注。其实,上下30年,我们对金牌(冠军)崇拜依旧,对西方“邀请关注”的心态依然。所不同的,只是把“工具”由运动会变成了主流职业赛事,还自诩与时俱进。归根结底,所谓民族英雄、国家形象大使等等安插给娜姐的称号,透露的还是“他信力”和自我矮化的邀宠心态。

        不过分追捧,不过度解读,李娜的价值究竟何在?笔者看来,她的精湛技艺、顽强意志、超人战绩,制造了一个绝佳的体育竞赛表演产品,成为人们茶余饭后一档上好的休闲娱乐励志节目,给体育爱好者乃至普通民众带来了快乐、激情、振奋及竞相效尤的动力,这就是真实的李娜魅力之所在。事实上,这也是体育职业化、商业化的应有之义——职业体育的内涵,即在于靠娱乐或鼓舞大众来赚取票房、赞助和粉丝等,实现商业价值和盈利的最大化,以及品牌价值和内涵的不断提升。

        实事求是点,别借李娜说事,更别拿她当做某种“符号”、“象征”,甚至“神”!

来源:金羊网

给TA喜欢
共{{data.count}}人
人已喜欢
中国新闻

湖北省奖励李娜80万 网友:政府的奖励算啥?

2014-1-30 12:00:22

中国新闻

浙江现家庭聚集性H7N9病例 全家发病 - 澳洲

2014-1-31 21:57:3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