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党领袖面临的挑战,是要在富裕的内城区与澳大利亚郊区中产地区展开截然不同的竞选策略。两年前,安东尼·阿尔巴尼斯看似不可战胜。”阿尔巴尼斯有望连任”等头条反映了当时民意。彼时工党初选得票率约40%,如今已滑落至30%左右。
尽管选战中人们总热衷于争论谁”赢了一周”,但过去两年间的势头转变不容忽视。如今我们竟在讨论彼得·达顿可能胜选,这本身就颇具戏剧性。

达顿要如何在五周内锁定胜局?从数字看,联盟党需整体提升5.3%得票率,才能赢得至少18席取得多数优势。若成功,他将创造历史——过去55年仅三次出现反对党实现超5%得票率增长。
本次选举各选区形势迥异。主战场在澳大利亚郊区,达顿团队正针对约20个外围郊区席位发起攻势,核心议题直指生活成本。被逼入墙角的工党,作为民众生活困境的”罪魁祸首”,正重拾老套路——用医疗恐吓策略转移焦点。
工党地方竞选的核心是”拯救医保”运动。阿尔巴尼斯上周五无端指控”达顿将首先削减医保”,这与2016年比尔·肖顿的”医保恐吓”如出一辙。当年选民原本不知医保受威胁,全拜工党广告所赐。
工党执政期间医保报销率实际下降11%。缺乏事实支撑的恐吓策略,依赖的是民众”工党更擅长医疗”的固有认知。其宣传材料甚至搬出鲍勃·霍克时代元素,试图唤起选民情感共鸣。
选举解码
- 决定胜负的25个关键席位
- 您所在选区的最新战况
- 本次选举12个蓝绿色激战选区
- 抛开阿尔巴尼斯与达顿,真正操盘选举的30人
这种缺乏事实依据的恐吓战术,胜在情感绑架。达顿不仅要驳斥谬误,更需彻底化解这个议题。
为扭转颓势,工党将通过宣布新增社会福利和医疗支出,迫使联盟党承诺跟进。达顿必须保持克制,仅在国家利益攸关时匹配支出,集中资源于核心政策。
第三方势力更令选情复杂化。上届选举工会耗资3700万澳元对抗联盟党。尽管舆论常批评富豪干政,实则工党和”气候200″组织的金源最为单一。
另一战场在富裕城区展开。获得失意百万富翁资金支持的蓝绿色议员,正动摇自由党传统票仓。这些2019年自称”进步自由派”的政客,实则是穿名牌的绿党翻版。
选举动态追踪
掌握最新选情
- 订阅《选举简报》电子报
- 收听《金融评论》选举特辑播客
- 查看与Freshwater Strategy合作的独家民调
- 使用互动工具查询选区实时动态
联盟党需揭露蓝绿色候选人作为中央操控社会活动家的本质。达顿巧妙委托亲近该群体的同僚传递信息——毕竟前昆州警察的直率可能适得其反。
但正是这种真实或成达顿的制胜法宝。他在原住民之声公投和核能辩论等关键议题上立场鲜明。同僚私下称道他凝聚共识的能力,即便面临重大政治风险。
正是这份坚定的信念与清晰的战略,可能助他完成看似不可能的逆袭,将历史性胜利收入囊中。
若达顿能在恐吓战术前保持纪律性与积极性,当前变幻的政治风向中,大有可为空间。