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刑事侦查局与网信办合作,于2021年3月底推出”国家反诈中心”App,强调该应用程序具有快速举报、问题账户预警与反诈骗影片学习等功能,可有效防止民众受骗。但近期中国网民接连曝光”被安装”该App,许多人在小区、公司与学校门口被要求下载与注册,否则不得进入,亦有排队名店提供下载App可免排队的服务,更有小区网格员要求房东监督房客安装App,若不配合者不得承租、甚至可能将其移交派出所。
另外,《香港苹果日报》引述计算机保安人员表示,”国家反诈中心”甚至比港府强推的”安心出行”App要求更多、更高的权限,有恐侵犯个人隐私。本文讨论中国官场政令”层层加码”现象,以及”国家反诈中心”App对中国近一步强化社会监控与维稳之影响。
地方政府为考绩强推App
4月8日,召开”全国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并传达习近平指示,”要加强社会宣传教育防范…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做出新的、更大地贡献”。同场会议上,中国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总召集人赵克志也提到,”要积极推广应用国家反诈中心官方App,使群众广泛安装使用…各地要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纳入平安建设重要内容,动员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引导广大群众”。[3]在领导人裁示过后,中国微博与App下载平台开始陆续出现网民标注”#反诈骗App#”、”#反诈骗中心#”,大多数留言为抱怨政府过度干预民众生活,反诈骗倡导沦为形式主义。
在中国压力型体制下,中央政府透过正式/非正式管道,设定”重要政治任务”要求下级完成,并依据其执行绩效给予政经奖惩。而对地方官员来说,政治晋升之路宛如逐级淘汰的”晋升锦标赛”,如何使自己的绩效表现高过竞争对手,系平步青云的重要条件。故此,多层级、跨地域的”层层加码”就成为常态,原先”鼓励”安装应用程序就变为”强制”。各地方政府亦有选择特色项目作为重点考核成效的现象。如本次安全指数较低、诈骗频传的深圳市,就出动基层警力积极”推广”,但因过于扰民与强硬手段,引发民怨。
近一步强化社会监控
“国家反诈中心”App亦存在过度侵犯用户隐私的疑虑。民众下载该应用程序,除必须要实名登记与拍摄照片提供人脸辨识外,更将同意允许存取联络人、拨打电话,纪录SIM卡简讯等29项权限,甚至得以删除用户的手机数据。不少中国网民担心,系藉由”反诈骗”名义,进一步监控人民。事实上,早在2003年就启动”全国公安工作信息化工程(俗称『金盾工程』)”,目前公安部门已将全中国逾96%的人口信息搜集到公安数据库当中,随后又推动”天网”、”雪亮工程”、”平安城市”等数字科技,佐以语音识别、人脸识别与大数据,将全中国纳入其无孔不入的社会监控范围。
早先中国以防疫之名,推出”健康码”、”密切接触者测量仪”等服务,要求用户提供电话号码和身分证号、共享私人就医纪录与行动轨迹,”反诈骗APP”更可进一步要求对民众手机进行录音、删除简讯。这些资料都非常有可能被中国政府用来搜集与监控用户,作为长期追踪或其他目的使用。未来或将推出各种以”社会稳定”之名,行”社会监控”之实的科技技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上,进一步强化对人民的控制,藉以有效”精准打击”任何对政权产生威胁的”隐患”。
“唐人街”Fb每日分享澳大利亚精选新闻,让你随时随地知道澳洲最新 @玩乐、@移民、@生活资讯:https://www.fb.com/news.china.com.au/
【欢迎新闻爆料,洽谈合作!】微信订阅帐号:news-china-com-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