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杰莎贝拉在抗争中找到了美丽与力量 (ABC:凯蒂·麦卡利斯特)
对ABC青年之声获奖者杰莎贝拉而言,独特意味着挑战。
婴儿时期确诊的罕见病症,全澳当时仅八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病因未明,这种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彻底改变了她的行走方式——16岁的新南威尔士州小镇女孩这样形容自己的步态:”像企鹅一样摇摆”。
“我曾害怕承认残疾,”她坦言,”渴望不背负残缺标签创造非凡。”我们听她讲述ADEM患者的成长故事,以及如何完成从抗拒到接纳的蜕变。她希望自己的经历能激励全澳约十分之一的残疾学生。
‘我曾试图隐藏残缺’
全校只有我这样摇摆行走,只有我经历过48次手术,把童年耗在病床上。接受残疾是自我的一部分花了很长时间——它不定义我,却塑造了我的轨迹。

杰莎贝拉的童年多在医院度过 (受访者提供)
小镇上人尽皆知我的情况,但我始终感觉无人真正理解。明明显而易见的残缺,却被我当作秘密掩藏——体育课拒绝参与,领奖时不敢登台,谎称”脚踝受伤”的借口用了三年。用亮粉色书包,绝不穿黑衣,以过度阳光的姿态掩饰真实自我。
‘黑暗时期的觉醒’
15岁初恋破灭后,我才明白自己渴求的不过是归属感。陷入抑郁的深渊时,突然意识到:社会标签不能框定我的人生。边读书边打两份工,通过”生命之校”基金会资助乌干达儿童——这些经历让我看见自己的价值。

成就让杰莎贝拉重新认识自我 (受访者提供)
‘与自我和解之路’
如今学会与残缺共处,但仍会为企鹅步态懊恼,为路人的嘲笑恼怒。
自信不意味着全然接纳——挣扎本身就有其美感。
歌声是自由的翅膀,去年艺术节夺冠后,聚光灯不再可怕。这个跌倒过无数次的女孩终于学会昂首前行,珍视自己的坚韧与善意,享受即兴哼唱的每一刻。她梦想成为照亮他人的光,就像自己曾经渴望的那样。

歌声让杰莎贝拉找到自由 (受访者提供)
ABC青年之声大赛面向全澳16-22岁偏远地区青年,为鲜少发声的年轻一代提供讲述真实故事的平台。
详情请访问ABC青年之声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