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变局,这个“事情”,怎么看?
选举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不是排队投票那么简单。
过程怎么处理,结果能不能摆平各方,坎儿多着呢。
生米煮成熟饭?
这一次缅甸军方大动作,其实早有预兆,导火索就是大选结果。
去年11月选举,缅甸国会改选,昂山素季领导的民盟大获全胜,成绩比2015年还漂亮:人民院改选315席,民盟拿下258席;民族院改选161席,民盟赢得138席。
选举结果,让亲军方的巩固与发展党“哭了”。
某种程度上说,军方势力岌岌可危。
选后争议,太司空见惯了,特朗普的不依不饶,已经给世人上了生动一课。
看似并不罕见的挑战选举结果,对持续执政的缅甸军方领导人敏昂莱说,事关个人和军方集团的命运。
别小看缅军方,曾经治国超过半世纪,2015年放手让国家走上“民主化”之路,但继续占据内政部、国防部、边境事务部3大要职,在国会保留4分之1的“修宪决定权”席次,算是一种“核选项”。
但去年选举,选民用选票“回敬”军方,让民盟的执政地位更加巩固,但这也埋下了如今事变的种子。
军方也提出选举有舞弊,从选举结束到事变止,不到三个月时间里,军方提了20多次。
只不过,过去3个月里,世界的焦点在美国大选,和特朗普阵营震天响的“停止偷窃”(Stopthesteal)。
美国选举,各州调查、重新计票、认证确认,走完一整套程序。
在缅甸,军方也提出同样的诉求,正式交涉,调查,调查,调查!
但是,民盟“霸王硬上弓”,在没有履行依法调查程序的情况下,议会、政府就要启动上马,生米要煮成熟饭。
这是逼着军方出手……
其实,哪里有选举,哪里就非常可能就有舞弊,因为背后牵涉的利益太大了。
昂山等人这次被扣押的时间,是他们领导的新国会将要就职的日子。
新政府启动前,双方寻求一个能接受的安排,照顾彼此利益,没有谈成。
吃独食?
民盟政府要进入到第二个五年执政期,军方知道民盟的主要目的是要修宪,就是为了修改军人在议会中四分之一的席位。
军方意识到,民盟政府没有理会对选举的抱屈,接下来执政,民盟提出修宪,军方反对的话,也可能会被置之不理。
如此不妥协,军方不仅是高度警觉,更对今后国内政治安排充满了不满和担忧。
结果,军方就一不做二不休……
本质上,这是缅甸多年来从来没有解决的军政关系在不断的矛盾和摩擦中产生的一次大爆发。
选举产生的问题,从来多如牛毛,如果用推倒重来的方式解决,是否有法可依?
事情
这就带出中国怎么看邻国发生的事。
外交部发言人说,注意到缅甸正在发生的事情,中缅是友邻,希望缅甸各方在宪法、法律框架下妥善处理分歧,维护政治和社会稳定。国际社会任何行动,都应有助于缅甸稳定,和平、和解,避免激化矛盾,使局势复杂化。
或许,也只有中国才会这么呼吁。
毫无疑问,中国不干涉内政,持的是一种相对中立和超脱的态度。没有像英美等国,立即跳出来谴责军方,也没有急着选边去支持民盟政府。
外交部发言人没有用“政变”一词,而是说,注意到缅甸发生的事情。
“唐人街”Fb每日分享澳大利亚精选新闻,让你随时随地知道澳洲最新 @玩乐、@移民、@生活资讯:https://www.fb.com/news.china.com.au/
【欢迎新闻爆料,洽谈合作!】微信订阅帐号:news-china-com-au
体会一下,两个词的区别:政变、事情。
中国邻国发生那么大的事,中国当然关注会对自身可能产生的影响。
特别要留意家门口可能会出现的不速之客,比如会不会出现亲美反中政权等等,这些都是不得不防,也是美国最擅长、最乐意尝试的。
但美国这么操作,也警惕打压或扶持的后果。
毕竟,对于这些邻国来说,中国是他们搬不走的邻居,美国只不过合则用,不合则弃。
美国国务院眼下还在内部争论,到底怎么对待缅甸变局。目前,负责东亚和人权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还没有被提名,很多刚到任的低阶官员对缅甸情况也相当隔膜、陌生。
但拜登政府内部也有一个共识,不要对谴责缅甸展现出任何犹疑,否则美国将会显得软弱,缅军政府与其他势力可能也会因此更加自信。这也是拜登政府在事件发生14个小时后,就第一时间发表总统、国务卿、白宫发言人声明的原因。
这种谴责与表态,并非基于事实,而是为了不能让美国政府看起来“软绵绵”。
但因为是中国家门口的事,中国处理起来才会更加谨慎。
事实上,中国与军方和缅甸民选政府都保持了友好的关系。无论是与民选政府还是军政府接触,中国都会强调两国的传统友好以及两国的“胞波(兄弟)”情谊。
中国不干涉政策,是超越了缅甸执政党和反对党、军方和民盟之间的矛盾,更多的是从两国的整体利益出发,来处理和缅甸各派利益之间的关系。
就像巴基斯坦,不管国内内斗怎么激烈,和中国的关系,全天候就是全天候,巴铁就是巴铁,不受干扰。
摸着石头过河
既然发生事情,军方显然已经铁了心,相比于可能的国际制裁之类,他们在国内的命运安排,孰轻孰重,他们拎得清。
敏昂莱可能会脱下军装换西装,谋求总统大位,而且是实权总统,看下泰国军方模式就一清二楚。
但75岁的昂山年事已高,如何安置她?
<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这一次,军方应该看到,此时此刻的昂山,未必还像当年那么吃香,如“民主女神”一般受西方追捧。
昂山没有活成西方希望的那个样子,其实是缅甸没有变成西方想要看到的样子。
多少人认为,缅甸是亚洲的这种民族转型的模范,这种判断或许是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缅甸的遭遇或民主进程挫折,直白反映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找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并非简单照搬西方模式就能复制成功,更需要根据本国具体实际因地制宜创新一条新路。。
民盟政府执政政绩不明显,这才是支持度的硬指标。
体制发展得尊重每个国家的现实。
回看过去10年,任何政治力量都难以取代军方的话语权,这就是缅甸铁一般的现实。
缅甸军方曾经的“尝试”开放、民主化,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让国家尝试走一条和过去不同的道路,在政治讨价还价中,争取形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政治讲究妥协,但现实的政治斗争太过于你死我活,没有妥协,那就让这种尝试夭折了。
多年掌权者感觉到地位受到严重威胁,切身感受并没有被顾及到的时候,恐怕就不会再给自己和对方第二次“试错”的机会了。
接下来几十年,缅甸发展的路子基本清晰,不会再有悬念。
现在又轮到昂山素季和民盟寻求一个出路和安排了。
“唐人街”Fb每日分享澳大利亚精选新闻,让你随时随地知道澳洲最新 @玩乐、@移民、@生活资讯:https://www.fb.com/news.china.com.au/
【欢迎新闻爆料,洽谈合作!】微信订阅帐号:news-china-com-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