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你可能听说过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但你是否知道,帕金森病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阿尔茨海默症,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如今,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
他们首次成功观察到与帕金森病密切相关的人类PINK1蛋白,这一发现有望加速针对该病的新药研发。
帕金森病是一种影响神经系统的渐进性运动障碍,患者常出现手抖、肌肉僵硬、行动迟缓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目前,澳大利亚约有20万人患有帕金森病,每天新增50例,而全球范围内的病例数量也在迅速增加。
如果不加以控制,帕金森病可能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全球健康领域的又一大挑战。
近日,墨尔本WEHI(Walter and Eliza Hall Institute of Medical Research)的研究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
他们首次观察到人类PINK1蛋白的完整结构,并揭示了其如何附着在受损的线粒体表面并启动“自我修复”机制。
PINK1的主要功能是“标记”受损的线粒体,使细胞能够及时清除并替换为健康的线粒体。
然而,当PINK1发生突变时,这一功能失效,导致受损线粒体无法被清除,从而引发帕金森病。
也就是说,PINK1的异常是导致帕金森病的关键因素之一。
该研究的负责人David Komander教授表示:
“我们早已知道PINK1与帕金森病有关,但过去25年,我们一直无法真正‘看到’它的结构。
现在,我们终于能够直观地了解它的工作机制,并更精准地找到药物与PINK1结合的方式,从而开发出能够阻止或减缓帕金森病的新药。”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线粒体生物学家Dr Sylvie Callegari透露,这一突破来之不易。
“过去我们一直无法纯化PINK1蛋白,所以我决定采用‘硬来’的方法——大规模提取蛋白质,强行将其从细胞中分离出来。
事实证明,这一方法是值得的,因为我们不仅解决了一个难题,还解决了多个难题。”
研究团队还首次展示了PINK1如何通过四个阶段感知线粒体损伤,并发现了一组独特的蛋白质,
它们像“对接站”一样,帮助PINK1顺利附着在受损线粒体上。
此外,他们还观察到帕金森病患者体内的PINK1突变如何影响这一过程,为未来的精准治疗提供了重要线索。
目前,帕金森病的治疗手段主要是通过药物控制症状,但无法真正阻止病情恶化。
而这项研究的突破,意味着科学家们未来有望找到能够稳定PINK1蛋白的药物,从而减缓甚至阻止帕金森病的发展。
Professor Komander表示:“这不仅是一次科学突破,更是为帕金森病患者带来希望的一步。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找到能够彻底改变疾病进程的药物,而这项研究正是迈向这一目标的重要一步。”
本文介绍了澳大利亚科学家在帕金森病研究中的重大突破,首次观察到与帕金森病相关的PINK1蛋白结构,揭示了其在线粒体修复中的作用。这一发现为开发新药提供了重要线索,有望减缓甚至阻止帕金森病的发展,为全球患者带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